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契尼的絕筆——《圖蘭朵》(Turandot)

馬介甫

馬介甫

聽一輩子莫扎特/不與傻X辯論

關注

普契尼的絕筆——《圖蘭朵》(Turandot)

來自專欄每晚一首古典音樂

為你朗讀

13 分鐘

文/ @馬介甫

視頻鏈接:【普契尼歌劇】圖蘭朵 Turandot 大都會版 多明戈 伊娃·瑪爾頓 詹姆斯·萊文

相關專輯:Puccini: Turandot (普契尼:圖蘭朵)

《圖蘭朵》(Turandot),普契尼(Giacomo Puccini)創作的三幕歌劇。由阿達米和西莫尼根據戈茲的同名戲劇編寫台本而成。1926年4月25日首演於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由著名指揮家、亦是作曲家本人的好友,托斯卡尼尼指揮上演。

在與劇本歌詞作者阿達米與西莫尼會面之後,普契尼在1920年的三月開始著手創作此歌劇。出於他的急切心理,在劇本歌詞交付於之他之前,便在1921年1月正式創作。

前義大利駐華外交官Camossi,給普契尼一個可以演奏一些中國音樂旋律的八音盒作為禮物。普契尼用了這些旋律裡面的三支旋律。包括阿爾圖姆皇帝出現時的合唱,向月亮祈禱時童聲合唱民歌《茉莉花》的旋律,而《茉莉花》也成了圖蘭朵公主出現時的主旋律。普契尼為此歌劇也特地訂製了一套13個鑼。

1988年大都會歌劇院版《圖蘭朵》

在1924年3月普契尼已經寫到了這部歌劇的最後的二重唱。然而,他並不滿意最後二重唱的文本,並且直到10月8號他選擇了阿達米的第四版文本才繼續動筆。在10月10日他被診斷為咽喉癌,之後在11月24號去了布魯塞爾治病。在這他經歷了一種全新的實驗性的放射性療法。普契尼和他的妻子並不知道這種癌症有多麼的嚴重,所以只將這件事告訴了他們的兒子。在被告知病情的嚴重性之後,在他動身去布魯塞爾之前,他去拜訪了托斯卡尼尼並懇求他:「不要讓我的《圖蘭朵》就這麼完了。」

他最終死於1924年11月29日。

普契尼去世之時,三幕中的前兩幕包括管弦樂配器已經全部完成。普契尼已經全部完成了第三幕柳兒之死的內容,包括管弦樂配器。留下了一些列的草稿。這些草稿包括了像鋼琴伴奏的唱段、簡短的配樂等等。

普契尼欽定了讓贊多奈伊(R.Zandonai)來完成這部歌劇。但遭到普契尼的兒子的反對,在拒絕了托馬西尼(V.Tommasini)與馬斯卡尼(P.Mascagni)的續作要求之後,最終選擇了阿爾法諾(F.Alfa


《圖蘭朵》(Turandot),普契尼(Giacomo Puccini)創作的三幕歌劇。由阿達米和西莫尼根據戈茲的同名戲劇編寫台本而成。1926年4月25日首演於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由著名指揮家、亦是作曲家本人的好友,托斯卡尼尼指揮上演。

在與劇本歌詞作者阿達米與西莫尼會面之後,普契尼在1920年的三月開始著手創作此歌劇。出於他的急切心理,在劇本歌詞交付於之他之前,便在1921年1月正式創作。

前義大利駐華外交官Camossi,給普契尼一個可以演奏一些中國音樂旋律的八音盒作為禮物。普契尼用了這些旋律裡面的三支旋律。包括阿爾圖姆皇帝出現時的合唱,向月亮祈禱時童聲合唱民歌《茉莉花》的旋律,而《茉莉花》也成了圖蘭朵公主出現時的主旋律。普契尼為此歌劇也特地訂製了一套13個鑼。

在1924年3月普契尼已經寫到了這部歌劇的最後的二重唱。然而,他並不滿意最後二重唱的文本,並且直到10月8號他選擇了阿達米的第四版文本才繼續動筆。在10月10日他被診斷為咽喉癌,之後在11月24號去了布魯塞爾治病。在這他經歷了一種全新的實驗性的放射性療法。普契尼和他的妻子並不知道這種癌症有多麼的嚴重,所以只將這件事告訴了他們的兒子。在被告知病情的嚴重性之後,在他動身去布魯塞爾之前,他去拜訪了托斯卡尼尼並懇求他:「不要讓我的《圖蘭朵》就這麼完了。」他最終死於1924年11月29日。

普契尼去世之時,三幕中的前兩幕包括管弦樂配器已經全部完成。普契尼已經全部完成了第三幕柳兒之死的內容,包括管弦樂配器。留下了一些列的草稿。這些草稿包括了像鋼琴伴奏的唱段、簡短的配樂等等。

普契尼欽定了讓贊多奈伊(R.Zandonai)來完成這部歌劇。但遭到普契尼的兒子的反對,在拒絕了托馬西尼(V.Tommasini)與馬斯卡尼(P.Mascagni)的續作要求之後,最終選擇了阿爾法諾(F.Alfano)。阿爾法諾自創的第一版結尾遭到了普契尼作品出版商與托斯卡尼尼的嚴肅批評,阿爾法諾不得不寫出更接近普契尼原作的第二版結尾。

事實上出版商並不在乎阿爾法諾的續作會有多麼高的質量——他想要的是《圖蘭朵》的結尾必須是「普契尼式」的結尾,因此要求阿爾法諾要嚴絲合縫地按照普契尼的想法續寫。在這一版結尾中,大約三分鐘的內容被托斯卡尼尼在實際表演中刪去,以後的演出多沿襲此版。

在普契尼逝世後的一年零五個月,《圖蘭朵》迎來了它的首演。由托斯卡尼尼指揮。

根據在首演現場的Eugenio Gara報道,在演到第三幕中間,在"Liù, poesia!"唱完的兩小節後,樂團停了下來。托斯卡尼尼停了下來,放下了手中的指揮棒,轉過身對台下的觀眾說道:「歌劇到此為止,因為寫到這的時候,大師就已經逝世了。」("Qui finisce l"opera, perché a questo punto il maestro è morto" )大幕緩緩落下。

被廣泛應用的更具詩意的關於托斯卡尼尼當時所言的一個報道是這樣說的:「就在這裡大師放下了他的筆。」

《圖蘭朵》在首演之後很快就在世界其它大歌劇院連續上演。在1998年,《圖蘭朵》終於得以在紫禁城上演。由張藝謀導演,祖賓.梅塔指揮。


人物角色:

圖蘭朵總譜的角色表

圖蘭朵公主(女高音)

阿爾圖姆皇帝(男高音,圖蘭朵的父親)

帖木兒(男低音,被廢黜的達旦國王)

不知道名字的王子——卡拉富(男高音,帖木兒之子)

柳兒(女高音,侍女)

平(男中音,大法官)

龐(男高音,總管)

彭(男高音,御膳房總管)

一位官員(男中音)

波斯王子(男高音)

劊子手卜丁寶(無唱段)

地點:中國北京

時間:很久之前的傳說時代

第一幕:

第一幕開頭出現的官吏(1988 大都會版)

城門前的廣場。一名官吏宣讀聖旨:凡帝王后裔,能首先解答圖蘭朵公主的三個謎題者,可娶她為妻;失敗者則會被處死。波斯王子並未答出這三個謎語,將在月升之時被斬首。百姓們都湧向法場去看即將執行的死刑。(唱段:Popolo di Pechino!)

人群中有一位失明的老人被衛兵撞到了,他的女僕向人們求助(Indietro, cani!)。

這時跑來一位年輕人,他就是喬裝的韃靼王子卡拉夫,那老人正是他走散的父親韃靼國王帖木兒,他們因自己的國家被敵人侵佔,不得不隱姓埋名逃亡到這裡,那位女孩正是女奴柳兒,她因卡拉夫曾對她有過一笑而愛上王子,甘願與他們患難與共。(Padre! Mio padre!)

劊子手開始磨刀時,人群又涌動起來。(Gira la cote! )

在如薄紗般半透明的音樂中,舞台上呈現出一片銀白色的月亮,群眾唱起「月亮出來了,卜-丁-寶」(Perché tarda la luna?)

一隊兒童邊唱歌邊走來:「只要公主能光臨,花必將綻開」《茉莉花》的旋律登場。(Là, sui monti dell"Est)

波斯王子被押了出來,他英俊的外表使群眾對他產生憐憫之心,在葬禮進行曲的速度上他們唱出:「可憐的年輕人,請公主赦免。」高貴美艷的圖蘭朵公主出現了,卻只是冷峻地以手勢下令執行宣判而去。(O giovinetto! Grazia, grazia!)

波斯王子被押向刑場,群眾跟隨而去,廣場上剩下帖木兒、卡拉夫和柳兒。(La grazia, Principessa! - O divina bellezza)

遠處傳來波斯王子被砍頭前乞求圖蘭朵的最後聲音。但卡拉夫已被公主的魅力迷住,他不顧父親的勸阻,欲去敲擊城牆邊的銅鑼宣告自己對圖蘭朵公主的挑戰。(Figlio, che fai?)

這時,平龐彭三大臣跑來攔住卡拉夫沒說去只能是送命,美麗的公主也只是一個女人。(唱段:Fermo! Che fai?)他們的旋律取自眾多清朝的一首宮廷頌歌,四二拍與四三拍的交替節拍使曲調顯得幽默輕巧。

侍女出現,說公主睡覺了,請大家安靜。(Silenzio, olà!)

但三位大臣還在勸說卡拉夫。忽然間,那些因無法猜破謎底而被處死的求婚者的幽靈。在城牆上哀傷。帖木兒也來勸說卡拉夫。(Notte senza lumicino)

柳兒傷心地對卡拉夫作最後的懇求「王子,請聽我說」(Signore, ascolta!),這首用五聲音階寫成的短詠嘆調具有鮮明的東方風格。

卡拉夫被柳兒的真情所感動,回答她「柳兒,別哭」(Non piangere, Liu)

卡拉夫不顧一切奔向城牆,敲響銅鑼三次,管弦樂和合唱發出氣勢澎湃的最強音,卡拉夫、柳兒和帖木兒流下了絕望的眼淚。(Ah! Per l"ultima volta!)

第二幕:

第1場:

平、龐、彭三人(1988 大都會版)

宮中的一個亭子。平龐彭準備應對即將出現的事件——不是婚禮就是葬禮。(唱段:Olà, Pang! Olà, Pong!)

他們為自圖蘭朵掌權後人民遭受的生活而不滿,為冷酷無情的公主殺戮那些沒能猜出謎底的無辜王子們而感慨。(O China, che or sussulti)

他們在「我家在河南」(唱段:Ho una casa nell"Honan)中道出了對家鄉和平生活的懷念;寄希望於這次求婚的年輕人能夠成功,使國家得以恢復平靜。(唱段:O mondo pieno di pazzi innamorati! 、Addio, amore, addio, razza! 、Non v"e in China per nostra fortuna)

小號聲宣告宮中有事發生,音樂直接進入第二場。(Udite trombe! Altro che pace!)

第2場:

第二幕第2場開頭(1988 大都會版)

皇宮廣場。猜謎求婚儀式隆重進行,王公貴族和百姓們都前來觀看。(Gravi, enormi ed imponenti)

寶座上坐著年邁的阿爾圖姆皇帝。老皇帝勸卡拉夫不要冒險,卡拉夫婉言謝絕。( Un giuramento atroce mi costringe)

官吏宣讀關於猜謎求婚的法令。在童聲合唱「茉莉花」的歌聲中,穿著華麗的圖蘭朵公主上場。(Diecimile anni al nostro Imperatore、Popolo di Pechino!)

她在「往昔的故事」(In questa Reggia)中講述到他的一位祖先樂裕玲公主(Lo-u-Ling),曾被外國侵略者殺害,所以她要用這個辦法來為祖先報仇。(O, Principi, che a lunghe carovane)

公主宣布第一個謎語:「一個七彩的幻影在黑夜飛翔,它在幽暗的人群上展開翅膀高飛。全世界在呼喚它,全世界在懇求它。日落時幻影消失,在每個人心中重生,每個晚上重生,每個白天死去!」(「Nella cupa notte vola un fantasma iridescente.Sale e dispiega l"ale sulla nera,infinita umanita.Tutto il mondo l"invoca,e tutto il mondo implora.Ma il fantasama sparisce coll"aurora,per rinascere nel cuore.Ed ogni notte nasce,ed ogni giorno muore!」)(Straniero, ascolta)

卡拉夫答曰:「希望。」(la Speranza!)(Sì! Rinasce!)

公主接著說出第二個謎語:「似火非火,有時很瘋狂。它是熱量,力量,激情!不動時令它減弱,如果你放棄或死去,它變得冰冷。但夢想著征服,它便燃燒。聽到聲音時便驚恐,像落下的太陽光線!」(「Guizza al pari di fiamma,e non è fiamma. è talvolta delirio! è febbre d"impeto e ardore! L"inerzia lo tramuta in un languore. Se ti perdi o trapassi ,si raffred da. Se sogni la conquista,avvampa! Ha una voce che trepido tu ascolti e del tramonto il vivido baglior! 」)(Guizza al pari di fiamma)

卡拉夫一會兒便答出:「熱血。」(il Sangue!)(Sì, Principessa!)

對於第三個謎語:「何種冰能讓你燃燒,你熱情燃燒時它更冰冷;盼望自由便成奴隸,想當奴隸卻成國王。」(「Gelo che ti dà foco e dal tuo più gelo prende! Candida ed oscura! Se libero ti vuol,ti fa più servo! Se per servo t"accetta,ti fa re!」)(Gelo che ti dà foco)

卡拉夫苦苦思索,終於興奮地喊出「我的熱焰將使冰融化,那答案就是——圖蘭朵!」賢者們根據手中的答案判決完全正確。(La mia vittoria)

公主卻不願實踐諾言。皇帝說誓言是神聖的,眾人都贊同皇帝的話。(Figlio del Cielo!)

最後卡拉夫表示,只要公主在黎明前能說出他的真實姓名,他便可放棄已得到的許諾並甘受死刑。公主同意。(No, no, Principessa altera 、Ai tuoi piedi ci prostriam)

第三幕:

第1場:

皇宮庭院,夜晚。遠處傳來傳令官的命令:「今夜北京城任何人不準睡覺,除非查出陌生人的名字。」(Così comanda Turandot)

卡拉夫滿懷信心地唱出「今夜無人入睡」,他相信無人能猜出他的姓名,只要等到天亮,公主就將屬於他的了。(Nessun dorma)

卡拉夫唱段「今夜無人入睡」(1988 大都會版 多明戈)

平龐彭三位大臣帶著半裸的少女和珠寶來找卡拉夫,希望他能說出自己的名字,被卡拉夫拒絕。(Tu che guardi le stelle)

衛兵押來了曾與卡拉夫說過話的帖木兒和柳兒(Straniero, tu non sai)

公主登場,下令審問帖木兒(Principessa divina!)

柳兒挺身而出說只有自己知道王子的姓名。但絕不會說出來。( Signor, non parlerò!)

當卡拉夫欲上前去保護他們,卻被衛兵抓住。公主也對柳兒的勇氣十分好奇。柳兒告訴公主是「愛」(l"amore)給了她勇氣。(Chi pose tanta forza nel tuo cuore?)

公主逼迫柳兒快些說出他的名字(Strappatele il segreto!)

柳兒然後唱出詠嘆調「公主你這冷血的人」(Tu che di gel sei cinta)柳兒奪過士兵的短劍自刎,倒在卡拉夫的懷裡死去。

卡拉夫和帖木兒悲傷至極。(Liù! Liù! Sorgi! Sorgi!、Liù, bontà! Liù, dolcezza!)

當場上只留下卡拉夫和圖蘭朵公主時,兩人開始了二重唱。卡拉夫憤怒地唱出「死神的公主!冷酷的公主」(Principessa di morte!)然後又向她表達愛情,並強行擁抱親吻公主。

公主冰冷的心終被熾熱的愛融化,但她又請求他帶著秘密離開。(Che è mai di me?)

而卡拉夫卻充滿信心地告訴了她自己的身份和姓名。公主頓時明白他的生命還掌握在她手中。(La tua gloria risplende nell"incanto、Più grande vittoria non voler!、So il tuo nome!)

第2場:

皇宮廣場。黎明已到。皇帝高坐,人民高呼「吾皇萬歲」。( Diecimila anni al nostro Imperatore!)

圖蘭朵對父皇說:「我已經知道他的名字——愛。」公主與王子相擁在一起,輝煌的合唱與管弦樂將歡慶場面推向全劇的最高潮。(Padre augusto)

普契尼雖然未能完成《圖蘭朵》,但這部作品被公正地認為是他的最高成就,至今在許多方面仍未被超越。

該劇雖然保持了普契尼19世紀末的作品風格,但大大增強了現代因素,包括二重調性和自燃因接到大膽使用、五聲音階及其和弦,從而形成了新的表現手法。

《蝴蝶夫人》中所具有的東方音樂風格,在柳兒的「王子,請聽我說」(Signore, ascolta!)。音樂大氣而厚實,第一幕是普契尼所有歌劇中寫得最完美的,音樂的想像力極為豐富(例如有明顯效果的木琴的使用)。

這些都反映出普契尼善於把握舞台和觀眾的嫻熟的創作才能,從而使《圖蘭朵》成為20世紀歌劇的經典。

參考資料:

Turandot(1926 opera by Giacomo Puccini) - Wikipedia

Turandot (Gozzi) (1762), play by Carlo Gozzi, and its many later adaptations- Wikipedia

沈旋 主編《西方歌劇辭典》,上海音樂出版社2011年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