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四月,在河南平頂山郟縣安良鎮二龍山一座農家飯莊裏,今年63歲的張大媽正在整理剛出鍋的熱饅頭,這已經是她今天蒸的第三鍋了,就這還不一定夠賣,要說饅頭那裏都有賣,並不稀罕,可爲何張大媽蒸的饅頭如此受歡迎?可能最大的原因就是這種老味道。

除了豫東南的信陽,河南幾乎每個地方都喫饃,特別是一早一晚兩頓飯,如果不喫上一個饅頭,總感覺這頓飯喫的不完整。我們小時候喫的饅頭,多是自己在家裏蒸的,一頓喫不完下頓再餾,不像現在都是在街頭買熱的喫。

街頭買的熱饅頭,和自己家蒸的饃,最大的一個區別就是味道,通俗一點來說,自己蒸的饃有“饃味兒”,買的饃一般也就是填飽肚子,喫的時間久了會厭煩。張大媽蒸的饅頭,用的是農村人自己做的老酵子發麪,揉麪的時候再根據情況兌一點鹼面,因爲老酵子發麪有時候會發酸。

揉麪是個體力活,只有揉的次數越多,饃的口感才越好,雖然現在機器很發達,像這些工作完全可以由機器來代替,但做出來的味道區別不小,張大媽幾十年來都是自己蒸饃喫,雖然做起來費事一點,但喫着順口。

把麪糰揉成長條,長條再切成饃個兒,張大媽這裏做的蒸饃,習慣在饃個上用菜刀劃上一道印子,當地人管這個叫“一對兒”饃,實際上就是一個,可能是便於喫的時候掰開。

在蒸籠裏鋪上溼棉布,張大媽把饃個擺在裏面,饃和饃之間的空隙很大,這是因爲這種饃在蒸的時候體積會膨脹一小半,不能擺的太擠,一鍋十四個正好。

說到蒸饃時候篦子上鋪的東西,在河南鄉村有很多種材料,比如荷葉、玉米葉、高粱葉、豆角葉等等,後來還有用蛇皮袋或者棉布的,其中前面說的那些葉子,近些年已經很少見了,畢竟現在連農村也都很少有人蒸饃了,慢慢也開始去小賣部買着喫了。

蒸饃的大鍋坐在院子裏的竈臺上,鍋上放四篦饃,爲了防止漏氣,蒸籠蓋上還壓了一塊磚頭。過去判斷一鍋饃是否蒸熟,在沒有表看時間的情況下,有經驗的農婦會從蒸籠裏冒出的煙氣判斷,或者聞聞是否有饃味飄出。

經過四十多分鐘的大火,這鍋饃就蒸熟了,張大媽掀開蒸籠蓋,一股熟悉的饃香味飄出,讓人迫不及待想拿一個嚐嚐,不過按老輩人的說法,喫熱饃不好,要放涼一下喫纔好。

張大媽蒸的手工饃,雖然是在飯店裏賣,可整個製作過程跟她之前做的一模一樣,一個饃有半斤重,賣五塊錢三個,店裏還有夏天做的西瓜醬豆,熱饃配這個很好喫,很多人掰上一塊一嘗,都說像回到了小時候。攝影記錄|張根棟(圖文鄉土河南原創,剽竊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