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視頻我看了,背景情況再說一遍:雨天,手拿手機,路邊揚招計程車,年輕女孩。

為什麼要重複且重點指出這四點背景情況?

陸家嘴地區本來就是難打車的地方,一個年輕人手拿手機路邊揚招計程車,給計程車司機第一反饋的信息是什麼:此人在手機上下單沒有人願意接單,所以只能看見一輛揚招一輛。這就是為何很多空車連停都不停直接開走原因。

原來沒有滴滴時,路邊揚招,或遠或近是隨機的,司機也是碰運氣而已。至少正規公司的車輛還會在路邊接揚招租車的乘客。而現在有了滴滴後,許多司機專職接滴滴的單,順路的、不堵的、合乎自己口味的單接單。因為滴滴的單是知道目的地,上海計程車行業多年來的嚴禁預告目的地的規定一夜之間潰敗了。誰之過?

自從滴滴APP應運以來,大家都在叫好。司乘雙方都叫好,似乎這是一個便民的好舉措。殊不知這是把雙刃劍,把老年人、不會玩手機的乘客推向了深淵。請看如今醫院門口老年人揚招計程車比起你陸家嘴地區更難!誰之過?

遙想當年,上海就一家計程車公司,叫車那個難不比現在容易。上海政府與上海大眾汽車聯合出手,成立了另一家計程車公司-大眾,引入了競爭對手、這才把上海的計程車行業做成了名片效應。規範了服務流程、保障行業規定的執行。至少保證了只能上車問目的地。現如今出現了一個跨行業、跨平臺、北京註冊、全國經營的這麼個東西,違反屬地行業規範發布帶有目的地的揚招信息,誰之過?

誰都是滴滴的受益者,誰都是滴滴的受害者。


這個問題要分幾方面來看。還要事先申明,我沒有看過問題所描述的視頻,以下是個人的推測。

一,只要在陸家嘴打車都難嗎?

我想不是,陸家嘴是上海幾個繁華區之一,途經的計程車司機一定明白,能在這裡玩的人不能說都大富大貴,至少很少有社會底層人士,計程車對他們來說並不能算高消費,這個區域是接生意的好去處。一開始就打算拒載,他們幹嘛來了?

二,拒載為何如此高發?

這是個錯覺,也許有人會反駁,20輛拒載還是錯覺?是的,現在拒載要冒不小的風險,連續20輛,什麼原因?我在之後會分析一下。

當然,我也假設一下去陸家嘴做生意的計程車司機都天不怕地不怕,又是為什麼呢?我想主要我原因是,管理部門晚上都不上班,更別提巡查了,偶爾一兩次突擊行動都是加班做事,不可能常態化。

三,為何要拒載?

接上一點的疑問,連續20輛計程車拒載,網上約車也沒有司機接,什麼原因?我想答案很明顯,遊客要去的地方 太!偏!遠!而自己根本沒概念。

不知道有沒有猜對。試想一下,晚上9點,去一個偏遠的郊區,到那裡也許將近10點,路上都沒人了,只能空駛回來,計程車是出來賺錢的,不是做慈善的。上海那麼繁華,還有偏遠的地方?!呵呵……

最後,怎樣才能改善?

我覺得光靠執法部門是不夠的,原因也說了,總有下班的時候。

7月底我去成都出差,叫了一次計程車,看到收費說明上有這麼一條,大概意思是行程超過**公里加收**%返程費,本人覺得這很合理,至少司機不怕空駛返程了(說那麼多屁話,總結下來就是加工資嘛)。

還有就是儘可能提高司機的素質。我說過一句不太中聽的話,素質和收入基本成正比。計程車司機的現狀怎樣?我所瞭解到的,外省市的在上海借房子住,房租一個月2000,這種房子很少,而且很破,本市戶籍願意開出租的根本不多,又累,錢又少。收入決定行為模式,人家也不是慈善家,拒載雖在法理之外,但在情理之中。

以上純屬猜測,如有知情者歡迎文明評論。


日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節目對上海計程車行業的亂象屢禁不止的現象進行了報道,尤其是陸家嘴地區。上海的計程車曾經是上海的一張亮麗的名片,是上海人的驕傲。上海的計程車以服務規範、無拒載、不繞路,拾金不昧而聞名全國。而現在計程車行業黑車泛濫、特定區域拒載嚴重,已經成了嚴重影響上海形象的反面教材。

對於這種現象,政府相關部門進行過整治,但是卻屢禁不止。乘客、司機、出租企業對目前的狀況也都有各自的不滿。

乘客在高峯時段打不到車。通過網約打車軟體約車要加錢。並且司機對於客人可以「合法地」拒載。路近的不接。目的地在堵車地段的不接。不加錢的不接。這種變相的拒載行為直接敗壞了上海的形象。

車企由於司機數量的減少,許多車子空著沒人開。造成註冊在案的計程車不少,但實際能在路上跑的數量不足。這也變相造成了企業的虧損。另外,出租汽車司機費用的增長也是造成企業負擔的原因之一。從上海最大的計程車企業強生出租2016年年報可以看到,企業處在了虧損狀態。

對於出租司機而言,近20年來,物價在漲,而司機的收入幾乎沒有增加,甚至是減少的趨勢。同時共享單車以及專車的出現,使得最能帶來利潤的短途運輸和長途運輸的蛋糕被瓜分。造成司機越來越難賺錢,這也是越來越多的司機離開這個行業的原因。

由於計程車實際運營數量的不足,和社會的需求產生了差距,從而讓黑車有機可趁。黑車的違法經營以及坑蒙拐騙的行為,是上海出租行業的亂象的一個重要原因。

針對以上現象,需要相關部門採取綜合治理,打破目前的這種惡性循環,找出兼顧車企乘客和司機的各方利益的方案。同時加強對黑車的打擊力度。徹底扭轉上海出租行業的亂象。


這麼簡單的問題,還有人怪滴滴。

打車難,是多年的老問題。癥狀包括乘客等候時間長、司機挑客、拒載和漫天議價、政府補貼額龐大以及黑車泛濫且缺乏監管等。這些癥狀是由兩項政策——即數量管制和價格管制分別導致的。這裡強調「分別」二字,必須追本溯源,區分因果,雙管齊下,各司其職,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中國市場經濟實施多年,大家已經不需要想像力就能理解一個簡單的道理:只有互惠互利才能保證交易順利進行。如果司機總在喫虧,那他們挑三揀四、議價繞路、甚至暫停營運,就不再是個別司機缺乏職業道德的問題,而是合約安排和價格機制的問題了。要消除普遍存在而且日益嚴重的司機挑客和停運現象,辦法只有一個,就是解除政府對計程車公司實施的價格管制,讓計程車公司按車型、路段、時段和天氣等條件的變化,自由調節其劃一的內部收費標準,從而保證乘客和司機能在雙贏的前提下交易。

解決之道很清楚:既放開數量管制,又放開價格管制。

本來網約車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傳統計程車上常見的挑肥揀瘦問題,通過「中央補貼和派單系統」解決了;繞路問題,通過「中央導航和跟蹤系統」解決了;漫天要價亂收費問題,通過「中央計費和支付系統」解決了。

可惜,政府相應眾多媒體的呼籲,要管一管。對網約車的營運區域、營運次數、營運價格進行精細的控制,規定它們不得服務機場和車站的旅客,規定它們從接單到上客的距離、規定它們收取的價格,目的都是要扼殺網約服務,為傳統計程車留出壟斷空間。自以為精打細算,實際上不僅難以執行,也與各級交通管理部門解決長期存在的打車難問題的基本使命嚴重背離。

計程車問題,因果脈絡本不複雜,解決之道也算清晰。但一方是現有牌照持有人的既得利益,令放開數量管制的路難走;另一方則是眾多聲稱價格調整無意義意見領袖,令放開價格管制的路也難走。於是,政府避重就輕,選擇了財政補貼、懲罰挑客議價、打擊黑車營運等表面上討巧、實際上起反效果的對策。我只有一問:上海信不信市場?


我前幾年在陸家嘴上班,告訴你們真實的情況吧!1、不好停車,陸家嘴附近探頭多,執法嚴出了名的,你在非計程車揚召點,公交車戰等一般叫車不停,而揚招點,如正大廣場門口你看看,排隊是其次,有黃牛!厲害吧!

2、陸家嘴附近路況複雜,很多不常開的司機搞不清楚路!別噴,我在陸家嘴太平洋大廈打車,馬路對面金茂大廈的計程車接單,起碼20分鐘才能接到我!甚至聽說有司機陸家嘴兜一圈,打表能到150

3、早上9點半前延安路隧道不能走出租!

4、晚上7點以後陸家嘴有很多人去徐家匯,南京路,虹橋等繁華地區,所以偏遠,太近,司機都不願意接,

5、陸家嘴附近高檔賓館多,全天走機場線特別多!所以拉你一單不如去拉賓館,一來一回走幾次秒到1000銷售


感謝你的邀請和信任,就市民深夜打車被拒的問題,我沒有看到視頻資料,真正的原因只能分析探討,有以下幾點供你參考,不知是否正確。

第一點,出租司機夜深時分,也許工作一天累了,約幾個同行一起喫點宵夜,玩耍一下也不是不可能的,人知常情的事……

第二點,同行朋友跑車遭遇點不愉快的事,微信上一喊也許朋友們趕過去幫忙支應一下,互想幫助的事,可以理解吧?

第三點人生都是凡人,都有這事那事的,大家互相幫襯,這也不失為美德,我曾經趕上一次,也是晚上有一個人求助,在一個荒涼的路段上,有一輛大客車壞在路上了,一車的客人急需車輛換乘,做為計程車司機的我,大晚上到哪找車啊,我也沒辦法,最後達成了一至,用計程車運送這些乘客 ,我就是通過微信叫了十幾輛計程車才把這些乘客運走的,所以說世上的事千千萬,不可把事想的那麼簡單,只想到了拒載,有的事還有你想不到的……理解萬歲吧!

不知我說的有沒有道理,希望大家能明白,做一個明事理的人!


很簡單,大家都遵守了網約車的「規則」而已。平時接受平峯降價,說市場經濟好,那高峯期加價也是規則之一,為什麼就接受不了呢?揚招和網約只是招租的方式,並未改變道路客運的本質。請本著良心說話吧,網約車通過污名化計程車,攜所謂民意,公然違法,不要任何地方稍微想管制一下就又把計程車拉出來污名一番以顯示所謂網約車的好,既然網約車這麼好,路家嘴打車的人為什麼不滴滴一下而是要浪費時間接連被20多輛車拒載後還堅持打出租呢?


我是跑黑車的,主要做熟人生意,電話預約,只要錢到位,啥姿勢我都會? ?(?ˉ???ˉ???)?」我的客人從來不會叫不到車,哪怕我出車了,我都會幫忙安排另外車輛,保證二十四小時隨時上門接送!服務不好,態度不行什麼的,在我這統統不存在的!雨天給客人打傘,幫忙拿東西,抱小孩,扶老人。喝醉了都給背上樓。所以別抱怨了,說到底是自身的原因,多給十塊錢小費會死啊!你給剛剛好的錢我給你幹剛剛好的活,沒毛病。


不管是計程車還是網約車、大家要明白一個事理、開出租也好開網約車也好首先都是奔著錢纔去乾的、現在這個社會是沒有活雷鋒的、況且這一行飯最難喫、一天下來工作十幾個小時、違章、磕磕碰碰都是難免的,現在社會我相信一句話有錢能使鬼推磨、錢到位了什麼事都好說,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司機挑活呢,三個字、想多掙、利益最大化、和做生意一樣都要合算成本、和銷售願意接待大客戶不願接待小客戶是一樣的道理,我也是名的哥,我開了十幾年出租了、我從來沒有給客人繞過路、在上海像我這樣的的哥也很多、但我不否認我肯定挑過活、我也拒載過、就是為了多掙


偶爾手機沒電在北京馬路邊揮手招車半小時都無果,這與地域無關,在大城市路邊招停打車都會高概率被拒載,打車軟體出現之前就一直存在,司機停下車問去哪兒,不是想去的地兒搖頭就走了,打車軟體出現之後拒載少了,因為司機根本不停車了,所以還是手機叫車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