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民國的才女,大家肯定會想到林徽因,她相貌出衆才華橫溢,是民國時期女作家的代表,她與樑思成的結合,堪稱是完美的婚姻,當然也有的人會說他一生身邊的男子太多,在當時的傳統社會是不被接受的,下面若彤帶領大家來瞭解一下女作家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出生,她出生在一個文學世家,她的名字林徽因,就是祖父林孝恂根據《詩經》中的詩提煉出來的,一代才女的故事,便拉開了序幕。

  16歲那年,林徽因跟着父親林長民去歐洲遊歷,與在倫敦的徐志摩相識,當時的徐志摩頗有一些才名,遇到聰慧有才氣的林徽因,立即就淪陷了,我們知道林徽和樑思成在一起了,她當時面對徐志摩不知是否動過心。

  我們都知道林徽因最後與樑思成成婚,終其一生林徽因對徐志摩也只是發乎於情止乎於禮,並未有僭越。

  林徽因愛的人是樑思成,樑思成是著名國學大師梁啓超的兒子,而且林樑兩家是世交,兩人從小就見過面。

  從歐洲回來不久樑思成就造訪林家,他倆也開始正式戀愛。

  1924年林徽因和樑思成一起進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像普通情侶一樣,在校的時候林徽因梳妝打扮很久,樑思成總是在她們宿舍樓下等她,最終兩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比起林徽因,人們總覺得她尋找到了自己的愛情,殊不知她的才情和氣節纔在人才輩出的民國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兩個相愛的人都有共同的興趣,那就是建築,天安門廣場人民紀念碑,林徽因是設計者之一。

  從美國留學回來之後,林徽因和樑思成組建了中國大學裏的第一個建築系,東北大學建築系,而這個系只有兩名老師,就是他們夫妻。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林徽因和樑思成因爲輾轉流離,便是日漸貧困,林微音甚至不得不向好友寫信詢問有沒有不用的衣服寄給她,當時他的朋友跟他說:夫妻二人可以到美國避難,被林徽因拒絕了,她的兒子問她如果日本人打到家門口怎麼辦?她說中國唸書人總會有一條後路,我們家門口不是揚子江嗎?林徽因說這句話,顯示出她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以及愛國情懷。

  後來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開始草擬國徽方案,邀請了專家型人物林徽因加入,當時林徽因切除了腎臟,身體十分的虛弱,但是她仍然接受了這個任務,設計完國徽後,她也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因病,逝世於北京,享年51歲,一代才女就這樣隕落了,她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她爲祖國做的貢獻,人民一直沒有忘記,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