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姐妹》事實上是一部典型的「高開低走」的劇,它有著一個非常吸引人的開局,所以前兩季的收視真的非常爆炸,一度被認為是CBS的王牌喜劇接班人,收視也超過了前導的《老爸老媽浪漫史》,但是時間一長就會發現這部劇的笑點其實很雷同,如果說偶爾聽到一個黃段子是令人欣喜的,那麼天天聽到黃段子可能就會習以為常了。

除了撥弄黃段子,以及一些看似「歧視」性的言論,這部劇集是否有可取之處呢?當然,該劇的配角人設還是很有自己的特色的,Sophie和Han一度都能成為這部劇裏的「MVP」(笑點擔當),他們的登場往往意味著「笑果」。但是他們的問題在於除了外表、口音和一些刻板的種族印象,他們給人感受到的「維度」是單一的,這就是為什麼這部劇裡面很多角色都給人「扁平化」的感覺。而在「立體化」做的比較好的,個人認為是CBS的喜劇《極品老媽》,除了一些「傻樂」的橋段,劇中也探討了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這或許是《破產姐妹》之類劇集所嚴重缺乏的。

還有一個小的問題就是,當「破產姐妹」的收入永遠不超過五位數,大家對她們的「成長」似乎就更加漠不關心了。一部好的喜劇,主要的角色是要面臨成長的,而《破產姐妹》的主題其實是一個蠻好的成長主題,不過在編劇一味逢迎的筆下,人物就真的失去了她們的魅力。如今昔日熱門的《破產姐妹》被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代對喜劇審美的變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