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炎是一種談之色變的一種疾病,因為腎炎對身體的危害非常大,並且很難根治,同時會因為患者發現不及時,沒有採取及時就治,進而將病情惡化成為尿毒症。並非所以有腎臟疾病都會直接轉化為尿毒症,所以葯早發現早治療,那麼腎炎該如何治療呢?

什麼是腎炎

腎炎也稱腎小球腎炎,是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壓為基本臨牀表現的一組腎小球疾病。腎炎的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緩慢進展,如果遷延不愈就會導致腎功能損傷,嚴重出現腎功能衰竭。

原發性腎炎的形成原因

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炎症」不是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炎症,而是自身免疫損傷導致的無菌性炎症,自身抗體損傷自身的腎小球。

慢性腎炎如何治療?

慢性腎炎的治療措施包括抑制免疫,嚴格控制血壓,減低蛋白尿,延緩腎臟病進展等。

1抑制免疫:

如前所述,由於自身免疫參與了慢性腎炎的病理過程,所以慢性腎炎常需要免疫抑制治療。

慢性腎炎的激素治療是有嚴格規範的:什麼情況下用?用多大量?用多長時間?如何減量?指南都有明確的規定,比如IgA腎病的疾病進展較快,更容易出現腎功能受損,所以抑制免疫治療應該更積極,一般建議,尿蛋白定量≥1g/d,或者病理出現新月體,就應該使用激素治療;而膜性腎病,尿蛋白定量≥3.5g/d才考慮使用激素。激素的使用劑量為潑尼松1 mg/kg/d,或者甲潑尼龍以0.8 mg/kg/d,足量治療1~3個月後劑量遞減。

病情嚴重或者病情進展較快者,可以先激素衝擊,再口服治療。

對許多類型的腎炎比如IgA腎病、膜性腎病及繼發性的狼瘡性腎炎等,在激素治療的同時,還需要聯合使用免疫抑製劑治療,比如環磷醯胺、環孢素A、他克莫司等。

2嚴格控制血壓、降尿蛋白:

降壓治療既可抑制高血壓對腎小球的損傷,又可顯著延緩腎病的進展,而且普利類或者沙坦類降壓藥還具有降尿蛋白的作用。首選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普利類)或者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ARB,沙坦類)降壓藥,劑量可用至降壓劑量的2~4倍。

此外,多數患者需服用2種或多種藥物來控制血壓,常聯合的藥物有長效鈣拮抗劑,以及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和其他降壓藥。

3消腫:

給予噻嗪類利尿劑或者袢利尿劑,可排除體內多餘的液體,有助於控制血壓,與ACEI或ARB聯合使用可增加降壓療效。

4抗感染:

對同時存在的細菌感染,可使用抗菌素抗感染治療。

5降血脂:

慢性腎炎患者血膽固醇水平常有增加,可給予他汀類降脂葯。

概況起來,慢性腎炎的治療就是對因治療+嚴格控制血壓+對症治療。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