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微信、支付寶的普及,非現金支付越來越頻繁,然而會計問題來了:“微信收款怎麼做賬?會計分錄怎麼做?做賬有什麼規定嗎?”

關於微信支付寶做賬標準,國家稅務總局有政策明確規定,帶大家學習下。

先看微信收款如何做賬

一、微信支付寶轉賬如何做賬?

收到款截圖最好打印出來相關的賬單或是明細,這樣也算是有原始憑證,否則沒有相關的憑證不好證實。

轉入微信餘額時:

借:其他貨幣資金

貸:銀行存款

購買貨物時:

借:庫存商品

貸:其他貨幣資金

新辦企業,公司賬戶沒有存款,老闆發放工資選擇現金髮放或微信轉賬,如何寫會計分錄?

借:庫存現金

貸:其他應付款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庫存現金

二、手續費的問題

假如我收入100塊,開了100塊的發票給客戶,實際到賬是99.9元,還有0.1元的微信扣的手續費是沒有原始憑證,如何做賬?

開發票(這裏不考慮稅了)

借:應收賬款 1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

收到錢

借:銀行存款 99.9

借:財務費用——手續費 0.1

貸:應收賬款 100

如果想再正規一點,可以在憑證後附一個文字說明,說明微信扣手續費,金額較小無法取得外部證據,特此說明,再讓領導簽名批一下即可。

關於微信轉賬如何做賬的相關問題,相信您看完本篇文章,應該有所瞭解。

值得一提的是,收到款截圖最好打印出來相關的賬單或是明細,這樣也算是有原始憑證。

支付寶微信轉賬,已有明確規定

稅務總局明確:支付寶、微信支付屬於非現金支付方式

稅務總局所得稅司何冰 在對《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基本概念解析中說到:

……

九、採用非現金方式支付的付款憑證

《管理辦法》第十四條規定的六方面資料中,第三項必備資料爲“採用非現金方式支付的付款憑證”。在對方法律主體消失或者處於“停滯”狀態的情況下,現金方式支付的真實性將無從考證,爲此《辦法》對支付方式作出了限制性規定。採用非現金方式支付的付款憑證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概念,既包括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各類支付憑證,也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賬單或支付憑證等。

微信收款的會計分錄

微信轉賬要如何做會計分錄的,該放在什麼會計科目呢?

一、微信轉賬和支付寶走哪個會計科目?

(一)微信轉賬和支付寶可以計入其他貨幣資金科目,下設微信和支付寶二級明細。

(二)具體賬務處理是:

1、微信或支付寶轉賬購買辦公用品的:

借:管理費用-辦公費

貸:其他貨幣資金-微信或其他貨幣資金-支付寶

2、微信或支付寶收到銷售款的:

借:其他貨幣資金-微信或其他貨幣資金-支付寶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3、提現的: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貨幣資金-微信或其他貨幣資金-支付寶

(三)其他貨幣資金是指企業除現金和銀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種貨幣資金,即存放地點和用途均與現金和銀行存款不同的貨幣資金。

包括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保證金存款和存出投資款等。其他貨幣資金科目期末借方餘額,反映企業持有的其他貨幣資金。

二、微信紅包是否繳納個稅及稅前扣除?

1、企業給員工發微信紅包按“工資、薪金所得”所得繳納個稅,由企業代扣代繳。

2、企業派發給社會上個人的中獎性質的紅包按“偶然所得”代扣個稅,稅款由派發紅包的企業代扣代繳,可以按規定在稅前扣除!

如果是企業派發紅包委託第三方發紅包由外包支付方代扣個稅。(由於無法取得個人的相關信息,實務中沒法代扣代繳)

3、對個人取得企業派發的且用於購買該企業商品(產品)或服務才能使用的非現金網絡紅包,包括各種消費券、代金券、抵用券、優惠券等,以及個人因購買該企業商品或服務達到一定額度而取得企業返還的現金網絡紅包,屬於企業銷售商品(產品)或提供服務的價格折扣、折讓,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企業派發上述“非現金網絡紅包”時不需要賬務處理,從管理的角度需要被查賬;開具發票時,按照商業折扣相關規定開具發票(即按照淨收款額開具發票,注意開票的形式)。

4、個人之間派發的現金網絡紅包,不屬於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應稅所得,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5、應納稅額不足1元免徵個稅,換成“偶然所得”就是“5元”及以下紅包免徵個稅。

6、個人所得稅中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它偶然性質的所得。偶然所得稅是對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而徵收的一種稅。

應納稅額=每次收入×20%

偶然所得及其納稅:

取得偶然所得的個人爲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應依法納稅;向個人支付偶然所得的單位爲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不論在何地兌獎或頒獎,偶然所得應納的個人所得稅一律由支付單位扣繳。偶然所得以收入金額爲應納稅所得額,納稅率以20%計算。對於大家常說的1萬元的起徵點,是專指個人購買福利、體育彩票(獎券)一次中獎收入不超過1萬元(含1萬元)的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一次中獎收入超過1萬元的,應按稅法規定全額徵稅。

7、政策依據

(1)《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紅包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的通知》(稅總函〔2015〕409號)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促銷展業贈送禮品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50號)

(3)《國家稅務總局關於1元以下應納稅額和滯納金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25號)

(來源:會計大咖、國家稅務總局、xiaochenshuiwu、會計說,財稅職場)

大學生能考CMA嗎?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