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是如何進行創作的,對於非藝術家的粉絲來說,這一直是一個世紀謎題。有人說,藝術家依靠靈感;還有人說,藝術來源於生活。

實際上,這兩種說法各有道理,但都被布萊恩·辛格棄之不用。在《波西米亞狂想曲》裏,弗雷迪·墨丘利的創作能力與生俱來。很明顯,布萊恩是用帶有粉絲經驗的目光來塑造這個人物的。

這就是搖滾! 娛樂 第1張

1

弗雷迪出生在坦桑尼亞,8歲前往母親的家鄉印度生活,直到17歲才移居到了英國。也就是說,弗雷迪的整個青少年時代,都是在搬家、動盪中度過的。但是生活的動盪,只能製造難民,並不足以讓他成為搖滾巨星——他的天賦,在這背後,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弗雷迪的天賦在於兩點:首先是他比帕瓦羅蒂還要寬廣的音域。這讓他在重金屬、華麗搖滾、歌劇、民謠之間穿梭有餘,隨性而至。其次是他驚人的音準。按照弗雷迪本人的說法,他“想走音都很困難”。這兩個天賦,可以說是老天爺賞飯吃,他想默默無聞都不可能。

這就是搖滾! 娛樂 第2張

故此,在布萊恩·辛格的表述中,弗雷迪似乎是自然而然地獲得了了不起的創作能力。和樂隊的第一次合作,就令人眼前一亮。隨後更是順風順水,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搖滾巨星。有人認為,這是缺乏人物弧光的劇本——

可站在“藝術創作”的角度上來看,對於一個已經成為既定事實的人物來說,表現他的傳奇,遠遠比表現傳奇的誕生更加重要。

2

傳記片的困頓在於如何填補傳奇和普通人之間的鴻溝。一個無視死亡、目的明確的人是無趣的;而另一種將巨星劃歸為普通人的創作手法,難以滿足人們獵奇的慾望。在這兩者之間,《波西米亞狂想曲》選擇了原型理論。

於是,弗雷迪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歌手的沉浮,更加是一個類似希臘悲劇英雄的傳記。按照《千面英雄》的描繪,他要遭到質疑,對自己要心存懷疑,要遭到小人的暗算,才能在精神層面找回自己。並最終死在自己的名聲、緋聞和情感之下。

這就是搖滾! 娛樂 第3張

出生非洲、相貌怪異的弗雷迪,在英國一直都是一個異數。加上性取向和家庭出生的問題,他一直都不被認同。每每的責難和嘲笑,都成為了他的生活經驗,隨後,他再把這些生活經驗寫進了歌裏。他用音樂給了世界回答,也給自己找到了發泄口。

而在明白自己的性取向之後,弗雷迪陷入了迷茫,他不知道自己更該愛一個能給他帶來穩定生活的女人,還是去愛一個放浪形骸的男人。紙醉金迷的生活擊碎了他,他最終也一敗塗地。當然,這在劇作上,只是要完成書寫傳奇的必要步驟。可在生活中,皇後因為失去了這個主創,而一蹶不振。

這就是搖滾! 娛樂 第4張

此後,弗雷迪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來——契機就是他在當時已經罹患艾滋。

音樂在這個時候已經不再是弗雷迪的發泄口和控訴方式了,而成了他的忠實夥伴與不朽的情人。看《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歌詞:“I don't want to die, sometimes wish I'd never been born at all.”

這就是搖滾! 娛樂 第5張

假若這是弗雷迪對生命的反思,那麼在他生命的前半段,這種反思很明顯地帶有痛苦、叛逆和迷茫的精神狀態。而在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之刻,這又像是對於生命的留戀和不捨。於是,放浪形骸的過往在這一刻變成了對於生命的惋惜。所有人都能感覺到弗雷迪的愛欲與抗爭。

3

關於愛情,每個人都會有一大堆議論要發表。而皇後,真正意義上的情歌只有一首:《Love of My Life》。

在這首歌裏,弗雷迪曾經悲切而又痛心地唱到:“You've taken my love, And now desert me… I will be there at your side.”這似乎一語成鑒,在弗雷迪的生命中,那些金錢、名譽甚至是唱片行的老闆、經紀人,都曾經離他而去,最終也都失而復得。

這就是搖滾! 娛樂 第6張

弗雷迪這一輩子大概只愛過兩個人,一個是瑪莉·奧斯汀,另一個是陪他走到生命盡頭的吉姆·赫頓。

前者是一個女性,以一種性別的角度,打開了弗雷迪的創作之門。可以說,她是他的繆斯,雖然弗雷迪是一個同性戀,但他的繆斯,的的確確是一個女性。而弗雷迪本人也將瑪莉視為自己一生真正的朋友。

後者則在弗雷迪最為悲切、孤單的時刻,成為了他唯一的依靠。如果說弗雷迪生命的最後幾年,還有什麼慰藉或者是值得懷唸的內容,那麼這位高大英俊的吉姆·赫頓一定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就是搖滾! 娛樂 第7張

很難說,這是布萊恩·辛格在影片中粉飾太平,應該說,人們有多麼敬仰天才,就有多麼愛惜天才。縱然是在弗雷迪犯下那麼多錯誤之後,人們依舊選擇了與過去和解,放下芥蒂,朝前繼續走下去。

而這種處理人際關系和故事的方法,深得好萊塢和類型片的精髓。

4

影片最大的華彩,來源於對於Live Aid的像素級還原。

很多“好事之徒”將影片和Live Aid做了對比,結果發現,從道具到走位,從音符響起到歌聲停止,幾乎是分毫不差。就連鋼琴上的可樂、地下的水杯,轉播的機位,都做了嚴格的還原。

這就是搖滾! 娛樂 第8張

據說,當年皇後樂隊的助理,就在片場,隨時隨地指出哪個鏡頭,什麼細節不符合Live Aid的現場實況。從這個細節不醜樣出,整個劇組,為了徹底還原皇後樂隊的地位和歷史,做出了多麼巨大的努力。

這不僅僅是情懷使然,更是對於搖滾的熱愛。

這就是搖滾! 娛樂 第9張

作為當年最大規模的搖滾樂演出,Live Aid幾乎是所有搖滾樂隊和搖滾歌手必須要登上的舞臺。整個演唱會,可以說是囊括了當時在世的所有搖滾巨星。而在英國倫敦舉辦的這一場,僅僅是現場就有接近8萬觀眾。電視機前更是有16億觀眾。

這就是搖滾! 娛樂 第10張

在最後的歲月裏,弗雷迪錄制了《The Show Must Go On》,這首歌和《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一起,構築了弗雷迪某種人生觀念。一方面要演出繼續下去——無論這演出是舞臺的、人生的還是情感的。而另一方面,他對於死亡已經坦然——就好像歸於塵土(Bites The Dust)一般自然而然。

這就是搖滾。一千個人拿着電吉他彈《梁祝》,那也不是搖滾;一個人抱着木吉他和口琴唱《Bohemian Rhapsody》,那也不是搖滾。搖滾是一種人生態度,而不是音樂形式。搖滾不死,信仰不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