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這個題目可能引起大多數人的不適。這不還有很多的四缸機甚至6缸可選麼,那我爲啥還要選三缸呢。是的,或許對於部分預算充足的買家們還有矯情的餘地。但隨着這種節能減排的政策不斷蔓延和逼近,三缸機普及的趨勢是勢不可擋了。既然如此,不如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下,如今市面上大部分合資品牌的三缸機,體驗和賣點究竟如何。

  通用集團:更加超班的動力體驗

  真不是我吹,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家用車的三缸發動機裏,實際體驗最好最完善的估計就是通用集團的那款1.3T的Ecotec系列三缸發動機。

  1.3T發動機,相比被頂替掉的四缸1.4T發動機,最大功率由106千瓦提升至120千瓦,最大扭矩由200牛米提升至230牛米,最大扭矩輸出轉速相同。所以同樣的車型,無論是改款後的英朗還是新出的GL6,甚至閱朗,其1.3T的動力表現都不會讓人有絲毫地落差感。甚至在更輕量化,更入門的科魯澤RS上,動力的爆發力和加速感還能有絲毫地驚喜,在同價位同級別的入門合資特供車裏,它的動力真算得上是佼佼者。

  同時整個NVH的表現都不會露怯。別說是對於毫不知情的小白,即便是我們知道其三缸的身份,用找茬的眼光反推理,在大部分的工況下都很難捉到痛腳。只有掛着D擋靜止時候,才能通過座椅和擋把感受到絲毫的絲毫的酥麻感,至此至終方向盤和儀表臺都是非常平穩,感受不到震動。其餘的蠕行挪車,還是中低速遊走甚至高轉,聲音和震動控制都非常合理,完善性和可用性都相當高了。

  而這副三缸機,整機比起之前的1.4T,減重了25公斤,動力提升15%,更緊湊的體積也符合當今輕量化以及未來電子化的趨勢。無論如何,這確實是體驗近乎接近於四缸,甚至動力還能勉強超越四缸的一款動力了。

  寶馬/MINI:更低門檻的樂趣

  寶馬集團的B38A15,綜合體驗上確實不如通用的三缸,主要是體現於中低速的怠速抖動控制以及動力輸出兩方面。

  光是NVH,無論是放在MINI,1系,2系旅行還是更大尺寸的X1,只要D擋靜止狀態下啓停系統不介入,這抖動幅度之明顯都是不可忽略級別的。即便是原地怠速,P擋狀態下,方向盤和擋把都是可以察覺到一些抖動帶來的酥麻感,但凡感官知覺正常的人都能感受到。

  不過情況好的是,寶馬的變速箱調校功力確實讓人俯首稱臣。雖說日常普通模式下動力確實比較綿柔,但在運動模式下,它還是會積極地保持轉速,用合適的擋位和依舊快如閃電的換擋速度,做到不俗的加速,至少是加速響應吧,俗稱動力跟腳。

  再配合上寶馬本身就優秀的底盤調教和轉向手感,即便是三缸的寶馬/MINI,在激烈駕駛下它都能給你正常該有的反饋和響應。而對於大部分的家用買家來說,1.5T的三缸機可以有效地拉低入手門檻。

  什麼15W出頭買個寶馬,20W就能買個寶馬大後排空間的SUV,聽着確實很吸引人,藍天白雲標開出門多少也還能唬唬人的。

  本田:用更大的空間尺寸換取

  曾經本田剛開始在思域上用1.0T三缸機時,我們多少覺得這只是用來拉低思域售價門檻吸引用戶,同時給1.5T發動機產能緩解壓力。實際產品力就佛系吧,跟1.5T的思域比起來體驗差的真不是一星半點,再算上那些差價和配置落差,確實沒啥入手的必要。

  但現在放在凌派和享域上,全面替換掉之前的老1.8L,對於那部分買家來說,這臺三缸機似乎是避無可避。確實這臺三缸1.0T扭矩是比之前的老1.8L,甚至地球夢繫列的1.5L都要強,配合上CVT可以無級變速保持轉速扭矩輸出的特性,光從動力輸出來看是有進步的。

  至於NVH嘛,本田自己的四缸機配合CVT,其特性本來就是站在了NVH的對立面。這次換上三缸,就更不用奢求什麼了,震動和聲音都比較明顯。據某些前方同事的試駕體驗反饋說:如果你地板油全力加速時,這套動力總成可以用震天響來形容。

  不過換個角度看,這個三缸機確實在成本控制上卻有療效,不僅將全系售價門檻拉低到9.98萬元,頂配13.98也比之前略有下探。與此同時,整車尺寸拉皮幅度非常誇張。4756*1803*1509mm的三圍尺寸,配合2730mm軸距,比很多標準軸距的B級車都要大了。

  後排空間大的同時,座椅的人機工程設計非常合理,即便沒有角度可調,都可以讓大部分人找到合適舒適的坐姿。高配車型上甚至還有後排中央扶手臺的設計,不得不服本田這個人機空間大師在特供車市場上對症下藥後,療效是多顯著。這是很多同價位,如大衆集團的特供加長拉皮車都無法企及的體驗和優勢。

  福特:高配給你更豐富地配置

  這代福克斯全系三缸後,跟上一代保持幾乎一致的官方指導價,不過從頂配ST-line版本看,配置是比以往的頂配豐富了許多。ST運動套件、LED大燈、四條18寸的PS4輪胎,這些都是同級別中罕見的血本啊。

  搭載的頂配的EcoBoost 180比起之前的四缸1.5T也比之前的版本提升了3匹馬力。從之前幾次試駕福克斯的體驗來看,確實可以感受到福特在NVH方面有下功夫。尤其是配合自動變速箱後,整個邏輯會更加傾向於拉高轉,巧妙地避開了三缸機低扭不足以及抖動的窘況。可以說也是一臺除了怠速D擋憋着之外,比較接近四缸的得體之作。

  可要知道,福克斯並不是一個正兒八經的買菜車,大部分的買家圖的還是它的底盤功底。帶着運動的聯想和期望,再看看這套新的三缸EcoBoost發動機,依舊讓人感覺差那麼一點。別說中低配入門的1.5L和1.0T,即便是最頂配184匹的EcoBoost180,1.5T ST-line,在換擋速度和效率都不高的8AT梳理下,動力不僅被切得太碎缺少主觀激情,客觀的加速時間也被拖累。

  至於這套8AT,由於過於積極地保持轉速,使得日常開起來燃油經濟性並不太好。好幾次我們的油門都只是輕輕印下去,但轉速蹭蹭地往3千、甚至4千轉攀升。哎,福特仗着自己NVH控制優秀這麼浪,就只能犧牲日常的燃油經濟性了。所以,三缸機雖爲省油而普及,但並非所有的三缸機都非常省油。

  對於三缸買不買,我的看法是:

  三缸機能不能買,消費者最在意的,主要是NVH性能的改變。三缸機的抖動,是先天上的不利,是活塞的往復慣性力不平衡造成的。

  這些是可以通過平衡軸等等技術彌補。從實際的效果上看,絕大多數企業的三缸發動機,在新車階段的震動抑制都是不錯的(隨着使用時間的增長,機腳膠的衰減,震動會有所增加)。但就可靠性來說,沒有證據表明三缸機會因抖動,不平衡而不耐用,甚至可靠性弱於四缸機。

  有別於以往自吸V6過渡到四缸渦輪,加速能力普遍能打破排量限制大幅躍進。如今四缸渦輪到三缸渦輪多半體驗都不會有升級,更多的是性價比方面的提升——省油/省錢,這也是爲什麼三缸機越來越流行的原因。我們最近做過了1.3T三缸閱朗的油耗數據,市區行駛,平均時速25.7km/h的條件下,百公里油耗可以做到7.34L,對於通用來說,這是不小的進步。更低的企業排量稅,也可以讓車企將更多地成本用精力去優化其他方面的體驗,本田的凌派和享域就是個例子。

  對於那些過不了自己那一關的用戶,我們能做的就是多搬磚,否則留給我們矯情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