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只是个计程车司机2位故人,40年后光州相会。(图/翻摄自金四福之子金承弼推特/@franio1013)

▲ 金承弼分享父亲与辛兹彼得的合照。(图/翻摄自金承弼推特/@franio1013)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南韩电影《我只是个计程车司机》以1980年的光州民主化运动为背景,阐述一名计程车司机为了高额车资,冒险载德国记者挺进光州的故事,2017年上映后,感动无数观众。而片中2名主角的实际人物——已故的司机金四福及记者辛兹彼得(Jürgen Hinzpeter)时隔40年,终于将在光州的墓地重逢。

《东亚日报》25日引述光州市政府说法,由市府局人员及5‧18纪念财团组成的5‧18旧墓地安葬审议委员会19日批准金四福安葬于此(旧称望月洞墓地)。纪念财团事务次长李基奉(音译)表示,「辛兹彼得和金四福让更多人知道5月光州事件的真相,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死后能够一起安葬也是很有意义的事。」

▲▼光州5‧18民主墓地。(图/翻摄自韩国观光公社)

▲ 光州5‧18民主墓地。(图/翻摄自韩国观光公社)

金四福的儿子、现年59岁的金承弼预计将父亲埋在京畿道杨州市清凉里教堂墓地的遗骨火化后,移葬位于5‧18旧墓地的辛兹彼得纪念庭园。由于纪念庭园2019年5月16日将举行完工三周年庆祝活动,预计在活动登场前一两个月完成移葬。

该纪念庭园坐落于5‧18旧墓地石头塔周围,长70公分、宽60公分,其中埋葬辛兹彼得2005年亲自到访光州时交给纪念财团的指甲和头发。

1980年5月18日,光州事件爆发。当时一名市民主动发起民主运动,要求撤销戒严,政府竟封锁消息,掌握军权的陆军中将全斗焕随后下令军队镇压,演变成流血冲突,造成大量平民和学生的死伤。辛兹彼得在2月20至21日及23日间,二度受到金四福的帮助,自首尔搭计程车前往,成为唯一一名实地拍下现场状况的记者。

辛兹彼得返国后,在德国公共广播联盟节目中报导学生起义和后来成为南韩总统的反对派领导人金大中,将这起事件广传至国际社会,加速南韩民主化进程,被称为「蓝眼睛的目击者」。

宋康昊《我只是个计程车司机》剧照。(图/friDay影音提供)

▲ 片中主角金万燮由演员宋康昊饰演,也让他一举摘下多个最佳男主角奖。(图/friDay影音提供)

在《计程车司机》片中,在首尔的饭店外担任计程车司机的主角因为英文不好,不清楚辛兹彼得的目的,仍为了高额车资决定载他南下。事实上,现实中的金四福是饭店的排班司机,精通英语和日语,许多外国乘客都会指定搭他的车,当年也早就和辛兹彼得约好,要带他去光州。

电影上映后,金承弼在推特上表示,片中司机金万燮的原型就是他的父亲金四福,并提供两人的的合照作为证明。但金四福在光州事件的4年6个月以后,于1984年12月因肝癌离世,享年54岁,据说是在目睹光州炼狱一般的景况后,精神抑郁并开始酗酒所致;但金承弼仍表示,「我永远以父亲为荣。」辛兹彼得则在2016年1月25日逝世,两人最终未能再次相见。

《我只是个计程车司机》在南韩首日观影人次达69.8万人,成为影史上最高首映观影人数的电影,累积观影人次突破1218万,在南韩电影史上排名第12,票房收入则是史上排名第9;台湾票房则达到新台币3939万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