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揭猛豐功偉績 弘揚揭陽賢德文化

兩千年前,漢武帝以揭陽之名賜姓!揭猛就是中華「揭」姓的始祖 新聞 第1張兩千年前,漢武帝以揭陽之名賜姓!揭猛就是中華「揭」姓的始祖 新聞 第2張

揭猛,前(162-?)原名史定,是中華揭氏始祖。史定原是漢官(護駕將軍),作為南越太子嬰齊往漢朝作人質的交換人質,羈留南越任揭陽令。漢武帝元鼎六年發動統一南方之戰,史定起而響應,挈地歸漢,為促成漢朝的統一事業、為古揭陽全境人民免於戰爭作出貢獻,因功封漢安道侯,世襲揭陽令,賜姓揭,賜名猛。賜食邑六百戶,子襲侯爵。子孫遂家留揭陽。入祀名宦祠。

兩千年前,漢武帝以揭陽之名賜姓!揭猛就是中華「揭」姓的始祖 新聞 第3張兩千年前,漢武帝以揭陽之名賜姓!揭猛就是中華「揭」姓的始祖 新聞 第4張兩千年前,漢武帝以揭陽之名賜姓!揭猛就是中華「揭」姓的始祖 新聞 第5張兩千年前,漢武帝以揭陽之名賜姓!揭猛就是中華「揭」姓的始祖 新聞 第6張兩千年前,漢武帝以揭陽之名賜姓!揭猛就是中華「揭」姓的始祖 新聞 第7張兩千年前,漢武帝以揭陽之名賜姓!揭猛就是中華「揭」姓的始祖 新聞 第8張

揭猛研究會名譽會長、會長、副會長等10餘人

到揭陽樓瞻仰始祖猛公雕像

緬懷先賢,傳承家風,再創輝煌

瞻仰揭陽先賢、揭氏始祖揭猛雕像: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黃子孫,一向喜歡尋根問祖,追根朔源。2019年3月17日早晨,揭猛研究會名譽會長、會長、副會長等10餘人,在揭陽市有關部門領導陪同下,一大早就來到揭陽樓瞻仰始祖猛公雕像一一緬懷先賢,傳承家風,再創輝煌。

揭氏族譜載:公元前一百一十一年,時任揭陽縣令的史定將軍促使揭陽和平歸漢,並助漢收復了南越國。因戰功卓著,漢武帝劉徹詔封史定為安道侯,並因邑賜姓揭,賜名猛。揭猛是中華揭姓之始祖,揭陽是中華揭姓的發源地。

揭陽先賢揭猛始祖 祭文

兩千年前,漢武帝以揭陽之名賜姓!揭猛就是中華「揭」姓的始祖 新聞 第9張

惟公元二〇一九年三月十七日,歲序己亥,節屆陽春。吾始祖揭猛公裔孫揭英拔會長等攜160名賢子賢孫,相逢於榕江之濱,聚首於揭嶺之陽。謹以鮮花水果、茶酒雅樂,瞻拜吾氏始祖揭猛公也。

嗚呼!吾祖赫赫,偉業煌煌。護駕將軍,揭陽任上;廣施仁德,福佑農桑;愛民恤物,功德無量;挈地歸漢,名垂天壤;封侯賜姓,萬世景仰。己亥之春,花鮮酒香,四海揭氏,瞻拜祖上;祈願族人,歲歲隆昌!

撫今追昔,思緒浩茫。創建始祖之研究會,譜寫揭氏之新篇章。編纂中華揭氏首部之族譜,弘揚家族優秀文化之榮光。上下同欲,族心所向;羣策羣力,盛舉共襄。凝聚中華揭氏之堅韌恆心,合舉神州宗親之磅礴力量;歷經八載之努力,族譜告成典藏。浩繁工程兮傾注族人之心血,《揭氏族譜》兮鍛鑄時代之華章。至今巨譜功成,特虔告慰吾始祖也。傳承先賢列祖恢弘之大業,追圓中華揭氏復興之夢想。

嗟呼!揭嶺巍峨,榕水流長。禮樂齊鳴,百花吐芳。喜慶今日授譜之盛典,笑看明天揭氏之輝煌!

大禮告成,伏惟尚饗!

兩千年前,漢武帝以揭陽之名賜姓!揭猛就是中華「揭」姓的始祖 新聞 第10張

歷經8年編纂而成的中華《揭氏族譜》也於17日首發,並分別贈送揭陽市博物館、揭陽市檔案館、揭陽市圖書館、榕城區圖書館、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汕頭大學圖書館、潮州市博物館、潮州市圖書館等。

中華揭氏族譜授譜儀式

會場圖片

兩千年前,漢武帝以揭陽之名賜姓!揭猛就是中華「揭」姓的始祖 新聞 第11張兩千年前,漢武帝以揭陽之名賜姓!揭猛就是中華「揭」姓的始祖 新聞 第12張兩千年前,漢武帝以揭陽之名賜姓!揭猛就是中華「揭」姓的始祖 新聞 第13張兩千年前,漢武帝以揭陽之名賜姓!揭猛就是中華「揭」姓的始祖 新聞 第14張兩千年前,漢武帝以揭陽之名賜姓!揭猛就是中華「揭」姓的始祖 新聞 第15張

《揭氏族譜》全書共2600多萬字,記載了揭氏家族之源流及各支世系、思想文化、歷史文物、名儒碩彥、賢達精英等諸多信息。全譜分為源流篇、世系篇、人物篇、文化篇、歷史篇和奉獻篇,共35卷,由國學大師饒宗頤題簽,郭偉川作序,汕頭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是揭氏家族二千餘年來,首次編纂之族譜,是一部集中華揭氏思想、歷史、經濟、人口、人物等方面的百科全書。

兩千年前,漢武帝以揭陽之名賜姓!揭猛就是中華「揭」姓的始祖 新聞 第16張

族人曾經為保命逃離揭陽

“揭氏傳奇”

當初如此鼎盛的揭姓,為何如今在揭陽少有人知道,揭姓更是寥寥無幾呢?

相傳古時候,揭陽縣令車公接到了一道密旨,要他在一個月內,把揭姓人全部殺絕,為什麼呢?原因是當時兵荒馬亂,一個皇帝做了一個惡夢,見一個擊劍巨人闖入寢宮,利劍指咽喉。他應聲倒地。醒來立即召國師解夢。國師想了想說:“巨人擊劍入宮?謀殺皇上,是主妖人反,‘擊’嘛,就是桔;桔子產於南方,也就主妖人必是巢居南方,皇上可查南方地域有無類似‘擊’字音的地名,然後令地方官把該地的人斬盡,如此便可根除後患。”後來,在嶺南地區查出了一個揭陽城來,而揭陽又是揭家之地。於是皇帝才下了一道密旨。

車公接旨後,反覆思慮:“遵旨則枉殺揭家;若不執行,恐犯欺君之罪。”經反覆思考,想出一兩全之策。當夜,車公暗命一姓“萬”的人家遷出,並用火燒萬家。事後,車公把火燒萬家,揭家已被燒殺,城已成廢墟的事寫成奏摺,呈報朝廷。皇帝看了奏本,自慶從此天下太平,江山穩固。同時,揭氏族人也就被迫他遷。

兩千年前,漢武帝以揭陽之名賜姓!揭猛就是中華「揭」姓的始祖 新聞 第17張

火燒地街一宋獅

後來,揭陽人追溯往事,把當時那段被燒的地方,命名為“火燒地”,為感車公盛德,於城東袁厝埕頭,建了一座“車公祠”,石橋叫做“車公橋”,以為紀念。

“火燒地與車公橋”在揭陽民間廣為傳說直至今日,這也許是揭陽揭氏離開封地的原因吧!

追溯先賢揭猛與古揭陽的歷史淵源,

挖掘揭猛(史定)精神的當代意義,

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

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