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可悲的“井底之蛙”!

從小到大,不管我的成績好或者壞,爸媽都沒有說過什麼。父母都是初高中畢業,靠自己的雙手,經營着一家建材店。家裏不算富裕,日子過得倒也舒坦。

我猜想,他們是希望我畢業後,可以留在老家,在店裏幫忙或者花錢給我在機關單位安排個工作。

爸媽生意很忙,基本不怎麼在家。所以,我的學生時代那是“相當自由”!只要不闖禍,爸媽都不管我。

原以爲我的高中生活會這樣“舒坦”地過下去,直到這個人的出現,徹底顛覆了我的未來。

高二上學期開學,我們班新來了一個數學老師,白白淨淨,感覺跟其他老師不太一樣。後來聽班長說,新老師是在北京上的大學,剛畢業就被分配到我們學校。

看到我們自由散漫的樣子,「新老師」一次次苦口婆心地勸我們好好學習,卻又一次次被我們班一些調皮搗蛋的同學氣哭。

沒過多久,這個文文弱弱的女老師因爲教學觀念不同,和我們的班主任吵了起來,她氣憤地當着我們全班的面說:“你們這些井底之蛙,真是可悲,沒見過世面!”

在此之後,我再也沒有見過這個女老師。 但是,我總是不斷地回想這句話,一直在想,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02第一次向往外面的世界

那年暑假,在清華上大學的堂哥回老家。我跟堂哥說起那位女老師,好奇地問他,“小峯哥,你說,外面的世界到底啥樣啊?真的像我們老師說的那樣嗎?”

堂哥說:“鵬鵬,你別說,大城市真的是不一樣的,有四通八達的地鐵,最新最好的東西都是從那裏開始創造。在那裏,只要你努力,就機會成爲任何你想成爲的人。

你知道嗎?在上清華的第一年我才知道,每個從全國各地考到清華的人,真的是拼了命的。我宿舍、隔壁宿舍的人都是不知道熬了多少夜,刷了多少題才考上這所中國的一等學府。

你現在的問題其實是沒目標、沒動力、沒方法。如果你能跟着考上清華北大的這些頂尖學校的人學習,一定能看到不少東西···”

堂哥的這段話,讓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我知道,對我來說,上大學是唯一的途徑,人生第一次我想要離開生我養我的小鎮。

>>學習的5個環節:

積累-剔除-分類-固化-融合

良性的學習一定是一個積累-剔除-分類-固化-融合的環節。只有在每個階段,用合適的方法,做合適的事才能夠取得好的結果。

在積累階段,選擇只讓我啃書本和課本上的例題習題,多練多記,打牢基礎。同時,他還幫我剔除掉了很多跟考試完全無用的功課,讓我的精力更集中。

調整之後,我的學習效率明顯提升不少。不斷教給我一些學校老師沒說過的解題小技巧。

這個階段花掉了近6個月的時間,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的成績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總分已經提到了467左右,整整進步了110分。不得不說,打好基礎,真的太重要了!

>>簡單化-趣味化-實用化貫穿始終

基礎打牢之後,我也根據書本提示摸索各種讓學習有趣高效的方法。比如循環休息法,還有做題技巧,一句話定位完形填空的答案,作圖法等。他還說:

“ 基礎知識是死的,但學習不是,一定要讓它“活起來”。如果只是死學習,再往後你會發現怎麼努力成績都一直卡在那,不上不下。

所以,學習最重要的是思考,而思考最主要的是總結方法。千萬不要相信那些“苦行僧”似刻苦學習的說法,學習一定是簡單、有趣、實用的。”

我鞏固了基礎,學習不再是死記硬背和刷題,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它是有趣的,有生命力的。這段時間結束,模擬考試我已經考到584分,一直墊底的數學一躍成爲我的優勢科目。

6月中旬的時候,很多住校的同學都回家了。寢室只剩下我自己,我依然雷達不動地做題、對答案。我清楚自己在等最後的奮力一搏,自信讓我變得平靜而有力量,我相信上天不會辜負努力的人。

事實上,我沒有讓自己失望,以遠超一本線的成績,成功錄取華東師範大學。

升學宴那天堂哥也來了,拍了拍我的肩膀,說:“子鵬,你真是好樣的!我果然沒看錯你。” 話說完他努努嘴,我順着他的目光回頭,看見爸媽在酒桌上,笑得合不攏嘴。不覺紅了眼眶,這一年,真的值了!

最後,祝願每個還在“井底”的同學,看到這個故事能醒過來。我想說,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美好,用汗水拼搏的結果,也真的很甜!希望每個人都能遇到這樣的“貴人”,幫助你改變一生。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