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告訴我們,亞洲必然爲半導體產品製造重鎮

半導體產業發跡數十年來,版圖從最初美國地區遷移到日本地區,便已決定亞洲地區將在接下來的百年中扮演半導體產品製造、封裝、測試等分工要角,在遷移過程中,各國業者及政府都致力於將最高知識價值的芯片設計能力留住,以保住自身未來在國際上競爭力,但往往也培育了下一代的半導體產業巨頭們。

在日本東芝等衆芯片廠商影響力逐漸下滑後,隨之而起的爲韓系存儲器廠商及臺系晶圓代工廠商,展望未來數十年,中國大陸將因市場及成本優勢促進下一波半導體版圖遷移,而在此趨勢當中,非亞系的芯片廠商必然需要提前佈局,與亞系芯片製造廠商找出互利雙贏的經營模式。

非亞系的晶圓代工廠商苦等尚在醞釀的5G生態系爆發

綜觀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商,僅有格芯及Tower Jazz總部不在亞洲,且曾經公開表示對RF器件及SOI技術市場寄予厚望,這也是兩家廠商另一大共同點。

事實上,包含Samsung、華爲、小米、OPPO、vivo、One Plus在內的Android手機品牌陣營,都有機會於2019年推出5G手機產品,拓墣產業研究院預估2019年5G手機生產總量爲500萬支上下。

在手機規格達到頂峯的同時,5G時代來臨對衆晶圓代工廠商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一件大事,其中5G手機所需的射頻前端模塊,因需要大量基於RF-SOI技術的射頻開關與調諧器,進而帶動晶圓代工廠商提前擴大布局RF-SOI相關產能。

Source:拓墣產業研究院

圖片聲明:封面圖片來自正版圖片庫——拍信網。

要聞回顧:

歡迎關注

集邦諮詢(TrendForce)旗下研究中心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