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寵離去,你會花上幾十萬元讓它“起死回生”嗎?這不是科幻小說,而是一個新興商業市場寵物克隆,它正在爭議中迅速成長。

文/記者 趙天宇 編輯/吉菁菁

新媒體編輯/陳炫之 攝影/張星海(除署名外)

38萬元能做什麼?有人選擇讓一條狗重生——爭議中的寵物克隆 新聞 第1張

“妮妮又回來啦!”

2018年12月12日的北京,上午十點,溫度才剛剛越過零下10度,似乎是近5年來最冷的冬天。“張女士您來吧,nini出生啦!”一千三百公里外的上海楊浦區,張玥衍的手機響起來。三分鐘後,她訂好了一張上海飛往北京的機票。

2018年10月,陪伴了張玥衍17年的愛犬妮妮去世了,她一時悲傷到難以接受。她試着在網上搜索“寵物克隆”的關鍵詞,接觸到了號稱是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克隆犬“龍龍”的創造者——北京希諾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註: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狗是由韓國科學家在2005年實現的)。

38萬元能做什麼?有人選擇讓一條狗重生——爭議中的寵物克隆 新聞 第2張

▲2017年,中國第一隻克隆犬“龍龍”在北京西北郊的昌平科技園誕生,這只小比格犬成為國內第一隻克隆犬。“蘋果”(左)和它的克隆體“龍龍”(右)九天齡大時的照片對比

在提交了妮妮的活體組織樣本並支付了38萬元後,張玥衍迎來了克隆小狗nini,用張玥衍的話說,就是妮妮又回來了。“原來的‘妮妮’脊樑線上的毛色是黑的,尾巴上有一個關節像骨折一樣是彎曲的,可以用肉眼看出來,現在的這只‘nini’跟它一模一樣。”

38萬元能做什麼?有人選擇讓一條狗重生——爭議中的寵物克隆 新聞 第3張

▲妮妮生前(左圖)的照片和克隆犬nini(右圖),由於年紀尚小,妮妮和nini目前從外形上來看並不完全相同(受訪者提供)

一隻身價38萬元的小狗

在2019年的中國,38萬元能做什麼事情呢?

在四五線城市中,你可以用它購買一套兩室一廳的商品房滿足住房需求,在二三線城市裡,你可以購買一輛頂配的寶馬3系轎車提升出行品質,但也或許已經有了全新的用途,那就是克隆一隻你的愛寵。

從2015年開始,隨着克隆技術的日趨成熟,克隆寵物邁出了商業化克隆的第一步,越來越多的歐美人開始接受這種寵物再造的方法。在中國國內,寵物克隆的最低價格是38萬元人民幣。在道德爭議的視野之外,面向寵物的商業化克隆服務已初具規模。推動越來越多的人用這種方式讓寵物“永生”的,是數目不菲的金錢,以及難以用金錢衡量的愛。

張玥衍說,其實,妮妮並不是什麼名貴的品種狗。妮妮來到張玥衍家那年,她才上初三,鄰居去日本發展,將2歲的混血狗妮妮託付給了張玥衍,一養就是17年。到2018年,妮妮已經是一隻19歲的高齡犬。與此同時,妮妮的身體機能開始退化,待到6月時,醫生建議張玥衍放棄治療。

“放棄治療容易,但放棄妮妮卻太難了,畢竟整整17年啊,一個剛上小學的孩子已經大學畢業了”張玥衍告訴記者,剛開始,她諮詢克隆服務只是想尋求一個心理上的慰藉,但抱着試試看的想法,竟然這麼順利就成功了。

妮妮的克隆過程其實並不復雜,張玥衍回憶,妮妮還在世時,希諾谷公司相關技術人員來到了她的家中,收取了妮妮的活體組織樣本,也就是俗稱的體細胞。回到北京的實驗室以後,技術人員先從雌性代孕的比格犬身上取得卵細胞並去除細胞核,隨後,妮妮的體細胞被注入這個卵細胞當中,產生了克隆胚胎。

38萬元能做什麼?有人選擇讓一條狗重生——爭議中的寵物克隆 新聞 第4張

▲妮妮生前,工作人員正在提取妮妮的幹細胞(受訪者提供)

北京希諾谷生物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建平告訴記者,在產生克隆胚胎以後,技術人員通過人工誘導生殖的方式,將多個克隆胚胎植入雌性代孕動物體內。在希諾谷,雌性代孕動物依然是實驗用的比格犬:“在懷孕期間,我們會嚴格監控,確保受孕體和受孕胎兒的健康情況。”

所以,當看到和妮妮一模一樣的克隆小狗nini真正出現在自己眼前時,張玥衍忍不住哭了。

如今,張玥衍朋友圈的頭像已經換成“新”來的小nini,張玥衍說她心理很清楚,雖然有相同的DNA,但是nini並不是妮妮了,他們也需要重新認識彼此,這一次相處或許會和上次不同,但至少還能再有二十年不再分離。

商業克隆市場“聞犬起舞”

克隆,是英語Clone的中文直譯詞,在生物學中,它的準確叫法是"無性繁殖",而港澳臺地區的叫法則更加直接,譯為"復制"或者"轉殖",這也充分體現了克隆技術的特點與直接性。在大多數人的傳統觀念當中,大多數生物的繁衍方式是自然生育,交換基因以後的後代也更為強大,從第一隻克隆羊多利誕生開始,克隆就被貼上了非主流生育的標簽。

38萬元能做什麼?有人選擇讓一條狗重生——爭議中的寵物克隆 新聞 第5張

盡管克隆一直有非主流標簽,但在商人眼裡,巨大的市場價值足夠讓人“聞犬起舞”。特別是國內的寵物市場中,克隆動物的商業價值已經開始凸顯。趙建平告訴記者,從已知數據來看,2018年中國城鎮養狗、貓人數高達5648萬人,全國城鎮共有9149萬只狗和貓,市場規模1708億,到2020年則有望突破2000億。

“以寵物克隆為代表的高端消費潛力巨大,增長速度也很快,遠超過我們的想象”,趙建平說,隨着消費升級時代的來臨,克隆狗、克隆貓早已走出實驗室的玻璃門,打開了一條市場化、商業化運作的新路。

實際上,克隆犬類動物比克隆其他動物更難,犬類生殖結構和其他物種不太一樣,取卵過程相對復雜,因為狗不會像人一樣,有固定的排卵週期,並且對激素刺激幾乎“免疫”。此外,雌性狗的卵子只會在幾個小時之內成熟,留給提取的時間非常有限。

在克隆犬商業化以前,從2005年到2015年,10年時間內,全世界只有60隻狗被成功克隆,這或許是寵物克隆價格不菲的重要原因。

據希諾谷公司介紹,從2018年至今,其已經接到了20個克隆訂單,其中11單已經完成,9單正在準備或受孕當中,平均下來每個月都有1-2個訂單。

著名的韓國克隆公司“博雅秀巖”的數字則更加好看—些——這家由被譽為克隆犬之父的韓國原首爾大學黃禹錫教授主導的寵物克隆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來,已在全球範圍內提供1200餘條克隆犬,6個月即可交付,其用戶不乏好萊塢女影星等知名人士。

目前,博雅控股旗下英科博雅基因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聯合北京大學醫學研究所、天津國際生物醫葯聯合研究院以及韓國秀巖生命工學研究院,在天津濱海新區的“克隆工廠”在2015年就以建造完成。在定價上,博雅秀巖的統一定價是10萬美元,約合67萬元人民幣,相當於美國中產階級家庭一年的收入,這顯然比希諾谷公司高了不少。

除了商業價值以外,克隆動物還有不小的科研價值和社會價值;例如克隆動物可以復制瀕危動物品種,保存傳播動物物種資源;提供一些特殊的轉基因產品,讓動物產生 -1抗胰蛋白酶、血小板、紅細胞生成素(EPO)、生長激素;甚至可以提供更好的動物性食品和產品等等。

技術壁壘和監管空白

與初興的市場相比,無法迴避的技術壁壘,也將是寵物克隆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動物克隆技術究竟是否真正成熟到可以被廣泛應用於商業化,一直處於爭議之中。

首先是“克隆體壽命短”的理論。第一隻克隆羊多利,染色體“繼承”了供體的年齡,壽命不到正常羊的一半就去世了,這一度給克隆技術蒙上了一層陰影。關於“克隆體壽命短”的理論,多年來一直被學術界所詬病,由於缺乏確鑿研究結果,許多科研人員也無法準確定性。

其次是克隆成功率的問題,2000年6月,中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利用成年山羊體細胞克隆出兩只克隆羊,但其中一隻因呼吸系統發育不良而早夭。韓國首隻克隆犬Snuppy的再克隆體,四隻小狗的其中一隻,在出生後幾天就夭折了。希諾谷公司給出的數據也顯示,目前公司克隆的成功率不到50%,也就是說,100個胚胎能夠生長的狗只有20-50個。

也有人擔心,寵物克隆和動物克隆會帶來基因病,無性繁殖產生的後代,從基因上會有更多不確定性,更加容易出現早產、畸形和夭折。

歐盟議會早在2015年,就通過了一項禁止克隆農畜和銷售克隆牲畜的法案,理由並非是發現了克隆動物食品對人類不安全的證據,而是發現克隆動物的後代比常規繁衍的動物有更多“健康問題”。

38萬元能做什麼?有人選擇讓一條狗重生——爭議中的寵物克隆 新聞 第6張

▲2014年6月22日,克隆山羊“陽陽”戴着花環慶祝14歲生日。當日,對我國體細胞克隆技術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世界首批成年體細胞克隆山羊“陽陽”在陝西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克隆動物基地迎來了14歲生日。五代同堂的“陽陽”現已進入老齡期,體型偏瘦。

“動物克隆就像復制粘貼一樣,只有基因編輯纔是真正的修改,克隆原則上是很安全的,不會帶來所謂基因病”,在趙建平看來,現有的動物克隆技術所帶來的後代是足夠安全的,他表示,希諾谷公司目前有兩個研究方向,分別是克隆犬和基因編輯犬,各有不同的應用領域。例如疾病模型動物可以應用於葯物的研發、葯物安全性和葯效檢測。

“之前用犬進行實驗的比較少,因為犬的基因編輯比較難。我們之所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是因為狗與人類的患病情況和基因相似度都是比較接近的。下一步我們將在克隆貓身上進行試驗,這對於整個貓科動物技術平臺是一種促進。”

在標準和監管上,寵物克隆領域目前也處於尷尬的空白狀態,寵物克隆手術過程以及一系列技術操作也都缺乏相應的標準。至於定價和一些售後服務問題,物價和工商部門更是從未表態,就連趙建平自己也承認:“寵物克隆橫跨科研、衛生免疫、工商、消費者權益四大領域,不能確定到底是哪個部門負責。”

生命的備份還是上繳的智商稅?

自從1996年第一隻克隆羊“多莉”誕生以後,科學家們就不斷嘗試克隆新的動物類別,鼠、牛、豬、馬、兔……2019年1月24日,中國科學家更首次利用基因編輯方法,並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獲得5隻生物節律核心基因BMAL1敲除的克隆猴,在國際上首次成功構建一批遺傳背景一致的生物節律紊亂獼猴模型。

38萬元能做什麼?有人選擇讓一條狗重生——爭議中的寵物克隆 新聞 第7張

一個個克隆的技術難點正在被突破。克隆貓或者狗等寵物,理論上並不存在特殊難度,與技術上的爭議相比,倫理爭議更成為人們關注寵物克隆的重要原因。

在《百科知識》雜志副主編,原中國醫學科學院研究人員張田勘看來,克隆出來的動物永遠都不會和原來的寵物一模一樣“克隆動物要和原來的寵物相似,遠遠不止DNA相同就行。毫無疑問,克隆狗將擁有不同的生活經驗,從而導致它們會擁有不同的個性。”

從某個角度上來看,克隆的新個體和原來舊的被克隆體之間的關系,與我們在生活中熟知的雙胞胎有些類似,只不過,這種相似度可能比同卵雙胞胎更高。正是因此,面對寵物克隆,所有人都會思考同一個問題,克隆寵物盡管外形上可以復制,但性格和心靈上卻沒法照搬,這能叫真正意義的克隆嗎?

38萬元能做什麼?有人選擇讓一條狗重生——爭議中的寵物克隆 新聞 第8張

▲美國老牌女星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花費數十萬美元克隆了兩只寵物犬,一度引起公眾的熱議。

“從遺傳學上來說,克隆寵物與原寵物的遺傳基因是一樣的,這個角度看,它的確是完美的復制,這種基因的復制甚至會影響到寵物的性格,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克隆寵物並不是原寵物的再生,因為不同的生長環境,也會改變性格甚至外貌,這種差異我們就無法控制了。”趙建平解釋說。

在人道主義方面,也有不少人對寵物克隆提出質疑,他們認為,克隆胚胎無法一次性成功,在此過程中要造很多胚胎來備用,克隆一隻寵物的代價是犧牲數十隻甚至幾百隻動物,對代孕的雌狗也不公平。

但趙建平卻否認了這種觀點,他告訴記者,以希諾谷公司為例,實驗過程沒有任何隱瞞,所有的實驗動物都是從正規廠家購買,實驗後的比格犬也還會繼續飼養,如果確實不適合繁殖了,也會找人進行領養,目前領養的實驗犬已經有幾十隻。至於胚胎犧牲的問題,趙建平更是坦言“從動物輸卵管獲取卵子細胞對其傷害是非常小的,一週左右就能恢復,遠沒有絕育帶來的損傷大”。

至於寵物克隆最為人詬病的說法:“克隆寵物從本質來說等同從市場上購買一隻新寵物,只不過多繳納了幾十萬元的智商稅”,張玥衍有自己的見解:“不管是38萬元還是3.8萬元,每個人的消費觀不同,沒必要太多評論別人的做法”。

她認為至少對於自己而言,這38萬元“花的很值”。因為“我克隆nini的意義在於,若干年後回想起來不會後悔,既然花錢能讓自己不後悔,價格又能接受,那就應該完成它。這輩子都在打工,錢是還能再賺的,但nini只有一隻”。

延伸閱讀:

◎◎◎

如何得到一隻克隆小狗?

克隆犬的過程並不復雜,它與克隆其他動物類似。

首先,從需被克隆的犬身上取皮膚組織分離細胞,從一條母犬身上採集未受精的卵母細胞;接下來,將犬的皮膚細胞放入除去細胞核的母犬卵母細胞中,形成融合胚,並將融合胚在實驗室培育到一定時期;最後,將胚胎植入代孕母犬的子宮內,經過正常的妊娠,克隆犬成功誕生。

38萬元能做什麼?有人選擇讓一條狗重生——爭議中的寵物克隆 新聞 第9張

▲實驗室中的液氮罐用來儲存克隆動物體細胞,溫度是-196度

38萬元能做什麼?有人選擇讓一條狗重生——爭議中的寵物克隆 新聞 第10張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細胞培養液的製作,細胞培養液是克隆胚胎重要的“生活環境”

38萬元能做什麼?有人選擇讓一條狗重生——爭議中的寵物克隆 新聞 第11張

▲一臺手術正在進行,工作人員從母犬體內提取卵母細胞

38萬元能做什麼?有人選擇讓一條狗重生——爭議中的寵物克隆 新聞 第12張

▲所有操作都是在無菌環境當中進行的

38萬元能做什麼?有人選擇讓一條狗重生——爭議中的寵物克隆 新聞 第13張

▲等待去除細胞核的卵母細胞

38萬元能做什麼?有人選擇讓一條狗重生——爭議中的寵物克隆 新聞 第14張

▲實驗人員用口吸管轉移胚胎

38萬元能做什麼?有人選擇讓一條狗重生——爭議中的寵物克隆 新聞 第15張

▲塑料瓶中是已經完成構建的克隆胚胎,等待合適的時機,把它們注入受孕母犬體內

38萬元能做什麼?有人選擇讓一條狗重生——爭議中的寵物克隆 新聞 第16張

▲很多操作都需要在顯微鏡下進行,實驗人員正在顯微操作系統下去除卵母細胞細胞核

38萬元能做什麼?有人選擇讓一條狗重生——爭議中的寵物克隆 新聞 第17張

▲一隻懷孕的實驗犬,不久後,又會有新的克隆犬出生

38萬元能做什麼?有人選擇讓一條狗重生——爭議中的寵物克隆 新聞 第18張

▲基因編輯實驗犬和她的孩子們,基因編輯疾病模型動物可以應用於葯物的研發、葯物安全性和葯效評價等

38萬元能做什麼?有人選擇讓一條狗重生——爭議中的寵物克隆 新聞 第19張

監制:北京科技報 | 科學加客戶端

歡迎朋友圈轉發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

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