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

4 人贊了文章上課的時候會不自覺的觀察學生用的文具,各種筆袋筆盒各種樣式的筆,五花八門,也算是開闊了「眼界」,如果混的熟,我則更會像個女同桌一樣去翻她們的筆袋,試試有意思的筆。想想自己,距上學時對文具有熱情的那段時光,已經過去老遠。

對於文具的喜愛,女孩子尤甚。五顏六色的記號筆,三天一變的橡皮,找借口換掉的筆盒,給枯燥的學習和只能穿校服的生活帶來了一些新意。

我的這種熱度一直持續到高中畢業。在結束了一天的學校生活之後,放鬆自己的方式也就是去回家路上的文具店逛逛花些小錢提一下精氣神,或者是去路邊攤吃串串解解饞。零食控制不好吃太多會被母親埋怨在家的晚飯吃的少,而一支新筆和一個印著卡通人物的本子卻不會受到太大的注意。

每當在深夜,睏乏和難題,陪伴自己看自己皺眉惱火的也只有它們了,它們是默默給我鼓勁的朋友。因此,擁有一些心水的文具是真的會給當時的生活帶來幸福感。

然而當高中畢業後上大學,學業變的相對輕鬆,對文具的熱情便基本消失了。只需有一兩隻可以用的筆,實用而外表樸實的本,就可以。甚至連筆袋都懶得用,嫌沉嫌多餘。我想是注意力都被思考人生佔去了。

工作以後,更為精簡。隨身只帶一隻黑色簽字筆,款式要最簡單最大方的,這樣是不是還能顯得自己比較成熟穩健?不需要點燈熬夜學習,書寫都變的生疏,手機里有待辦事項和備忘錄,打字倒是練得飛快。成年人的注意力放在了赤裸裸的生活上,提升幸福感的幾元小物變成了幾百的口紅。人長大了,胃口也隨著膨脹。

然而之後在準備雅思時需要每日學習,學生時代對文具的需求又自然而然地回歸,而學習帶來的滿足感也出現了。我嘗試了很多新「發明」,有可擦的中性筆,可掰彎的自動鉛,可視記號筆等等。我使用日程本記錄每天的時間花費和學習情況,點點滴滴,看著自己不斷的修正和進步。

只去學生們常去的文具店逛也不能滿足自己,還略顯尷尬,於是網路成了主戰場。從備考時到現在,會不定期的網購一些感興趣的文具,換著使用。而書寫帶來的快感,是電子產品無法替代的。我無法只看著讀著單詞不把它們抄下來。於是本子也在挑,紙質順滑的,自重輕的,設計實用的。所以每當複習遇到瓶頸或是感覺無聊時,換一隻筆,擺弄擺弄這些小東西,頓時又覺安寧。

在我看來,對於文具的需求和喜愛是伴隨學習活動而出現的。所以每當學生向我介紹又入了哪種筆芯,或是雙十一打折換了筆袋和書包,開學用了磨砂透明的粘性書皮,我都非常贊成。我也會推薦他們上網購買一個修正帶和多個替芯來節省零花錢。

我們還對學習生活抱有希望和熱愛,還在通過挑選和更新用具來豐富它。這些帶來快樂和滿足的簡單事物,就像心情低落時的一頓飽餐,就像雨刮器通過玻璃後的清澈視野,妙不可言。

希望它們一直都在。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