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灝

  2019年,區域政策如何圍繞穩增長等要求進一步創新完善發力建功?3月31日在京舉行的“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2019年會上,該論壇40餘位榮譽成員和正式成員以及140餘位各級政府和發展改革委的代表出席會議,並暢談思想,各抒高見。

  區域高質量發展亟待解決幾大難題 城鄉融合最關鍵

  國家發改委原副祕書長範恆山在致辭時說,今年是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一年,綜合分析國內外形勢,各個方面一致認爲,今年中國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加複雜嚴峻,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他表示,要做好打硬仗的準備,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是: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消費增收減緩、有效投資增長乏力,如何應對這種挑戰?中央要求,要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他還提到,區域政策是國家的重要調控政策,在這些年的發展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爲此,本次年會特意以“2019區域政策與穩增長”爲題進行研討。

  針對當前區域分化加劇的格局,範恆山認爲,要關注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區域間及其內部的分化;二是地區發展潛能的分化;三是城鄉發展的分化;四是地區居民收入的分化。他並提出了四項對策建議:第一,要以分類指導爲指向,創造性地實施科學的區域政策。第二,要注重區域政策和其他政策的聯動組合。一方面,其他政策應該更加重視區域差距和分化狀況,強化針對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區域政策要發揮其他政策的載體作用,在區域政策的框架下組合運用其他政策。第三,抓區域發展要着眼於抓城鄉的融合,這最關鍵。第四,強化對欠發達地區新動能新經濟的培育方面的政策支持,以防止各個地區發展潛能之間差距的擴大。

  中國區域經濟最早曾經有蘇南模式、溫州模式、珠江模式、 晉江模式,並在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中不斷髮展完善,實現了轉型升級。

  後來有江蘇模式、浙江模式、廣東模式等等,還有所謂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京津冀經濟圈、長江經濟帶,更早還有環渤海經濟圈的概念,也有東部率先、西部開發、中部崛起和東北振興的說法,現在最新最著名的是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經濟概念。

  而推動區域融合協同發展思路,5年前已在京津冀地區開始探索實踐。

  中央政府致力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發展新機制,試圖讓規模效應對區域發展的帶動力更爲明顯,使之成爲中國經濟提質升級的重要動力。

  作爲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雄安新區也是高質量發展的代名詞。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爲國家戰略。在滬蘇浙三省市交界區域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打造進一步擴大對內開放的載體,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新標杆、一體化體制機制的試驗田、引領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新引擎。

  粵港澳大灣區,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羣、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等定位,都聚焦在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定位,描繪了生活高質量前景,兩者共同指向未來發展,有望成爲新一輪對外開放的突破口,也凸顯新時代廣東的重大平臺作用,努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典範。

  從京津冀到長三角再到粵港澳,中國區域經濟協同發展藍圖閃耀,意味着改革開放再出發,意味着中國經濟提質升級邁開大步伐。

  會議主辦方介紹說,“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於2017年2月26日由中國區域科學協會、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發起成立,成立2年多來,始終堅持深化區域經濟理論研究,提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政策建議,推動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貫徹實施。

  本次年會分爲嘉賓致辭、主題發言、自由發言等環節。分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祕書長範恆山,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教授洪銀興,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河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張大衛主持。

  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會長陳宗興的書面致辭,從區域經濟學角度分析認爲,當前中國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大體可以概括以下三點。

  一是轉型發展中的空間佈局優化與區域協調發展的問題。二是人口資源環境的統籌發展問題。三是鄉村振興與城鄉一體化發展問題。

  他說,生態文明建設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當前,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系統退化,環境惡化的趨勢尚未根本扭轉,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仍很突出。進一步提升對主體功能區戰略的認識,對於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形成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空間發展模式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陳宗興認爲,主體功能區戰略的重要意義在於,強調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地域性和差異性,因地制宜地維護地區的主體生態功能,對大江大河源頭生態脆弱地區應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如對青藏高原、祁連山區、秦巴山區,烏蒙山區、鼓嶺山區、大別山區、太行山區、大小興安嶺等地區均應加強保護,力求減少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

  “與此同時,加大對這些地區的規範性轉移支付使這些地區的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務和投入有效的生態保護成本。應以主體生態功能戰略爲引領,編制多規合一的空間規劃,空間規劃是實現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手段和途徑,也是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的重要措施。在空間規劃中,要合理確定建設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和生活空間,要劃定城市建設紅線、基本農田紅線和生態保護紅線。只有紅線確定,規劃才能落地,空間規劃的約束作用和引領作用纔能夠充分展現出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應當進行有機銜接,要加大貧困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力度,實現生態改善和脫貧雙贏。”

  陳宗興說,當前,我國脫貧攻堅已進入衝刺階段,一些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減貧成本高,脫貧難度大,要推進生態補償扶貧,國土綠化扶貧、生態產業扶貧、增加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完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讓保護生態的貧困鄉、貧困村、貧困戶更多受益。要結合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對生態核心區內的居民實施生態搬遷,帶動貧困羣衆脫貧,要大力發展生態旅遊、生態康養等產業,探索生態脫貧新路子,讓貧困人員從生態建設與修復中得到更多實惠。

  我們在工作中要特別注意尊重農民意願,避免千村一面,盲目造成和房地產化的傾向。這裏必須指出,對於涉及改變生態環境的跨區域大型的地質工程項目,削山填谷和填海造地項目,水利設施建設項目森林草原建設項目等,應當充分尊重自然環境、時空分異規律,應當充分調查研究論證,應當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寧遲勿早、寧緩勿急、寧嚴勿寬的態度,經得起歷史和生態環境變化的檢驗。

  陳宗興還強調了陸海統籌問題:我國海岸線很長,海域面積很大,但對海洋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還不充分。海洋研究,尤其海洋科技研究還不深入,也不全面。長期以來,我們重視陸域開發,輕視海洋的保護與開發。未來我們要更加重視陸海統籌,實行更加嚴格的頂層設計和空間規劃。只有這樣,我國的海洋權益、海洋保護、海洋產業、海洋事業、海洋科技纔能夠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這也是區域經濟工作者應當關心的重要內容。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國務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禮羣強調,從全局上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高質量發展,還要深入研究和解決好三方面問題:

  一是用更大的力度推動老少邊窮地區,特別是特殊困難地區加速發展,把這方面切實放在優先的位置,努力補齊國家發展中的這塊短板,這是十九大報中明確提出的。二是進一步強化資源枯竭地區產業轉型和新動能培育,使他們加快發展,重振發展雄風。三是推動對標各地優先水平,進一步提高發達地區的經濟素質和競爭力,使這些地區繼續成爲國家質量發展的引擎和強大動力。

  國民經濟重大調整與轉型要有加減乘除 尊重科學與市場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理學會原理事長陸大道認爲,國家發展進入大轉型時期,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上了許多個大的臺階,但現階段出現的問題也十分嚴重。一些地區經濟衰退、債務負擔重、持續增長嚴重乏力,許許多多問題的決策進退兩難。國民經濟已經到了不轉型不能發展的地步。

  他說,國民經濟重大調整與轉型需要有新的理念,加減乘除都要。加法:新興產業的發展,創新基地的構建;減法:能源重化工,相應的基本建設隊伍,以及許許多多的政府管理等機構的規模;乘法:效率提高,高效率人才;除法:合理佈局,區域協調。這些理念也是考慮十四五發展規劃的的思想武裝。

  在今後一段時期內高速與較高速增長與良好環境仍然不可兼得。在我們這個幅員大國,在工業化的初中期,如果謀求高速經濟增長,必然走能源重化工爲主體的路:由於這階段先進的生產技術與工藝未普遍應用,必然普遍污染。如要真正大力治理,必然是中低速度增長。這既是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也是尊重經濟規律與自然規律的要求。如何實施?政策保障又會帶來那些相關的問題?

  他強調,不搞大開發,要下決心將“開發”變爲“發展”,要高度重視發展與環境的關係。要將環境治理逐漸擴大範圍,要開始按照較高標準治理,如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東半島、東北中部、川渝、江漢等地區。生態建設重點在於大格局的塑造與保護,同時也要重視重點區域的綜合保護,鄉村環境的良好,城市的整治與符合當地氣候特點的“美化”。逐步將空間擴張變爲空間質變,塑造高效空間與美麗中國。

  他表示,現在的苗頭值得關注:大撤大建,撤掉原有小的居民點,建大的新居民點、農村居民廣場、人造水面、亭臺樓閣、博物館。勢地改借改溝造地,大面積地改變原有地形,工程過大,並可能引發新的自然問題。他認爲,對鄉村振興與美麗中國的內涵認知與標準,不能效法西方。生態城市與鄉村美化,應尊重中國自然結構大地帶性規律:不能搞“高大上”,高速度。杜絕鋪張浪費,要貫穿於美麗中國、鄉村振興、國家發展與區域發展、生態城市與鄉村整治、能源結構與環境要求,海洋開發與保護等等方面與過程。

  他還提到,城鎮化、新區新城及都市的規劃,輝煌成就,代價很大。現在決策機制過程也需要考患,建議國家高層的綜合與部門的規劃,是原則性的,不搞高指標、高標準,不搞巨大的宏偉計劃,不以(依靠)此來鼓舞大衆。中層減少規劃工作與相應的機構設置。愈加重視國營與民營大企業與公司的規劃,自主對技術發展、市場趨勢、危機應對等作研究與判斷,對風險自己承擔。中央政府與國家科技、國區信息、涉外等機構給予諮詢指導。(鎮與鄉)發揮對自己鄉村振興的規劃與精細化管理作用,發揮自組織作用。

  他說,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在重大問題與決策中提倡自然科學、社會經濟科學以及工程技術科學之間的結合。建立社會經濟學家、工程技術專家與自然科學家的合作平臺。

  國務院參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認爲,現在城市羣、都市圈熱得不得了,我們國傢什麼事情一熱,那就是大規劃開路,然後大建設跟上,最後就是很難收拾,就造成了剛纔陸院士所說的,後面的一塌糊塗的事情就出來了。

  仇保興對城市羣、都市圈規劃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城市羣、都市圈是“生成”的,而不是“構成”的。也就是說,那麼多的城市羣、都市圈已經在那裏了,我們已經到了城鎮化的中後期,不可能再憑空構造出哪幾個城市羣、都市圈來。城市的規劃要尊重“生成”,城市是逐步“生成”的,所以要面對包容衆多不確定性。到了區域層面,也是不確定性質佔多數,從建築到區域經濟,我們面臨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多,我們的規劃包容性必須越來越大。二是,城市羣規劃要在尊重“生成”的基礎上補“短板”,許多城市羣在全面40年的大張旗鼓大規劃大建設這個過程中間,留了非常多的遺憾。三是,在尊重“生成”的現狀上接“長板”。無論是長三角、珠三角、大灣區,這些地區的長板是什麼?是完整的龐大的產業鏈,是舉世無雙的企業集羣,它們不是來自規劃“構成”,而是自下而上,由企業家自主進行的競爭與合作,通過40年“生成”積累逐步積累而成的。

  關注區域分化、南北差距加劇 戰略理論要革新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就“區域分化與轉移支付”問題闡述觀點,他說,現在的區域分化呈現出新的特點,那就是南北之間的差距在擴大,北部的增速在下降,經濟規模在全國的佔比也在下降,而南部在相應地上升。我們知道區域之間的分化它的含義實際上就是區域效率的分化,而轉移支付體現的是區域的公平。政府通過轉移支付轉移到了各個地方,將這些資源進行配置的,其目標是在追求區域之間的公平。一方面效率在分化,而另一方面區域之間的公平政策,也就是轉移支付的力度在不斷地加大。

  四川師範大學校黨委書記丁任重談到,從現實來看,強省會戰略的推出有着現實的基礎,實施強省會戰略有利於通過省會城市的發展來帶動全省經濟發展,有利於增加省會城市的經濟體量,有利於推動當地城鎮化的發展,但是在強省會戰略推進的過程中間也有一些弊端出現。圍繞如何完善強省會戰略的推進,丁任重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強省會戰略的推進應當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二是,強省會戰略實施更多采用政府和市場相結合方式,合理穩定的推進。三是,強省會戰略實施應當及時補足基礎設施和公共產品供給嚴重不足的短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員李善同從全球價值鏈的角度分析了中國當前的區域發展,她指出,區域政策與國際環境、國家戰略、國家經濟結構的變化這些機遇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縮小區域差距、促進區域發展,特別是區域協調發展這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最近這些年,實際上從國家面臨的國際環境、國家的戰略和宏觀的結構有很多新的變化。她強調,在區域轉型方面,第一,不只是要關注那些高新技術的發展,其實各個產業都有升級的空間;第二,還要進一步地關注和挖掘投資和國民儲蓄的潛力,要進一步地鼓勵有效率和高質量的投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提出,傳統的區域經濟的理論在新的格局下應該跟得上形勢,應該創新理論,應該用新的思維方式考慮我們區域新的佈局。第一,我們全球進入了空前激烈的大國競爭與博弈。大國競爭與博弈,未來要比拼的就是哪個國家的經濟有韌性,有活力,有發展空間,有迴旋餘地。第二,由於我們基礎設施的超常發展和下一代信息技術的革命,會使我們的區域空間佈局、時空佈局都發生革命性的變化。第三,我們要用大國全球思維創新區域發展的理論。區域發展理論目前來看還是滯後於我們整個國家區域的大布局,也滯後於我們未來大國之間的激烈競爭。

  陳文玲認爲,區域發展理論目前來看還是滯後於整個國家區域的大布局,也滯後於未來大國之間的激烈競爭。要推進新的區域發展戰略,優化經濟社會發展,空間佈局是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也是經濟發展新的增長引擎,因此要優化國土開發佈局,不僅包括黃色國土,還包括藍色國土,也包括從黃色國土、藍色國土所延伸進行的跨國的經濟合作。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理事長、馬洪基金會創會理事長李羅立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出了幾點建議。他說,粵港澳大灣區要建設成功,最重要的問題是要突破現行的行政體制,當務之急是要建立一個好的合作機制,應該建立“中國——東盟”,或者是“10+3”這樣一種合作機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合作機制,不能用好的合作機制來突破現行體制的束縛,突破現行行政區劃的束縛,下一步深入推進將很艱難。

  他認爲,真正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靠發展民營經濟。政府應該定規劃、出政策,創造一種環境,這是政府要做的事情,其餘的事情交給市場來做,交給企業來做,不能靠行政手段來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李羅力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現在剛剛開始,只是一個序幕,還停留在一個口號上,真正要做的事還很多,還有失敗的可能。粵港澳大灣區想要媲美全球三大灣區,路還很長。

  責任編輯:秦嶺 主編:商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