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新闻报导杉林溪的牡丹花季已开始,将延续到四月底,我便满心期待著能有个机会去赏花。因此,当刘主任(大甲区文昌国小退休人员谊会会长)跟我说:「我们四月要去旅游,妳知道要去哪里吗?」
    「杉林溪!」当下心中灵光一现,我立刻回答。
    「妳怎么知道?」他很惊讶。
    感觉自己是受上天所眷顾的,三不五时便有「心想事成」的好康,当然,更要感谢好朋友刘主任、美枝夫妻俩,托他们的福才得以成行。
    根据气象报导:杉林溪的下雨机率为60%,令人不禁有点担心。车过溪头,万竿翠竹因干旱而略显枯黄,游览车开上曲曲折折前往杉林溪的路,路变小了,四周绿意盎然的森林显得更近了,而经常是雾雨迷蒙的杉林溪却出乎意料之外地无雨,大伙儿十分欣喜。
    进入收费站,在主题会馆前下了车,虽非假日,却依旧人潮汹涌。换了游园车到最后一站松泷岩下车,贩卖部前广场上立著原住民图腾的柱子,建筑也以原住民雕塑为装饰。
IMG_6871.JPG

IMG_6872.JPG  
    随著人群走上吊桥,桥架设于水流所形成的小湖上,在桥上可欣赏瀑布美景,然而,不知哪个捣蛋鬼把吊桥摇得像在跳波浪舞似的,还好本人从小走惯了吊桥,没在怕啦!
    今年雨水不足,瀑布只剩一道涓涓细流,令人有些失望。
IMG_6874.JPG

IMG_6877.JPG

IMG_6879.JPG  
    过了桥,右转直上杉林溪最高的景点「天地眼」,这名称不免勾起人的好奇心:到底是什么样的景色配称为天地之眼?
    步道以木头铺设,穿越林间迂回而上,行走其间,但觉身心溶入大自然中,自在舒适。
IMG_6881.JPG

IMG_6889.JPG

IMG_6898.JPG  
    途中有一棵「千古红桧」,这棵千年老树如今只残存根部基柱,那嶙峋纹理仍可让人遥想其当年绿叶亭亭的英姿,岁月无情,恁是千古红桧也有凋零之日。
IMG_6885.JPG

IMG_6887.JPG  
    路是曲折陡峭的,虽只有900公尺,还是得花费一番力气,终于,平台在望,也终究看清了「天地眼」到底是啥模样,其实就是岩壁上的两个窟窿而已,像一对眼睛一样。
IMG_6891.JPG

IMG_6892.JPG  
    路旁竖著一块牌子上写著:
    「天生自然如双眼,为人处世善良忠直者到此,舒爽无比。平生做事巧言欺弱者来后,鸡皮疙瘩。圣贤曰:莫因善小不为,莫因恶小为之。」大约是意谓天地之眼可以直视人心。
    我观察同行的人都在欢喜笑闹拍照,无一人有「鸡皮疙瘩」状,可见我辈皆善良忠直者也。

    原路折返回到接近吊桥处,再左转前往松泷岩瀑布,虽然水少使得瀑布一点也不壮观,但遍布青苔的岩壁,清浅绿池的景色依旧让人怡然忘返。
IMG_6902.JPG

IMG_6904.JPG  1
    沿著步道,走上岩壁洞中俯视可以一览美景,久经瀑布侵蚀的岩石表面斑驳,披著湿润的青苔,一棵棵水边石缝里恣意生长的绿树枝枒舒展,在这远离尘嚣的世外空间里,宁静幽美。
IMG_6908.JPG

IMG_6910.JPG

IMG_6911.JPG

IMG_6912.JPG  
    从松泷岩瀑布步行前往牡丹园,路旁的山杜鹃怒放,野涧溪水清澈。
IMG_6915.JPG

IMG_6917.JPG  
    将到牡丹园之前,有一片人造林,满林翠绿,美得令人印象深刻。
IMG_6918.JPG  
    迫不及待地一头栽入牡丹园,猛一见那一盆盆硕大的花朵,简直就像是用绉纹纸折出来的假花,左看右看再三仔细观察,确定是真花没错─很像假花的真花!
    2011年的四月,我曾到河南洛阳赏牡丹http://plog.hlps.tc.edu.tw/post/24/6898,虽然那里的花园规模比这里大得多了,但杉林溪的牡丹花大如碗公,花色繁多,有:大红、粉红、水红、紫、黄、白、红白夹杂…等,较之洛阳尤有胜之,所以,无需远赴洛阳赏名花了,杉林溪的牡丹足以让人惊艳有余!
    牡丹不愧为花中之王后,有富贵之气而不俗,园中花朵或盛开,或含苞,或隐于绿叶之下带羞遮面,红的娇妍,白的清丽,嫩黄雄蕊围绕著绿或紫红的雌蕊,颜色悦目,花瓣或舒展或卷曲,有各种婀娜姿态,眼里欣赏著各种花颜,心中觉得好幸福好幸福!
    请观赏牡丹花投影片,背景音乐为孟德尔颂的钢琴曲「无言歌」。
  
    牡丹园附近有一座药花园,入口处堆垒的大石上书「上善若水」。走入园中,一株株红色槭树在万绿丛中分外鲜明。
IMG_7035.JPG

IMG_7005.JPG

IMG_7009.JPG

IMG_7011.JPG

IMG_7012.JPG  
    园中有一条紫藤廊道,棚架上紫藤花盛开,或白或紫,漫步花下,感觉春天如此明丽浪漫。
IMG_7013.JPG

IMG_7018.JPG

IMG_7019.JPG

IMG_7020.JPG

 

IMG_7023.JPG

IMG_7024.JPG  
    园中矗立的这座地标可是到此一游所必要的留影之处。
IMG_7027.JPG  
    午餐在主题会馆,吃过饭,趁著时间还充裕,一行数人穿过安和桥,走上青龙步道,此时雾已笼罩林间,朦胧山色别有一番意境。
IMG_7036.JPG

IMG_7037.JPG

IMG_7038.JPG

IMG_7039.JPG

IMG_7040.JPG

IMG_7041.JPG  
    走到了岔路口,因前往青龙瀑布路途遥远,且需原路折返,我们决定右转走上88吊桥,前往石井矶步道。
IMG_7042.JPG

IMG_7043.JPG  
    从吊桥上俯视,雾蒙中仍可看见溪底怪石遍布,有一个状似干涸的石井,名为「盘古石井」,因溪水夹带砂石,以强烈涡流经年累月钻蚀而成,类似如此地质景观称为「壶穴地形」,这座石井因年代久远,水位持续下切,无流水而干涸,与河床上其他有水流经过的石井相比,它算是道地的「盘古石井」了!
IMG_7044.JPG  
    过了吊桥,左转850公尺前往参观「石井矶」,在看台上俯视河床,朦胧雾中只能模糊看见数个积著水的石井,这些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IMG_7054.JPG

IMG_7056.JPG  
    下面是翻拍自栏杆上解说牌的照片,看起来清楚多了。
IMG_7058.JPG

IMG_7059.JPG  
    看过了「石井矶」,沿著步道出来便是收费站,走回停车场,遇见了打从青龙瀑布回来的伙伴,问他们瀑布状况如何?答以:只闻其声,不见其影。
    就在迷蒙雾中,我们离开了杉林溪,悄悄带走了一行囊的山林花香诗意。
IMG_7061.JPG

IMG_7062.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