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快一年前,就曾經問過小子要不要去幼稚園上學。當時四歲的他,總是信誓旦旦說要等五歲纔去;對他來說,五歲好像可以變超人,變很厲害的大哥哥就像他身邊常常繞著的大學生一般。

 

這件事我也並不積極,畢竟臺南大概只有一間幼稚園是符合我的想像的(可以一路玩到掛,不用學寫字英文數學什麼的)。而礙於貴桑桑的費用,也就未曾多想。但是,每回經過這間臺南首選的幼稚園,小子眼裡總閃著晶亮的光芒,如果沒人阻止他,也許他總會翻過欄杆衝進去玩吧!

 

這段時間,偶爾想到就問他,想不想去幼稚園? 得到的答案都一樣。雖然我對教育現況感到悲觀,但總還是想讓孩子自己去試試。當他確實感受到教育現場的壓迫而拒絕,自願的退出(例如主日學.............),再來談自學(好啦我真的沒有很堅持要自學,但因為同溫層的自學聲音超多,所以這也就漸漸變成選項之一)。因此,去學校上學,也還是選項之一。

 

離開共學團後,便著手進行尋找幼稚園。我還是犯懶,只想著選擇家中附近的公立附幼就好。但學習的主體畢竟還是小子,不得不親帶本人去現場看過,讓他決定(所以拒絕上幼稚園也還是選項)。他很堅定的拒絕了參觀過的公幼;於是我持著走馬看花的心,帶小子去新樓(感謝牧師爸爸先打電話)—畢竟那裡根本就是額滿額滿再額滿,連候補名單都不知道排到哪。

 

 

它不僅是父母的首選,也是小子心中的首選啊。他二話不說,指定要唸新樓(媽媽的心淌血,荷包啊)。好吧,那就等候補吧!

 

過了一陣子,沒消沒息,於是母子倆就不太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繼續偶爾自在跟小子的好友們亂學。

 

然後,年假結束,電話通知就來了

 

把阿公發給媳婦的紅包,拿去繳了學費,順便帶著小子跟著老師認識教室環境。小子雖然害羞不太理人,但表情看得出是歡欣的。返家,一直跟弟弟炫耀他明天要去上學了,弟弟不能跟。並且認真的完成了要帶去跟同學自我介紹的小海報(結果別的新同學展示的都是家長畫的,看來好像我搞錯了XD)

 

(註冊的時候,路過新書區,驚見一家三口的繪本,心中的大石頭落下一塊。太讓我感動了啊)

 

這是好的開始啊,我看著開心的小子。學習啊,不就是要這樣子嗎

 

正式/試上學(半天)的首日,我免不了的忐忑各種小子可能會上演的分離焦慮戲碼先在自己內心小劇場跑過一遍,並且做好了自己可能必須待在那裡直到中午結束回家。

 

小子悶騷又期待又高興的進了教室,因為早到,小朋友還沒幾隻。正因如此,老師能較有餘裕的引導、聊天與陪伴他。這裡的孩子進到教室,就是隨意地挑選自己想玩的遊具,不太受限。各樣的玩具積木,讓小子馬上忘記他在陌生的環境(而且可以隨意玩!)。年輕的老師,也許讓他想到大專工作者跟大學生們,所以感受得到,在很短的時間裡,小子就己經跟年輕老師建立一點信任感。玩到一半,很久沒有再一起玩但也同樣唸新樓的阿里,特別繞過來跟小子打招呼(surprise!),再加上他本人自己最近突然不再恐懼數量較多的小孩……眾多因素堆疊起來,內向的他很快的就把媽媽我給忘記了。

 

 

雖然不好意思打斷他的遊戲,但眼看上課時間要到了,我過去跟小子說:那我先回去,中午再來接你。小子一付「好的我知道了我要玩了掰掰」,完全不理會走掉的媽媽。

 

原本擔心這悶騷的小孩,會不會不敢和同學介紹他的自我介紹圖啊? 沒想到老師說,他自己一開口就講了好多啊! 媽媽驚想:這真是我兒?

 

 

午餐前去接小子,看到小子和阿里在外頭玩得很開心。進到教室還一度拒絕收東西跟我回家,嚷嚷著下次要唸全天。啊,希望是好的開始然後,他真的實現了預言,五歲上幼兒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