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再現逼空行情,滬指重上3200點了...

  滬指今日低開高走,再現逼空行情,收盤上漲1.24%,日K線強勢四連漲,收復3200點整數關口,創去年5月以來新高,收報3216.30點。兩市合計成交9334億元,北上資金共計流入近30億元。兩市133股漲停,賺錢效應明顯。

  本輪行情以來,券商機構集體看多,騰訊財訊彙總了近日比較典型的機構觀點,供投資者參考。

  誰推動了滬指突破3200點?

  1、再融資政策或迎大鬆綁

  市場有傳聞稱再融資政策將發生重大變化。其中,涉及到價格鎖定、發行股本、減持要求等。

  即將修改的內容包括:

  1、三年期鎖價定增,允許董事會前鎖定發行價格;

  2、證監會批文有效期由6個月放寬到12個月;

  3、定增規模由不超過發行前總股本的20%提升到50%;

  4、主板、創業板定增投資者由10名和5名放寬到35名;

  5、刪除原減持新規中要求定增解禁後12個月內減持不超過50%這條;

  6、對於創業板定增,要求連續兩年盈利改爲一年,刪除此前募資使用良好的限制條件。

  盤後,上證報報道,從多位投行人士獲悉,證監會相關部門正在就再融資政策改革徵求意見,內容涉及恢復鎖價發行、新增股東是否受減持新規限制等市場關注的核心內容。

  不過,上證報也稱,儘管政策微調釋放了利好信號,但是對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來說,尚待更加核心的調整舉措。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再融資政策已經對上市公司發展構成了嚴重影響,對支持上市公司發展不利,與擴大直接融資政策導向不符,必須要改,利好券商股。

  2、股指期貨的限制或被放鬆

  有媒體報道稱,證監會期貨監管部處長焦增軍在香港作相關報告提及,中國計劃放鬆對股指期貨的限制。

  具體放鬆計劃包括:

  恢復股指期貨的正常交易;

  向外國投資者開放現有的股指期貨。證監會擬允許社保基金、商業銀行、保險基金、國有化公司、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參與期貨市場。

  消息一出,相關概念股聞風而動,中國中期等龍頭股直接封漲停。

  券商股也在兩融鬆綁和股指期貨放鬆的傳聞下強勢攀升,成爲今日滬指突破3200點的關鍵力量之一。

  3、上海自貿概念掀漲停潮

  上海自貿概念位居兩市漲幅第一,17只個股漲停,而在其帶動下,港口水運、國際貿易、交運物流等相關板塊也大幅跟漲。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賦予自貿區更大改革創新自主權,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擴容後的上海自貿區面積將會“相當大”。上海市長應勇表示上海自貿區將對標國際最高水準,結合博鰲論壇的積極政策,東北證券認爲上海自貿區改革或超預期,繼續建議關注港口、供應鏈物流投資機會。

  中泰證券表示,雖然上海自貿區新片區設立的影響,要等到更多政策細節公佈後,才能 進行全面的分析和估計,但是股票市場在相關板塊的熱度已經逐漸升溫。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四個方面值得期待:貿易升級、金融開放、市場要素樞紐、新興產業領域的大膽試點。

  A股目標位3500點?

  近期券商頻頻唱多,認爲A股後市空間仍較大。

  國泰君安研究所所長黃燕銘重申“上車論”,強調“已經上車的,不要急着下車,但要隨市場風格的轉換變更持倉機構;沒有上車的趕緊上車,但要注意別上錯車。”其表示:“反轉行情確,3200到3500點沒什麼阻力”。

  黃燕銘稱,大盤指數突破3150點,就意味着反轉行情基本上已經確立了。反轉行情的主要的動力來自於:一是人們對宏觀經濟基本面預期的變化,二是交易結構方面發生的改變,“所以3150(點)一旦破了,我們認爲破3200(點)就在眼前。破3200(點)後往上走的過程當中,3200(點)到3500(點)之間基本上是沒有什麼阻力的。在大盤指數往上走的過程中,要到下一個階段,在3500(點)到3600(點)之間,纔會出現新的阻力。”

  他同時指出,未來是可以看得到上升的空間的,但應該有一個反覆進行的過程。

  黃燕銘建議,對於已經上車了的投資者千萬別下車,但是要注意切換投資風格和股票配資,減少那些純粹靠遊資來炒作的個股,增加價值型投資的個股;對於還沒有上車而準備上車的投資者而言,一定要看基本面,主要尋找價值類的個股。

  “3200(點)到3500(點)應該是沒有什麼阻力的。如果後續改革方面又有新的動作,基本面方面又有新的東西來加強,那麼大盤再往上走的話還有一個動力去推動。”黃燕銘認爲,如果沒有外在的動力,大盤指數走到3500點、3600點可能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如果有外力進一步推動的話,就可以走得更高更遠。

  聯訊證券也上調滬指年內目標位至3500點區域,認爲二季度國內外因素對衝之下,風險偏好將趨於中性,盈利預期的變化將使行情趨於分化。

  炒房資金進入股市?

  招商策略發文稱,2019年很可能是居民資金從房產轉向股票的元年

  招商策略稱,2005年以來整體A股和一線城市地產的回報率非常接近,但居民對於股票的資產配置比例卻遠低於房地產的比例。未來地產價格可能缺乏上漲的基礎同時新生一代的購房需求將會弱化,而股票長期回報則是由上市公司ROE(淨資產收益率)和估值水平決定。目前A股正處於ROE保持穩定,估值低位、長期資金持續流入、資產市場政策友好的利好疊加時期。2019年,很可能是居民資金從房產轉向股票的元年。

  招商策略稱,當貨幣不再超發,房價沒有上漲的訴求,90後新增人口明顯下降,房價失去了繼續大幅上行的貨幣基礎和人口基礎,將會回到實物通脹的水平,地產收益率將會明顯下降。如果房產稅徵收,將會進一步削弱地產的投資回報,如此以來,長期持有股票的優勢將會逐漸顯現。

  A股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第八次機會?

  4月2日,海通證券姜超發佈了一份名爲《不走老路,股債雙牛》的研報。文中表示,過去房市領漲、舉債刺激需求,而現在的政策越來越務實,因而大膽預測:“中國資本市場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第八次機會”。

  姜超提到,中國過去40年普通人改變人生命運的七個機會爲:

  第一次是78年的高考;

  第二次是80年鄉鎮企業;

  第三次是價格雙軌制的套利,就是倒買倒賣;

  第四次是92年的官員下海,就是潘石屹那一代;

  第五次叫做資源狂潮,就是WTO的紅利,煤老闆和鋼老闆發財;

  第六次是地產泡沫,05年以後房價的暴漲;

  第七次是網絡福利,也就是騰訊和阿里的故事。

  姜超指出,這些機會已經全都過去了,它沒法再去重複了。但是我們看到是在這七個機會裏面,沒有半個字提到中國的資本市場。所以我們大膽的預測:中國資本市場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第八個機會。“我們做投資研究,千萬不能隨便吹牛。因爲我以前也曾經吹過牛……但這一次,我們真的不是在吹牛,而是講了一個大的道理。”

  姜超表示,“股市應該是一輪大牛市的起點。雖然說目前漲的不少,我和大家開玩笑說大家既要耐得住寂寞,也要忍得住繁華,好不容易漲一漲,千萬不要把籌碼放棄了。我們認爲股市未來依然充滿希望。”

  姜超稱,對中國這一輪股票牛市最大的質疑來自於經濟基本面,因爲到目前爲止經濟的表現差強人意,很多人就會質疑,經濟不好、股市憑什麼漲?

  姜超認爲,這個質疑本身在邏輯上就存在巨大的瑕疵。“比方說如果股市的表現是由經濟的好壞決定的,而我們假定經濟學家在判斷經濟走勢方面有專業優勢,那麼豈不就意味着經濟學家應該是投資做的最好的,也是最有錢的。但很明顯不是這樣的,你看我還在這裏講課,這說明其實經濟學家都是大忽悠,賺不到錢纔出來講課,真正投資做得好的有錢人哪還用出來講啊。”

  姜超稱,股市最關鍵的問題不是現在的中國經濟好不好,而是未來的中國經濟好不好,能預見未來的人才能做好投資

  總結來說,過去10年中國之所以房子漲價、股市不漲,原因在於我們犯了跟美國當時一模一樣的問題,刺激需求、貨幣超發。但我們已經想明白了,開始改變這個模式,我們開始降低貨幣增速,開始減稅,這其實就走向了股債雙牛的繁榮模式。

  姜超看好的方向:

  第一個是債市,我們認爲未來債市長期依然是看好,品種上我們認爲今年轉債會優於信用債優於利率債,而利率債的話,我們認爲利率雖然今年下行空間不大,但上行風險應該也會比較有限。

  而對於股市的話,我們認爲應該是一個普漲的行情。首先在低利率時代,高股息的模式應該是長期受益的。另外,減稅是有利於消費、有利於科技。所以,我個人認爲高股息、消費、科技會是主要的機會所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