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一種競爭性服務業,引入競爭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對於改進服務、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都是有好處的,對金融機構本身也是一種鍛鍊,有助於其成長。因此,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應該說有很大空間。”博鰲亞洲論壇理事會副理事長周小川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媒體見面會上表示,中國金融業在放寬市場準入的同時,還要允許外資金融機構做的業務範圍擴大一些,“該放開的都放開,這方面也有很大空間。”

  與之對應的是,中國證監會近日宣佈,覈準設立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由此,我國外資控股券商的數量增加到3家。這說明我國金融領域新一輪對外開放進一步加快,外資控股券商獲批節奏正在加快。

  對此,摩根大通亞太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歐冠昇(Nicolas Aguzin)表示:“對於摩根大通和我們的衆多客戶而言,中國是全球最大、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之一,也是全球最爲激動人心的發展機遇之一。中國是摩根大通全球及亞太區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對中國市場的不斷投入以及在此取得的成就,再次體現了摩根大通充分調動集團整體實力和資源,以支持中國發展的長期承諾。”

  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執行官樑治文也表示:“這是摩根大通在華長期業務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控股證券公司的建立將進一步加強我們在中國市場的業務能力,更好地支持我們的客戶和當地經濟的發展。”

  這兩家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的進入,會給中國證券市場乃至金融業帶來哪些變化?

  “當前,我國證券市場乃至金融領域在對外開放方面的力度越來越強,特別是科創板的推出,進一步加強了對在境外上市的企業的吸引力。包括覈準外資券商進入在內的金融領域開放的一系列舉措,是爲了提升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方便吸引更多的外資以多種形式加速流入中國,從而助力中國經濟更穩健發展。”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爲,外資券商進入中國,對中國證券市場乃至金融市場都會帶來重大影響,有助於推動中國證券市場日漸成熟,並與國際金融市場深度接軌。一段時間以來,金融市場、資本市場服務於實體經濟成爲熱點話題,外資券商的進入也會助力這一進程。因爲外資券商入華能夠提升證券行業的競爭力,使中國金融機構更高效地吸收國際先進經驗,提高中國金融服務業的綜合水平,進而惠及實體經濟。

  摩根大通方面也表示,其控股的證券公司的建立將有助於摩根大通進一步加強其中國在岸業務能力,更好地爲其中國以及全球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解決方案。摩根大通是債券資本市場與股票資本市場全球領先的承銷商,在跨境併購、全球市場研究、分析和交易執行等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可爲政府部門、全球大型企業和機構投資者提供服務。

  宋清輝還表示,現階段下,我國證券市場對外開放還存在9諸多挑戰,亟須借鑑成熟市場的成功經驗,完善中國證券法律體系。爲此,當從以下三個方面着手:

  一是減少和消除“依文件治市”的非市場化現象,並進一步提高證券法律法規的透明度;

  二是促進證券立法的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在證券立法中儘可能採用國際慣例;

  三是充分發揮司法機關的司法監督作用,提高證券法律法規的透明度,例如,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只有法院纔有權判斷股東大會決議是否有效。

  來源:中國貿易報記者 張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