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相見不相親,不如不相見
  唐朝大才子李白,因爲當代語文教材的原因,他給國人留下的印象只是豪放派詩人,而關於他的私生活,國人知之甚少。史料中關於他的婚戀,最詳實的資料也只有魏顥《李翰林集序》中的一段話:“白始娶於許,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於劉,劉訣。次合於魯一婦人,生子曰頗黎。終娶於宋。”就是這麼簡短的幾句,卻讓後世的學者傷透了腦筋,爲李白究竟生了一男一女還是隻有一女而爭論不休。碧華今天不想再陷入這種論爭的泥潭,只想說明一點,至少結過四次婚的李白,在那個時代以他的才情,對女人應是呼之即來,而女人們仰慕他把他當做最大的偶像是不容懷疑的。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風華絕代的男人,卻在一個女人面前碰了壁!
  一首《相逢行》暴露了他的隱私——朝騎五花馬,謁帝出銀臺。秀色誰家子,雲車珠箔開。金鞭遙指點,玉勒近遲迴。夾轂相借問,疑從天上來。蹙入青綺門,當歌共銜杯。銜杯映歌扇,似月雲中見。相見不得親,不如不相見。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胡爲守空閨,孤眠愁錦衾。錦衾與羅幃,纏綿會有時。春風正澹盪,暮雨來何遲。願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光景不待人,須臾發成絲。當年失行樂,老去徒傷悲。持此道密意,毋令曠佳期。
  這首詩寫的是他的豔遇,一個秀色女子,坐着極豪華的“雲車”,可以想象,剛去拜見過皇上的李白正春風得意,李白見了她便主動地打了招呼,這女子也不害羞,“金鞭遙指點”,就把李白帶到了一處娛樂場所,兩人觀看歌舞,一起碰杯飲酒,讓李白心旌搖盪,直把她當做了天上來的仙女。而且可以肯定是豪華包廂,只有兩人相處,並且可以推斷,喝了酒的李白有了衝動,對秀色女子提出了親熱的要求,在李白的心裏,一個陌生的女子願意與自己祕會,一定可以得手的,誰知這女子竟拒絕了!所以他惱怒地說:“相見不得親,不如不相見。”這句詩很露骨,意思是你這美人兒撩得我神魂顛倒,卻又要保持貞潔,那還不如不見面!看這喝酒了的李白多麼混帳,倒責怪起那女子不該陪他玩樂。
  然後,當朝大詩人李白又對這女子進行了反覆的引誘,直接提出要發生肉體關係,“胡爲守空閨,孤眠愁錦衾”——你何必獨守空房呢?“春風正澹盪,暮雨來何遲。”“光景不待人,須臾發成絲。”趁着我還身強體壯,你也青春貌美,我們不如行魚水之歡吧!別說是當朝最大的偶像,就是一般的官員,如此反覆勾引,一般的女子也會借“醉酒”順水推舟,而從詩的結尾來看,那女子拒絕了李白厚顏無恥的要求,就在起身離開時,李白仍提出再找機會一起纏綿,這樣的場景,讓碧華看到的就不是高大的李白形象了,簡直如當今一些夜生活場所裏的無賴小兒。
  這是李白所有關於女性的詩歌中,唯一瀰漫着失敗情緒的一首,憑着才氣和皇上對他的器重,李白在當時正春風得意,名聲遠播,女人們主動投懷送抱是很自然的事。誰料到在這個女人面前碰了一鼻子灰呢。於是,碧華對這個女人來了番揣測,這個女人非等閒之輩,她坐的是豪車,熟悉豪華娛樂場所,李白在拜見皇上之後“出銀臺”時遇到的,也就是在官府區附近相遇,證明此女人一定是達官貴人之妻,但文職官員,李白一般都熟悉,或許這女人是某將領之妻,將領駐軍在外,她不得不獨守空房,孤獨寂寞時才常去娛樂場所散心,雖說答應了與李白一起休閒的要求,卻仍堅守着自己的底線。只是無法得知,這女人的真實身份和姓名,所以讓李白的詩中充滿了神祕氣氛。



李白是怎麼死的?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李白貧病交困,到安徽南部的當塗,投靠在那兒當縣令的族叔李陽冰,就在這一年的十一月,這顆詩壇上的一代巨星隕落了,享年僅六十有二。關於李白之死,後人有多種說法,但歸結起來不外乎兩種。其一認爲是死於“腐脅疾”,即病卒說;其一認爲是死於“攬月落水”,即溺水說。說李白是病卒的,最早見於李陽冰爲李白詩結集寫的《草堂集序》,以後的碑碣着述多持此說。範傳正寫的《墓銘》,說“至今尚疑其醉在千日,寧審乎壽終百年”。李白嗜酒成性,特別到了晚年,“狂飲”更是他生活中的一大特徵,所以醉而致疾致命的可能極大。晚唐詩人皮日休作《李翰林詩》(《七愛詩》之一)

  

  也說“竟遭腐脅疾,醉魄歸八極”。這就明確無誤他說李白因醉得疾,他的靈魂是帶着醉意昇天的。郭沫若以他諳於醫道的口吻說,李白61歲曾遊金陵,往來於宣城、歷陽二郡間。李光弼東鎮臨淮,李白曾決計從軍,行至金陵發病,半途而返。此爲“腐脅疾”之初期,估計當爲膿胸症,又說,他62歲在當塗養病。膿胸症慢性化,向胸壁穿孔,成爲“腐脅疾”。十一月卒於當塗。

  

  說李白是溺死的,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所述:“李白着宮錦袍,遊採石江中,做然自得,旁若無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宋代洪邁《容齋五筆》也有類似的記載,不過在前面冠以“世俗言”三字。所謂“世俗言”者,就是說它是民間的一種出於美好的想象而產生的傳說。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富有浪漫氣息的民間傳說的出現,並不是在王定保或洪邁的記述之時;而是在李白去世不久的時候就已廣爲流傳了。到了元代,王伯成編《李太白流夜郎》雜劇,其中有白入水中,爲龍王所迎去之說。雖然藝術不等於現實,但對李白的死因,更釉上了一層奪目的神奇色彩。

  

  那麼作爲正史的《舊唐書》和《新唐書》是怎麼說的呢?它們在提到李白之死時,都只是簡單地一筆帶過,並沒有明確肯定他的死因。既沒有說是“腐脅疾”致死,也沒有說“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舊唐書》上說他是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的,這也許正可以用來證明“醉死此江邊”(唐代項斯《經李白墓》句)的傳說是有幾分可靠的。所以清代王琦對此有段評論:“豈古不弔溺,故史氏爲白諱耶?抑小說多妄而詩人好奇,姑假以發新意耶?”

  

  這就是說“病”和“溺”兩者或許都有可能。


你可能喜歡:

51歲雍正愛上14歲少女,專寵6年生下六皇子,臨別只留五個字

武則天這位強勢的女皇,爲何沒有將皇位傳給武家?原來是因爲這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