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6704

我幾乎不看古裝劇,而這畫面讓我感覺憂心忡忡四爺、五爺要從左邊出場,身後跟著隨時有錦囊妙計的楊雪舞!

歷史朝代、建築風格和地方背景沒一個對的><",應該是我之前難得陪Sylvia看完整齣蘭陵王的後遺症還沒痊癒!


IMG_6695

清乾隆19年(西元1754年)祖籍福建安溪的林欽明(林堯公)率家人東渡來臺,其四子林志能(林回公)因善於經商,在艋舺開設「榮泰行」,在累積財富後,於現今臺北市大安區四維路141號蓋大厝。

大厝的正身完工於清乾隆48年至50年(西元1783-1785年),清道光2至3年(西元1822-1823年)其餘左右護龍等也陸續完工。林回公為紀念家鄉,遂取福建泉州安溪的「安」和榮泰行的「泰」,將宅第定名為「安泰厝」,是臺北市現存古宅中年代最久的古厝之一。

(上兩段簡介文擷取自:林安泰古厝官網)


IMG_6702

後來,林安泰古厝,舊址位於台北市大安區下內埔之埤(陂)心(即現今台北市四維路141號),當年(民國66年)為闢路而拆卸,古厝各部材料經多年保存後,最後擇定在台北市濱江公園內予以重建,於民國76年6月5日正式對外開放參觀。

林安泰古厝,雖非華麗之建築,惟其整體格局嚴謹大方,主從分明,配置均齊,選料及工法精緻,匠師每每別出心裁,石塊牆基,清水紅磚,石板窗格之疊砌巧奪天工,青石門檻及楹柱之雕花,門窗之雕刻圖案及技巧上之配合,皆為上乘之作,所有木製及石材之構造皆以暗榫接合,無任何外露釘頭;觀賞每一細部構件,似欣賞一件藝術作品,足可稱譽為臺北市古宅做工最細膩精緻之民宅,且其建材多採自大陸,益增其歷史價值。

(上兩段簡介文擷取自:台北市松山區公所官網)


IMG_6700IMG_6698

(雲牆這張是Sylvia拍的喔,中文系的果然不一樣,居然沒事先看過官網簡介,就知道該用什麼角度欣賞建築的美)

林安泰古厝官網上說這是:雲牆(上圖)

園林中高低錯落,配以花瓶形狀(代表平安)漏窗作為隔牆,分隔空間並做為園林景觀之點綴,謂之框景。

框景 : 利用牆上的門窗口、兩柱間或者花木枝幹等形成的框架,將園中的景致刻意引入其中,經過時就好像在欣賞一幅作畫。


IMG_6722IMG_6716IMG_6712IMG_6708

荷花還是蓮花還是睡蓮? 還是都有?只是今天都沒開花!

IMG_6707IMG_6705

這裡真的有點上海豫園的感覺,也有點板橋林家花園的味道!(有時間我再分享這兩個地方)當然規模跟歷史都是上海豫園居冠,板橋林家花園(林本源園邸)次之!

可是這裡跟板橋林家花園一樣不用門票,而且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有的園林風格特色這裡都有點到,而且拍照還不用人擠人。

如果你去過豫園,你大概會跟我有一樣的感覺,40元人民幣逛規模超大的上海豫園是還可以接受。可是照片裡都是人,為拍張建築物不要有人群,只好相機抬的高高的,讓建築物浮在半空中,跟這裡相比,就是少了點午後閒情雅致!

IMG_6704


IMG_6732

IMG_6733

機正好會從窗前低空飛過,厲害了吧!


IMG_6730 

IMG_6735 

有大紅囍字的轎子,拍古裝婚紗應該是不錯的地方!

不過誰規定這裡就要穿古裝,西式禮服搭這景色也不錯阿!


IMG_6752IMG_6744IMG_6739IMG_6747


林安泰古厝(免費參觀)

定位點25°04'18.3"N 121°31'49.3"E

台北市中山區濱江街5號02-2599-6026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

(休館日:每週一及民俗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

林安泰古厝官網 http://www.lin-an-tai.net/index.html


林安泰古厝對面有Ubike租借站

直接開車來也很方便,這裡路邊收費停車,停的車不多!

(圓山捷運出口2往西邊走1分鐘"庫倫街50號旁"可以借還Ubike)


圓山捷運站步行約20分鐘或是騎Ubike:

向東穿越中山北路三段往中山美術公園(過馬路有天橋還有電梯可搭)

再穿越"台北美術館與憲兵司令部"中間的小路

再通過新生高架橋底下行人穿越道往地圖上濱江街:

台北圓山捷運站花博公園Ubike一日遊地圖


MajiMaji及時行樂

新生公園玫瑰園


台北市景點美食Ubike一日遊_Paul麵包_總統府_台北賓館


濱先生 Sylvia 旅行札記^^按個讚吧,Thank yo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