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責任的預習時間:「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出自《三字經》。話直白得很,說父母在世時,子女應伴在身邊克盡孝道,即便遠行他方,也要讓父母知道自己的去向,勿令父母掛牽。

 

中午吃完飯,在公司附近逛街時經過一條斜坡,聽到一把聲音說:「能不能幫我把這車東西推上去呀?」扭頭一看,原來一位婆婆在跟兩個身壯力健的男人說話。婆婆推了一車菜,拄著柺杖,面對長長的斜坡無計可施。兩個男人爽快地答應幫忙,婆婆又說:「喏,你們一個幫我推東西,一個扶著我,不然我走不了。」婆婆見兩人答應了,馬上變了語氣,像吩咐兒子似的吩咐那兩人要怎麼怎麼做。我忍俊不禁,笑著走開,心想那兩個男人心裏肯定大嘆倒楣。

婆婆大概獨居,沒有子女照顧,才會明知行動不便仍自己買菜。這樣的老人,在香港已經有太多太多了吧?在商場常常看到很多老人,他們或坐在長凳上,或坐在花槽旁,望著來來往往的人,一臉茫然,一臉孤獨寂寞。那他們的子女呢?都到哪裏去了?

和家人在酒樓吃飯,為了吃甚麼猶豫不決。一位侍應走來,建議我們點甚麼甚麼菜;喝完了湯想再盛一碗,剛想動手,他便走來幫忙;茶壺沒水了,好幾個侍應視而不見,也是他來替我們加水,問我們菜吃得怎樣。言談間覺得他和別的侍應不一樣,滿腹疑惑之際,他倒主動而爽快地解了迷底:「我一畢業便去了廣東的一間玩具廠工作,在當地結了婚,在廠裏做各種出口玩具。老板很欣賞我,升了幾次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那怎麼回了香港,做起侍應呢?難道又是典型的工廠倒閉、無處覓出路的故事?他讀出了我眼中的疑惑,又說:「不過前年父親去世,媽媽很傷心,身體又不好,我便辭職回來照顧她。我媽媽住在附近的老人院,在酒樓工作就能天天見到她,萬一有甚麼事也可以馬上趕過去。工作是兼職,請假也容易,方便陪她看病……」

沒有提起自己的妻子,也不知道有沒有孩子,事業不用說,肯定是沒了,可他對自己的景況沒有抱怨、沒有不滿,只覺得把母親照顧好就行,心心念念,是在這間酒樓工作離母親近一點、能陪她多一點。

也許現在的社會已經沒幾個人能像這位好侍應一樣,為父母放棄一切、盡心照顧,但至少至少至少,我們可以多陪伴父母,多幫他們完成他們已經力不從心的事,不要讓他們成為孤獨而寂寞的老人,不要讓他們在晚年失去了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