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橋大學社會學合格(體驗談)

5 人贊了文章

【從小丸子到日語專業】

當年我是一本剛過十幾分的分數上了國內二本外國語大學的日語專業。為什麼學日語呢,因為中學看櫻桃小丸子,特別喜歡裡面的風景,好想去看一看,好想學日語。只不過是有機會想去日本看看,也沒說一定要來日本留學。

【2加2 留學】

大二的時候學校有2+2交換留學的項目。我們學校2+2項目能夠留學的日本學校一般都不是很好。三流大學。雖說是三流大學,基本的筆試面試還是有的。大二暑假結束,九月下旬我來到東京一所三流私立大學。九月的日本真的很宜人。雖然偶有颱風,但秋高氣爽。

其實也是後來了解到,在日本大學老師和教授基本都需要很高的學歷和研究成績。所以其實即使是三流大學,老師本身肯定不會差,只是周圍不愛學習的學生比較多。

而且,當時跟我一起來交換的有十幾個同伴,大家都很上進。就激勵著自己不要忘記努力。所以學不學習原不在於學校好不好。

大三開始大家都要開始進研究室。就是ゼミ。我選擇了一個女教授的課。這個老師很嚴厲,對文章的邏輯要求很高,平時交的報告,也不說什麼;但是寫論文期間,寫一點都要跟她彙報,一字一句念出來,之後她會問我寫每一句的目的是什麼。當時我見到她都腿抖,現在想想真的非常感謝她。一個像高中班主任一樣的存在。

因為眼裡的老師,上進的同伴,不忘努力的初心,即使打工也不會忘記

【人都很難忘記自己的第一次】

還記得第一次在日本經歷颱風,第一次打工,第一次用日語做演講,更不會忘了第一次考研

大四上學期開始,包括周圍的人都在糾結是回國還是就業還是考研。考研的話要考什麼。

剛剛提到一起留學的人都很優秀,其中有一個人她一開始是跟我一樣,但後來轉到了一個教經營的研究室,裡面有一個前輩很優秀,當時已經考上了明治大學。那個前輩給了她去塾里學習的建議。

但是我一直想要遵從自己的初心,喜歡研究一些文科的文化交流領域裡的東西。但當時塾裡面還沒有一個系統教我要想要考的專業。所以我只能自己找學校以及教授信息,找研究方向。

相比有系統理論以及有參考書的經營經濟,其他像社會學之類的領域廣,又包含了太多分枝,一般是需要你去找一個你感興趣的領域,找到相應的學校和導師。而其實大多數人包括我都不清楚自己的感興趣領域是什麼。

自己當時也是不斷摸索,研究計劃書找日本班主任幫我改,這樣反反覆復,漸漸的,我就熟悉這個邏輯要怎麼順,話要怎麼說才能明白。

再就是英語考試,一開始也是吃了沒情報的虧,考了托福,托福短期內成績上升不是很快就去改考托業。效果顯著,基本做幾套模擬題,托業就可以考到一個日本人眼裡很好的分數。我個人喜歡看美劇老友記,反覆看,對聽力提高很有幫助。

其實最開始會陷入一種誤區就是研究計劃書的日語表達要完美,要沒有語法錯誤。

實際上,外國人不用太在意研究計劃書的日語本身。當然寫得好自然是加分。但是一開始日語不自信的話,與其在意措辭,不如站在日本人的角度,反覆看這句話是不是能夠被日本人理解。有些話即使語法表達沒有錯誤但是就是讀不懂,主語謂語搞不清楚。要命的是國人同胞大家基本都懂,但是日本人就是看不懂。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先試著報考了慶應大學和一橋大學的社會學。同樣是社會學其實每個教授的研究方向都不一樣。我就挑了兩個教政治的。

這個我忘記講,我在大學的時候是在記者團里活動,很嚮往記者這個職業。在日本選專業的時候,我先找了自己感興趣的點寫研究計劃書,再根據計劃書找的教授。因為自己沒有太多精力寫很多篇去迎合每個學校的每一位老師。

後來我報考了慶應大學社會學裡研究中國政治的教授。說實話很沒有底氣。有筆試和面試。雖然過了筆試,但是因為各種問題,我遲到了兩個小時,現場不得不安排我別的時間。感覺面試的時候其實教授是想要我的,最後給我一個機會讓我說如果現在改研究方向,你會怎麼改。我當時根本沒有準備任何問題,就只能答沒想好。這個很影響老師對你的印象,再加上遲到,就與慶應大學失之交臂。

但是,我心態比較樂觀,過了筆試這件事大大增加了我的自信心。因為其實我沒有看什麼專業領域的書,為了寫研究計劃書更多的是看論文,只有認真看過一本書。但是這本書里講到的有關中國新聞報道的種種我都有認真的去思考。就這樣我通過了筆試說明我其實理解能力還不差。至少筆試的時候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給了我全力以赴衝刺一橋的機會。

人啊,總要在某一個時間段給自己打點雞血。

我就著急忙慌的換題目,還有一個月提交報考材料。這一個月內我只需要看書寫計劃書,參加入試說明會。來得及來得及,天天泡圖書館,看書找方向,一定不要閉門造車,要多跟老師交流,各個研究方向的老師都提點建議,一定收益匪淺。

最終我在九月底收到了一橋大學的合格通知。兩年畢業後,在日本就職,進了一家IT公司,從事數據收集分析相關的工作。而在國內可能因為專業問題,一開始很難進入IT公司,日本公司會花時間和精力想要去培養你,以後可能會繼續往IT方向發展。

很慶幸當時自己選擇來日本,這個小小的選擇成了我開啟了不一樣的人生的一把鑰匙。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