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Y_SUN都說名字長醒目

前言:

前幾天看到朋友圈中的這麼一張圖,科技發展到現在,裏面這麼多設備的功能全部可以用一臺手機替代,感慨科技的發展真的是日新月異。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從上世紀90年代隨着生活的提高,很多當時經典的3C數碼產品也逐漸進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其實圖上設備當時我家還真的大部分都有,不過有些東西很大並且被後面的產品徹底替代也就留在了老房子隨着一起賣掉了,比如松下錄像機和畫王電視。而一些小型的便攜設備功能都正常,也好攜帶捨不得丟也就當做年代的紀念留了下來。這次就趁着“我是收藏控”活動展示一下90年代便攜設備中的這些3C老物吧。

回憶回憶過去,畢竟現在的小朋友已經連磁帶怎麼用都不知道了。所謂“3C產品”,就是計算機(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消費類電子產品(ConsumerElectronics)三者結合,亦稱“信息家電”。

視頻

一.Panasonic 松下NV-S250EN 攝像機

關於這臺攝像機的參數網上基本都沒有什麼記錄了,當時老爹購買也是爲了記錄我小時候的影像,沒記錯的話可能是1993,94年左右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雖然現在看着如此笨重,但當時已經屬於比較小巧的便攜攝像機了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對比2010年全高清FHD的松下TM700體積差不多大了4倍: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但還是單手可持設備: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採用定製型的VHS-C小型錄像帶: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距離現在差不多25年了,但功能完好,當時日本電器的品質確實是槓槓的: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可調節取景器: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裏面其實是一個小型顯示器,當時肯定不是液晶了。電池倉在後面,鎳鉻充電電池,但電池已經完全不行了: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鏡頭口徑不大,前面帶有鏡頭蓋,拍攝時記得取下: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f=5-40mm,1:1.4的鏡頭: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除了攝像,也可以充當錄像機的回放功能: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側面的按鍵,那個時候搞不清,現在一看都是熟悉的按鍵。比如手動聚焦,白平衡以及是自動擋、人像還是夜景或者運動模式: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附件一大堆,沒有了充電電池,裏面的有線電源適配器就是工作必須的了: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接上電源,開機玩玩。開倉時裏面的電機會有吱吱的聲音,然後自動把磁帶倉彈開: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磁帶倉裏面非常複雜的各種齒輪和巨大的磁頭。不知道爲何磁頭看着都是歪的,導致我小時候好奇還拆過一臺錄像機一探究竟: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接上電視後,取景框會實時輸出鏡頭畫面到電視上: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雖然清晰度沒有現在那麼高,但總體看着還不錯: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同時攝像機的取景框中還有同樣的畫面只不過是黑白的: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驚奇得發現錄像帶裏面還有我小時利用模型航母拍攝的“特攝片”: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輸出到電視上,真的是懷唸啊: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二.文曲星 Pc260 Plus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這款產品沒記錯的話應該是1998年買的,美其名曰學英語查字典,但其實還是以玩遊戲爲主了。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我買的本來是透明藍色殼的,但因爲玩遊戲(主要是俄羅斯方塊)太多,一個來月方向鍵下面的導電介質就會出現磨損最後就是不靈光,因此換了3個,最後商家透明殼的都沒貨了,只能給了我最後保留下來的灰色款。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底部的電池倉,電池型號爲CR3032鋰錳電池: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雙電池倉其實是爲了防斷電冗餘設計,中間的隔離片已經被我玩壞了: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正常開機,由於一直無電池,時間初始化到1998年1月1日: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字典功能一切正常,對比旁邊的iPhone7大小差不多: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本來想在回味下文曲星中的俄羅斯方塊: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結果竟然提示有密碼保護,悲催的是我還把密碼忘掉了,看來這個密碼是保存在ROM中,沒有電池也沒有清除,只能後期reset掉了。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三.Casio 卡西歐 便攜式彩色液晶電視 TV-480C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好像也是96,97年出現在我家的,網上的信息是卡西歐1993年的產品,當時我老爹主要是在單位看,之後我上大學的時候帶走了。這臺電視當時牛的主要是可以收到閉路電視的信號,大學時候拿着它看過恐怖片搞的晚上不敢上廁所。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顯示屏幕很小,好像也就2寸左右: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背面帶有支架: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裝上電池,拉出天線開機看看還能不能運行: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VHF和UHF頻段: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只收到了兩個臺,並且還不清楚,不知道是壞了,還是信號不夠強。這個應該是北京1臺: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貌似是CCTV1,正在說兩會: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四. Motorola 摩托羅拉 LX2 BP機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這應該是我家的第二個“電子拴狗器”,年代久遠竟然保留了下來。在沒有手機的時代,BP機就成了有急事找人的主要方式,而摩托羅拉當時應該是國內BP機的老大了,特別是在後期BP機帶有漢顯功能的時候。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這個就沒辦法測試功能了,只能說還能開機,但屏幕顯示已經出現了斷帶: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五.Panasonic 松下 機皇 SL-SX510 便攜CD機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松下SL-SX510是松下在1999年發售的頂級便攜式cd機,是當時體積最小最輕,播放時間最長的機種之一,然而爲廣大燒友津津樂道的還是它那均衡的聲音,所謂S系列無弱機,許多發燒友也將SX510與CT570,SX500,一起並稱爲松下後期的三駕馬車。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當然這臺也是美其名曰爲了高中減少學習壓力而購買的,只能說精品就是精品,哪怕是放到現在。這臺CD我之前有過詳細的原創,播放一切正常,音質當然還是那麼得好。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此外還有一臺SONY D-NE1,因爲是2000年後的產品,就不放到90年代的這篇文章中再展示了。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總結

這些是目前還留在家中比較有特點的上世紀90年代(聽着好遙遠)可攜帶式的3C數碼類產品,80年代幾乎沒有什麼可便攜的3C設備,印象中也就有walkman。之前參觀大媽總部的時候,看到80年代的中華學習機很是親切,我的已經被老媽以50元的價格賣給收破爛的了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對於這些老物說是收藏吧,感覺也談不上,但是作爲經歷過的時代回憶一下倒是不錯,並且這些東西竟然過了20多年還能工作也挺厲害的了。特別是CD機,音質表現哪怕是放到現在還是那麼的有味道。

最後感謝大家觀賞。。。。

我是收藏控之 上世紀90年代我家的那些可隨身攜帶的3C數碼設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