是靠裡面的有效化學成份嗎?但中醫卻認為必按五味歸經及陰陽五行方式用起來纔有作用。而實踐是貌似科學的前者在精密儀器檢測下無從下手,而後者卻用了幾幹年,這又為什麼呢?


狗都存在了幾千年,也沒見有人吹狗醫,欺負狗不會說話啊


靠編故事,講傳說。

中醫也有兩派,一派是科學派的,動不動就各種物質名詞,全然忘記了這些都是違背中醫整體論的。

另外一派是非科學派的,說中醫不能用科學去反駁啊,不適用科學方法驗證啊,博大精深整體系統啊,陰陽虛實寒熱正邪啊,全然忘記了小學數理化——人是由細胞組成的,一切都是基於物質的。

這兩派到底誰是真正的中醫,誰也說不出來,但兩派之間和平共處,一致攻擊中醫黑的態度,倒是異常團結。


跳大神有用到底是靠什麼?

可能有人說了,靠編故事,靠傳說啊~

瞎說! 流傳了幾千年的事,跳大神沒用的話怎麼流傳下來的?

存在即合理!他既然能流傳幾千年!必定是有冥冥之中的神祕力量的!

神祕的東方力量!

不然,

你以為人民羣眾都是撒比嗎?

白白相信了跳大神幾千年???


實話說,有不少有效。

大部分無效,或者說其效果抵不過副作用。

而且有效,跟陰陽五行沒有毛的關係。

倒是四大危害要記住。

第一、中藥注射劑

這個弄死人的特別多,因為感冒等小病把自己搭上去不值得。

第二、重金屬類

含砷、含汞等重金屬的,比如硃砂。除非是大病,比如某類白血病,可以用含砷的藥物進行治療,效果還很好。否則普通的病,最好不要用。還是找可以替代的葯

第三、含馬兜鈴酸及其代謝產物的中藥。

這種物質很多中藥裏都含有。中醫一般說含量很少依然列在藥典裏。這種藥害了很多人。尤其是腎,跟肝。 這裡專門講一個 貴州的名菜折耳根,也叫魚腥草。

其實中藥只要把這些物質分離出去,不少葯還是有用的。只不過這樣費事,要更高的工藝。

第四、含烏頭鹼類劇毒物質的中藥

比如附子,等等。比如雲南白藥出過事,有一些案例是有人噴白葯,最後死了,就是因為烏頭鹼給弄死了。儘管烏頭鹼類有20多種,其毒性差異好大。由於中藥的檢測標準,不是單獨某種烏頭鹼分別標定百分比,而是總量標定法。這個標準本身就有一定風險。

而如果直接用藥材弄出來喫,更要小心。

上面是一些比較明顯的。

不那麼明顯的就更多了,舉個例子。甘草。

很多中藥都有配甘草,如果幾次喫甘草不會有什麼事。但是把甘草當糖喫,當飲料喫,就小心了。

甘草裏的甘草素,就是植物性雌性激素。男的天天喫,喫多了就會性功能降低,體內分泌的荷爾蒙明顯降低。

而這種甘草糖,在一些貧苦人家,一些變性人(沒有割掉蛋的)為了維持女性特徵,用來喫的葯。

所以,中藥有效當然是靠裡面的化學物質。中藥肯定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我們要象青蒿素一樣的去對待中藥,也就是用現代醫學的方法去看待中藥。而不是那些神神鬼鬼的算命用的陰陽五行。


謝邀

就目前研究來看,確實是藥物裏的有效成份在起作用。

古代說,四氣五味是因為古代沒有今天這些研究設備,古代連電都沒有┐(′-`)┌

可是,既然某葯能治病,總要有個理論支持吧?所以就用四氣五味這些來歸類了。

可是現在的中醫也是用現代理論在研究這些藥物了,中醫也是一直在進步的


中藥有效當然靠的是中藥裏的有效成分。

一種中藥,是怎麼來的?

比如有種植物「甲」,古人觀察到動物受傷了就會去喫這種植物,喫了後就能止血。那麼當自己受傷了怎麼辦?也就嘗試著去喫這種植物,喫了也能止血。於是逐漸地這葯就流傳開了。

隨著時間發展,古人發現植物「甲」止血是好,但喫了後副作用是腹瀉。為了恢復更好些,於是加入植物「乙」。這個植物「乙」也是經過試用是治療腹瀉的。甲加乙合起來服用,既止血又不腹瀉,於是這中藥復方就又流傳開了。當然,如果甲加乙無效,這藥方根本傳不下去。

再隨著時間發展,藥方子多了,經過古人總結,提出了陰陽五行理論。再通過觀察實踐,理論指導下的藥方子有效,理論正確。理論指導下的藥方子不正確無效,那就重新找新藥方。如果藥方子有效但不符合理論指導,那就修正理論。

就這麼多年實踐下來,能治病救人的藥方就流傳了下來,無效的就早早廢棄了。同時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中醫理論也流傳下來了。

由於古時候條件有限,古人們只能通過有限的觀察檢驗來判斷藥方是否有效,並且提出了理論。古人只知道某種藥物喫下去對某方面的疾病有效,但不知道也無法觀察到究竟是藥物中的什麼成分起到了作用。

現代科技發展了,我們纔有能力檢驗藥物的成分,判斷藥物是否有效,藥物中那些成分有效。

其實,如果有人穿越回古代,偶感風寒,幸好家中富裕,求得鎮上大夫開了副方子,煎了一碗葯,喝下去可能好可能掛,不喝下去肯定掛——喝還是不喝?

如果有人穿越回古代的時候帶了一套高清顯微鏡,告訴古人,生水裡有微生物有致病菌,喝水一定要喝燒開的水。那麼,古人會欣然接受,並將此建議寫進醫書中流傳下來,還會發展出微生物防治的理論。

古人不傻,只是條件有限。


各種已知未知的有效成分。。。

至於四氣五味,是經過長期臨牀總結的經驗理論模型,是先規定人體何種反應為寒何種反應為熱,為虛、為實,再把對應療效的葯套進去「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實則瀉之,虛則補之」這個基本概念裏,模型能用就行,不需要像某位答主那樣上綱上線。

何況對中醫來說,這個模型現階段還沒辦法被代替,


靠神給下的傳承,中國是神州,神眷顧的士地。

陰陽五行並不玄,是可以理性理解的。

中醫起點非常高桿的,黃帝內經很多觀點,放現代一點都不低級,需要質疑,二千多年前的人,怎麼知道的。最粗暴的解釋就是,經,就是神傳下來的,愛信信,不信滾。

然後,歷代醫家都是精英,他們千年留下的經驗,是筆巨大的財富。

而且,中醫的常用藥,在中國都被種成了作物,象什麼地黃 黨參 山藥,日本和韓國把針灸 漢方申了遺,可中藥還得買中國的。

西方人為了香料,打著上帝的名義,開戰,殺人的時侯。中國人,老老實實的種地。反正,燉上一鍋湯的時侯,裡面生薑 花椒等等,都是中藥來的,它們開始也是神農們在山裡找出來的。

中國有N多種中藥有千年以上的種植歷史,即使是現代,也不斷有新品種在中國開始種植,比如藏紅花 紅景天 優遁草。合著種地的,買葯的,都不懂科學似的。

西醫得感謝中醫,什麼心肝脾肺腎,這些都是中醫的詞,你們不把心叫哈特,是靠中醫。

反正俺現在對中醫黑的態度就是,愛信信,不信滾。


當然是靠其中的化學成分。性味歸經只是古代人缺乏相關知識,只好扯出來的這麼一套理論。

現代人有了相關的生物和化學方面的知識,還信這一套就不應該了


不靠裡面化學成分難道靠說……

那就不能因為按照說明書用電視很好用就覺得你能用電視是因為有說明書。


中藥有效到底靠什麼?

喫米飯時有一盤炒肉片,香呀,多喫了一碗米飯,如果只上一盤鹽蘿蔔條,你還能多喫一碗米飯嗎?一定不能,

炒肉片香,因加入調料,中藥配方有效,因其配方正確,

把肉的有效成分膽白質提出來,配合喫米飯,結果會是喫兩碗還是一碗也喫不下去,

許多事務聽別人說啥就信啥,最後自己喫虧,人心不古,

中藥有效在正確配方,提純只限於單味,配方提純還作配方幹啥,

一個英雄三個幫,沒人幫這個英雄也沒有,

配方分主次,次者幫主藥效見,

中藥有效在斷病準確,用藥準病,


傳統說法是四氣五味,以此指導臨牀用藥,效果還是不錯的。

現代科學認為是靠成份,但似乎沒這麼簡單。比如,在很多現代和前輩中醫師的醫案中,使用沒有消炎成份的中藥可以治療西醫的炎症。


有效成分學說一種誤導

有效成分是XX,提取有效成分能治XX,然後我這個是從XX提取出的有效成分,所以能治XX。真的是這樣子的麼?

一味中藥,生長在原產地和生長在不同的地方,有效成分一樣不一樣?藥效差別大不大?

洋雞蛋和土雞蛋,說起來營養也差不多,為什麼土雞蛋這麼好喫,而洋雞蛋喫起來就寡而無味,不好喫?

咖啡去掉氣味,喝起來像是淡而無味的水一樣,但是化學成分是一樣的,喝下去,效果是不是一樣?

誰能來解答?我不知道

但是對於中醫黑來說,沒有區別,有效成分就是唯一的宗旨。不提取有效成分的中藥,是跳大神,是安慰劑

真是笑SKR人了。


靠學閥葯霸對藥品和治療方案的最終解釋權。


瀉藥。靠一代代人的經驗積累,靠一口口吃下去的試藥辯證療效和危害。如果喫下去沒死,說明安全,如果喫下去病好了,說明有效。口碑就是這樣一代代積累下來的。(目前還維持一口口試藥的,也就蒙醫藏醫那塊,我在去那邊考察的時候,那邊賣的藏葯蒙葯,都是藥商自己炮製自己先服用纔敢賣出來的,試問現在的無論中醫還是西醫,有沒有膽量在給患者開藥前,自己先喫喫看的?)

現代醫學的發展,和古代道家的鍊金術,從本質上來看,差異不大。只是在走老路罷了。

在我看來,現代醫學,與其做那麼多動物或人類的臨牀實驗,讓研究者自己,注射自己研發的藥物,有沒有毒害,不就一目瞭然了麼?(屠呦呦當年發明青蒿素的時候,也沒少往自己身體內注射未經臨牀驗證的藥物)


倖存者偏差

宋代之前,中醫有效靠的是當時古人的科學探索,推進了中國古代醫學飛躍

宋代之後,唯心主義進入中醫,一堆懷纔不遇的風騷文人沒事幹寫寫醫書,加之統治者的需要,有效就靠玄學了

到了現在,有效靠倖存者偏差

分享一篇不錯的文章,歡迎來踩

https://mp.weixin.qq.com/s/P7OxAMIvLNWk53azv_Jx4w


現在主流的研究方向認為是化學成分,但是也有化學成分解釋不了的,這就要等待一位中藥學大牛了。

目前是傳統解釋與現代研究相結合。


傷風感冒,靠跳大神的治癒率是百分之百。二戰期間英國傷員靠注射生理鹽水止痛的概率是百分之七十以上,你能說不是護士的巫術起了作用。


真是個無聊的問題?簡單的來說吧:人是物質構成的,中藥也是物質構成的,那麼相互起作用還用說嗎?


現代科學對意識的研究還太少

我個人看法,意識與肉體健康是互相影響的,性味歸經一類的東西,其實就是一種草藥調節意識的比較粗略的公式.通過調節意識來影響肉體的內分泌免疫系統,激活人體自身修復功能.

這也就產生了這樣一種情況,雖然藥方藥物可能都不太相同,但是歸經一類的則內容相似,那麼就都可以對疾病產生影響.

所謂的各種氣功,內丹,基礎修鍊方法其實原理都差不多,都是通過某種方法集中意識而已,我們可以來一個大膽的猜想,意識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可以通過修行來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產生一些現象,這就是經絡的觀察過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