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News记者李彦颖/综合报导
 
印尼22日发生的海啸,虽然不是地震造成,还是让台湾民众又想起地震的防范措施。经济部智财局日前公布2018年国家发明创作奖得奖名单,其中由台大土木系教授周中哲领衔的团队,发明的「双核心预力拉伸自复位消能支撑装置」,能够避免地震发生时,建筑结构发生错位,被评审认为具有高度市场应用价值,获颁发明奖金牌。
 
周中哲表示说,这项研究长期接受科技部、台大以及国家地震研究中心的补助,经过5年时间研发成熟,目前已经获得台湾、中国大陆、日本以及美国的专利。研发过程中,台大土木系硕士生陈映全、钟秉庭出力非常多,整个概念就是创造出同时具有弹力和恢复能力的消能装置,借此避免地震时,建筑结构发生错位的情形。
 
台大团队研发的「双核心预力拉伸自复位消能支撑装置」,被评价具有高度的建筑市场应用价值。周中哲提供
 
台大团队研发「双核心消能装置」。周中哲提供
 
周中哲解释,目前市面上建筑常用的消能阻尼器,大多只能减缓建筑在地震的摇晃程度,一旦遇到突然出现的过大横向震波,建筑结构还是可能发生错位,这样的结构错位只要发生,就是永久性的伤害,严重甚至会导致大楼倒塌。而他们团队所发明的「双核心预力拉伸自复位消能支撑装置」,特点就是利用三组钢构建和两组拉力构件组合起来,同时具有弹力和恢复能力,装置在建筑结构当中,能够抵销地震的摇晃,遇到瞬间强大震波,也将摇晃的建筑拉回原点,避免建筑发生永久性的侧向变形。
 
经济部智财局说,包括周中哲团队这项发明在内,这次总共评选出41件优良的专利作品,其中包含发明奖金牌6件,奖金各60万元、银牌20件,奖金各20万元;创作奖金牌5件,奖金各20万、银牌10件,奖金各10万,预计在明年4月进行颁奖。
 
不过制震器,虽然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大建案,但消费者在买房时还是要小心。建筑安全履历协会理事长戴云发指出,目前国内建案加装制震器,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种是在做结构设计时,就把制震器数据考虑进去,另外一种是做结构设计的时候,没有把制震器当做结构安全的一部分,也就是增加舒适性而已。
 
戴云发说,目前市面上的制震器,品质控管程度有差别,其次制震器也是有可能故障,如果在设计时,没有预留维修检查口,后续维修保养就是大问题。消费者在选购类似「制震宅」时,可以请建商提出制震器的试验报告,也要跟建商询问,是否有将制震器列入安全数据之中,后续将如何保养维修,避免花大钱反而没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