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麻麻的枯枝敗葉是由於錢塘江的幾大支流帶來的。富春江,新安江,浦陽江。錢塘江江面上漂著密密麻麻的枯枝敗葉,可能有這幾個方面的原因。1,自然原因,由於全省森林覆蓋率高,植被基數大,枯枝落葉多。從數字地圖上可見。2,人為林地更替。每到冬春,都是人工砍伐林木,進行林地更新的時節。

錢塘江流域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是浙江省第一大河,世代孕育著浙江文明。北源也是正源新安江經淳安至建德與蘭江匯合,東北流入錢塘江,是錢塘江正源。南源衢江與北源新安江流至建德梅城匯合後稱富春江,向東北流經桐廬縣、富陽市,在東江嘴攬入浦陽江後稱錢塘江,向東匯入東海。錢塘江幹流長河長668公里,流域面積55558平方公里,其中浙江省境內面積48080平方公里,佔全省陸域面積的47%。富春江水電站壩下至入海口門長282km的河段是感潮河段,是錢塘江的河口區。浙江省境內錢塘江水系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23條,其中一級支流51條,二級支流46條,三級支流23條,四級支流3條。

新安江發源於徽州(今黃山市)休寧縣境內,又稱徽港,東入浙江省西部,經淳安至建德與蘭江匯合,東北流入錢塘江,是錢塘江正源。幹流長373公里,流域面積1.1萬多平方公里。新安江素以水色佳美著稱。江水四季澄碧,清澈見底。夾江兩岸,羣山蜿蜒,翠崗重疊,山勢各殊萬態,谷多飛瀑流泉。唐孟浩然詩云:"湖經洞庭闊,江入新安清。"沿江有白沙大橋、朱池、落鳳山、梅城、劉長卿別墅、雙塔凌雲等勝跡。新安江作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向有"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之稱,今有"清涼世界"的美譽,是一條聞名中外的"唐詩之路"。

天目山竹海

據不完全統計,黃山市就生態治理投入資金達50億元,森林覆蓋率從1970年的30%上升到77.4%。

衢江流域自安徽省休寧縣發源至蘭溪市婺江(金華江)匯流處止,主河道流程232.9公里,全流域面積為11138平方公里。《浙江古今地名 詞典》:"衢江,在浙江省西部。錢塘江最大流之一段。上起衢州市四常山港、江山港合流的雙港口,下迄蘭溪市西南橫山納金華江接蘭江。古名瀫水,又名信安江、信安溪、衢港、西溪。唐武德四年(621),於信安置衢州後,江流其境,始稱衢江"。

浦陽江,又稱浣江,中國東海獨流入海河流錢塘江支流。河長150公里,流域面積3452平方公里。發源於浦江縣西部嶺腳,東流經花橋入通濟橋水庫,再東流經浦江縣城至黃宅折東北流至白馬橋入安華水庫,在諸暨安華鎮右納大陳江,續東北流至盛家,右納開化江,北流經諸暨市城區,至下游1.5公里處的茅渚埠分為東西兩江。主流西江西北流至石家(祝橋),左匯五泄溪,折北流經姚公埠,經江西湖上蔡至湄池與東江合流。東江自茅渚埠分流後至上沙灘會高湖鬥門江,北流至大顧家,右納楓橋江,經三江口至湄池,與西江會合。東、西江會合後,北流經蕭山區尖山鎮,左匯凰桐江,經臨浦鎮,出磧堰山,西北流至義橋鎮,左納永興河,至聞堰小礫山,從右岸匯入錢塘江。歷史上,浦陽江曾經由臨浦、麻溪經紹興錢清,至三江入海。

浦陽江上游通濟橋水庫以上河段山高谷窄,坡陡流急,丘陵山地植被覆蓋率不高。安華以下河道彎曲,湄池至孔家埠河寬100~200米。地勢低窪,牛軛湖連串,江水瀉泄不暢。諸暨附近昔日湖泊眾多,原可滯蓄山洪,後來相繼墾殖,使諸暨至湄池一帶湖畈常受洪澇威脅。諸暨城關王家堰以下為感潮河段,泄洪受潮水頂託,江水倒灌,加之蔣村灣河曲嚴重阻水,一遇暴雨,洪水泛濫,淹沒農田,沖毀房屋,其洪澇災害較之曹娥江更加頻繁,有"小黃河"之稱。 浦陽江總落差446米,平均坡降3.0‰。

諸暨市。 全境處於浙東南、浙西北丘陵山區兩大地貌單元的交接地帶,由東部會稽山低山丘陵、西部龍門山低山丘陵、中部浦陽江河谷盆地和北部河網平原組成。四周羣山環抱,地勢由南向北漸次傾斜,形成北向開口通道式斷陷盆地。境內東、西部為低山丘陵,富有林木、礦藏。東部會稽山脈;西部龍門山脈。中部為河谷盆地,多沃土良田,北部為河網平原,水資源充沛。浦陽江縱貫南北,境內幹流長67.6公里,東西8條支流呈葉脈形展開

浙江在線杭州2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胡昕然 通訊員 謝力)全省森林覆蓋率61.17%,完成造林更新面積25.37萬畝,新植珍貴樹2413萬株,完成平原綠化16.05萬畝,建設彩色健康森林和木材戰略儲備林29.8萬畝……今天,浙江省林業工作會議亮出浙江推進國土綠化和資源保護的成績單,這些項目均超額完成年度計劃任務,著實讓人眼前一「綠」

所以,這應是好事,是生態向好的表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