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大紅入行35年才「大紅」 一張「面癱臉」卻藏表演萬象 新聞 第1張

《都挺好》中,倪大紅飾演“作精老爹”蘇大強。

接近耳順之年,倪大紅“大紅”了。電視劇《都挺好》播出之後,劇中倪大紅扮演的“作精老爹”蘇大強獲得廣泛人氣,表情包、經典臺詞滿屏飛。甲子一輪回,兒時沒上戶口的時候家裡管他叫“倪小孩”,後來上戶口的時候取名“倪大紅”,但當時他年紀小,喜歡宏偉的宏,所以有一段時間都叫倪大宏。快六十歲了,倪大紅覺得叫大紅也不好,“我希望大家叫我紅紅,我覺得紅紅挺好。”

因為蘇大強爆紅的這兩個月,倪大紅確實有種“是不是活動太多了”的感覺。他謝絕了大部分的採訪,因為自己“平時是一個話很少的人,不知道該怎麼去面對”。最近,出現在山下學堂大師分享課的倪大紅,難得打開話匣子,分享人生和表演的“森羅萬象”。

【破與立】

不能靠臉喫飯,盡量琢磨表演

在蘇大強之前,倪大紅可能只是那個觀眾眼裡熟悉的陌生人。其實這張沒守住發際線卻有着大大眼袋的“面癱臉”,入行35年來操着一副老痰嗓,一直在塑造經典影視形象——《喬家大院》中把大奶奶逼死的姦猾秀才孫茂才,《活着》裏騙走福貴祖產的“精明人”龍二。如果還是想不起來,那你至少記得《新三國》裏的司馬懿,還有被奉為“國產劇神作”的《大明王朝1566》中的嚴嵩。

做演員,很大程度上是“老天爺賞飯喫”。然而,對於非典型“出廠設置”的倪大紅來說,想要在當時主流的國字臉俊俏小生中蹚出一條生路並非易事,就連考學都是困難的。1978年,恢復高考第二年,18歲的倪大紅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但在第一輪就被刷了下來,接下來他又報考了解放軍藝術學院和上海戲劇學院,依舊未能如願。

一再被拒,他自己分析,一是形象問題,“有點歪脖,老聳着肩,感覺不是那麼挺拔”;二是聲音,“聲音確實不是那麼洪亮”。為了把嗓子打開,家裡給倪大紅找了一個唱京戲的老師教他,但唱了一些日子,還是那樣,沒變化。1982年,倪大紅準備最後一次挑戰中戲,當時家裡已經為他聯繫好了工作,“如果再考不上,我就回哈爾濱電纜廠當工人了”。倪大紅覺得自己被選中,可能是因為“教學組的老師覺得倪大紅這樣的形象我們需要搭配”,“80班能招姜文這樣的,82班也可以招倪大紅這樣的,當然招我是按喜劇演員招進去的。”

在中戲和同學演小品的角色,倪大紅起步就是演父親,然後是演爺爺,就是演兄弟找他的都很少。既然不能靠臉喫飯,他開始琢磨表演,“我就想辦法以表演說話,根據自己的條件去琢磨,讓人接受,盡量做到內心戲多一些。”於是,圈裡人都知道他的戲好,看上去是塊石頭,其實是塊璞玉,識貨的人珍藏着,在關鍵時候請出來亮個相壓下場子,但很少給他演主角的機會,三十多年的演藝生涯,多數時候他都是別人的綠葉,演黃金配角。

【虛與實】

“面癱式表演”,深藏表演想象力

提到倪大紅,“面癱臉”一度成為他演技的代名詞——面對老婆發脾氣,癱;當大毒梟要被警察圍捕了,癱;演上海灘大佬,要動亂了,癱;當地下黨,獨生女為革命犧牲,癱……人中永遠拉得很長,嘴角也一直向下,但那雙掛着眼袋的細長眼睛一眯一瞪就出了味道。

對於“面癱式表演”,倪大紅自己覺得是褒義的。事實上,他的演技卻常被圈內同行稱贊,陳坤視其為偶像。當初拍《天盛長歌》的第一場戲時,楚王從宗正寺出來被皇帝召見,飾演楚王的陳坤跪在倪大紅面前,“興奮得手發抖”。《天盛長歌》中要廢太子的那段戲,倪大紅飾演的皇帝眯着眼睛陪對方下棋演戲,輕鬆勾出太子的狐狸尾巴,當太子說趙王謀反,他大罵“孽障”。等太子一走,他身子一斜頹坐在臺階上,那股心痛從空洞的眼神中流了出來。

在近日的大師課上,倪大紅這樣形容自己的表演經驗:“去創作一個角色一定要理順、理清你和對方的人物關系,找到了、找準了人物關系,你要創造這個角色的路數就對了。”他尤為看重的,是打開想象力。塑造“作精老爹”蘇大強,倪大紅和劇組的工作人員、演員聊身邊的老人,再結合自己對這樣人物的記憶,展開想象力。於是,蘇大強表面看起來“作”,但內在的邏輯在於希望兒女都在自己身邊,“我鬧騰,我作,你們就要回來,在美國也要回來。”

倪大紅的戲,很少聲嘶力竭,合適的肢體語言,他卻拿捏得爐火純青。《大明王朝1566》中塑造老年嚴嵩時,有一場80多歲的嚴嵩雪夜進宮見嘉慶皇帝的戲,被很多人稱為表演教科書。皇帝為了照顧嚴嵩,會擺放圓凳,底下還有一個火盆。倪大紅會彎着腰慢慢趴在那兒看底下還有沒有火盆,“如果有,今兒的事不大,如果火盆沒了,可能這事就大了。一看火盆和圓凳都沒了,立馬就跪下。”在他看來,準確的肢體語言把此時此地的規定情景、人物關系都帶出來,信息量特別大。

【進與退】

避蘇大強的風頭,回歸話劇舞臺

在“小鮮肉”當道、流量為王的演藝圈,曾經的倪大紅也有年齡焦慮,怕演自己喜歡角色的機會越來越少。遇見“蘇大強”,一切豁然開朗。他倒是沒因為蘇大強這個角色改變什麼,“該喫的喫,該睡的睡,覺得還跟往常一樣”。但突然火成這樣,讓倪大紅想着“避一避蘇大強的風頭”,“我現在拿個什麼東西能夠拽在蘇大強之上,我不知道,而且我現在也沒有尋找到,我覺得我還是回去演話劇。”

五月中旬,倪大紅主演的話劇《銀錠橋》將在保利劇院上演。每當在影視表演中遇到瓶頸期,他便會回歸話劇舞臺進行沉澱。田沁鑫導演的《生死場》《趙氏孤兒》,林兆華導演的《銀錠橋》,他在這些戲劇表演中積累並將自己的演技升華。他也直言,舞臺上表演和在鏡頭前表演並不分家,“舞臺是鍛煉演員的地方,帶着舞臺的基礎站在鏡頭前,演員是有內容的;鏡頭前表演有全景、近景,甚至還有特寫,對我來說其實更難。”

與對曝光保持距離不同的是,生活中的倪大紅,有着和年齡背道而馳的“潮”——前不久的《都挺好》主創慶功會上,年紀最大的倪大紅反而是穿着最時尚的。他也答應拍了些雜志照片,“拍的都是比蘇大強還能作的那種”。有年輕粉絲這樣調侃他:身穿豹紋服,腳踩AJ鞋(Air Jordan潮流鞋的縮寫),變身狂野男孩拍雜志。他這樣解釋自己的着裝風格:“只要穿着舒服、得體,這也是對他人的一個尊重,也沒有刻意去穿,就是覺得挺舒服,挺適合我的。”(徐顥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