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是:為什麼我國的抗日戰爭在現今的某些人口中評價很低?

後來想了一下,標題還是不要用「某些人」這個詞了,直接使用這個標題更恰當。

現在的網上,一提到抗日戰爭,有許多網友一副正氣凜然的告訴我:國軍就是坨翔!常凱申是XX!果粉必須黑!打的這八年什麼玩意啊!

同時,很憤慨的告訴我:我們現在的史書已經很給當時面子了,歷史課上如何如何多的篇幅教育著你我國軍抗戰,其實如何如何的爛,給常凱申打臉啪啪作響不亦樂乎!

每每讀到此處,不禁氣鬱於胸

我讀到的歷史,是一個近百年積貧積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老大弱國,面對世界一流軍事強國(扯么?日本的海軍,日本的海航,來過中國作戰吧?後面在東南亞打的美英法荷趴地上跪舔吧?),從1931年起堅持了14年,從1937年起堅持了8年

同時,我們的國力,與法國、蘇聯完全無法相提並論。而我們的表現,比世界第一陸軍強國法國,要好的多;比蘇德戰爭初期蘇軍表現,也要好上一些

我們的士兵,別說當年一個字不認識了,甚至連左右都不分——是的,不知道左和右。就在現在,就在帝都周邊的遠郊區縣,仍然有人不知道左右——何況當年呢?這樣的士兵,什麼兩點一線、打提前量、挖防炮洞、散兵壕,那是根本不會的。而我們偉大的國家和人民,依靠著這樣的士兵,硬生生將那些全部是初中學歷以上的日本甲乙丙丁級師團,拖在了我們中國

我們的裝備,不說了,根本就是義和團級別,沒重炮沒坦克沒飛機沒戰艦,無論攻擊還是防禦只能挖坑挨炸。正規軍的任務是保衛人民,你一在戰場劣勢了就千里轉進游擊作戰去了,你的人民怎麼辦?即使扛不住線,也得硬扛

我們的上層,一提起來必須黑的那些,比起貝當貝大爺,真是自愧不如啊——怎麼就不投降呢?你倒是投降啊,趕緊降啊!投降嘴炮肯定有,但是投降當漢奸這事,論跡不論心,真論心的話從孫中山起就是漢奸,於是最終是漢奸推翻了大清——好搞笑的論點。這些上層,貪污、腐敗、無能,一說起來就是沒有這幫人添亂我們說不定就解放東京了——可是,依靠我的生活經驗,我清楚的知道一點:如果沒有專人的領導,你們村打架都打不過鄰村,更何況是兩國的國戰?雖然二貨傻缺無極限,但是如果沒有那些上層二貨的指揮,不依靠這些人,8年時間,不可能依靠一群毫無組織的農夫扛住對面的rush的。

抗日戰爭的國際結果,自然是中國第一次站在了現代世界的舞台上,進入了聯合國五常,通過談判將大部分租界收回(而不是XX以後收回),這怎麼看都是近現代中國的巨大勝利:儘管我們付出了驚人的代價,但是——我們挺住了,比起法國、波蘭、荷蘭這些歐洲戰前強國來說,甩他們八條街了!

為什麼這麼一個艱苦卓絕、英勇不屈、可歌可泣的抗日戰爭,到現在,評價會這麼低呢??百思不得其解!!

這個話題既不出彩,我也不認識知乎的諸位大牛,想必沉的幾率更大一些。


黨國從沒貶低抗日戰爭對國家民族的重要意義,這是立場問題和大義所在。

黨國也從不誇讚國軍在抗日戰爭中的軍事表現,這是智商問題和績效評定。


一看到這題目我又小宇宙爆發了。逐條來黑。

一個近百年積貧積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老大弱國,面對世界一流軍事強國(扯么?日本的海軍,日本的海航,來過中國作戰吧?後面在東南亞打的美英法荷趴地上跪舔吧?),從1931年起堅持了14年,從1937年起堅持了8年

國黨也叫堅持8年?國黨是轉進8年吧?

說嚴重點,中央軍在抗戰中打過稍微亮色點的戰役么?東南亞打得美英法荷跪舔?這數據太好找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東南亞戰區

盟國兵力:341,400人,33艘軍艦,492架飛機,41艘潛艇,20輛坦克 軸心國兵力:582,700人,70艘軍艦,18艘潛艇,708架飛機,134輛坦克盟國傷亡與損失:82,200人傷亡,20,2700人被俘(存疑。菲律賓戰役 (1941-1942)11萬,荷蘭東印度群島戰役8萬,馬來亞戰役4萬,香港保衛戰1萬)

軸心國傷亡:22,2000傷亡

其中最慘的不就是剛開始的南方作戰么南方作戰兵力:盟軍:410,000 日軍:360,000傷亡:盟軍:31,000人陣亡,45,000人受傷,250,000人被俘 日軍:14,000人陣亡,21,600人受傷淺析太平洋戰爭初期東南亞迅速淪陷的原因

在菲律賓的防禦部隊大約有13萬人,其中只有美國正規軍1200人,其餘的都是菲律賓的僱傭軍和民兵,而且「幾乎沒有一支部隊是完全機動的,所有的部隊缺乏訓練,缺乏裝備。沒有一個師或一支部隊集合起來進行過演習或訓練。」[7]更令人不可想像的是許多士兵甚至沒有武器、鋼盔。在馬來亞、新加坡8.8萬人的守軍中絕大多數是印度、澳大利亞和馬來亞當地的部隊,裝備、訓練和戰鬥力都較差,且沒有坦克的支援。在緬甸,戰前只有2個師的兵力,許多軍官都是由白人律師、商人和種植園主充任的,士兵大都是緬甸當地人。其部隊正如日軍訓導手冊中所說「雖然軍官歐洲人,但軍士和其它士兵幾乎都是當地人,軍官和士兵之間的團結意識等於零。」[8]這樣的部隊能抵擋住來勢兇猛且在中國戰場上滾打出來的日軍嗎?正如麥克阿瑟所言,當他「親眼看到日軍如何輕易地將戰線向馬尼拉推進的時候,他對菲律賓軍隊的戰鬥力僅存的一點幻想破滅了。」[9]

打一堆民兵打得這麼贊,皇軍果然強大無匹。

我們的士兵,別說當年一個字不認識了,甚至連左右都不分——是的,不知道左和右。就在現在,就在帝都周邊的遠郊區縣,仍然有人不知道左右——何況當年呢?這樣的士兵,什麼兩點一線、打提前量、挖防炮洞、散兵壕,那是根本不會的。而我們偉大的國家和人民,依靠著這樣的士兵,硬生生將那些全部是初中學歷以上的日本甲乙丙丁級師團,拖在了我們中國

我們的裝備,不說了,根本就是義和團級別,沒重炮沒坦克沒飛機沒戰艦,無論攻擊還是防禦只能挖坑挨炸。正規軍的任務是保衛人民,你一在戰場劣勢了就千里轉進游擊作戰去了,你的人民怎麼辦?即使扛不住線,也得硬扛

你說這麼多話,我舉一個例子就夠了,朝鮮戰爭,難道僅僅5年過後,中國士兵就集體開掛了?

而我們的表現,比世界第一陸軍強國法國,要好的多;比蘇德戰爭初期蘇軍表現,也要好上一些

日本陸軍能和德國陸軍比?想知道差距?

諾門罕戰役

蘇軍:7,974陣亡失蹤、15,251人受傷,裝甲車輛超過350,飛機250架[3] 日軍:45,000人傷亡[4]、坦克30輛飛機180架蘇方宣稱:60,000人死傷3,000人被俘[5]

我們的上層,一提起來必須黑的那些,比起貝當貝大爺,真是自愧不如啊——怎麼就不投降呢?你倒是投降啊,趕緊降啊!投降嘴炮肯定有,但是投降當漢奸這事,論跡不論心,真論心的話從孫中山起就是漢奸,於是最終是漢奸推翻了大清——好搞笑的論點。這些上層,貪污、腐敗、無能,一說起來就是沒有這幫人添亂我們說不定就解放東京了——可是,依靠我的生活經驗,我清楚的知道一點:如果沒有專人的領導,你們村打架都打不過鄰村,更何況是兩國的國戰?雖然二貨傻缺無極限,但是如果沒有那些上層二貨的指揮,不依靠這些人,8年時間,不可能依靠一群毫無組織的農夫扛住對面的rush的。

貝當算什麼?

汪精衛

早年擔任孫文的秘書、文膽,歷任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軍事委員會主席、行政院長、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中國國民黨副總裁等。直到中日戰爭初期,仍是蔣中正主要政敵之一。

抗日戰爭的國際結果,自然是中國第一次站在了現代世界的舞台上,進入了聯合國五常,通過談判將大部分租界收回(而不是XX以後收回),這怎麼看都是近現代中國的巨大勝利:儘管我們付出了驚人的代價,但是——我們挺住了,比起法國、波蘭、荷蘭這些歐洲戰前強國來說,甩他們八條街了!

來,我來跟你說說國黨的五常是怎麼當的,1946-1949跟美國簽過如下條約,你找個稍微乾淨的出來:

美國在華空中攝影協議、成渝鐵路修建協定、中美航空協定、中美三十年船塢秘密協定、中美憲警聯合勤務議定書、粵漢鐵路借款協定、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青島海軍基地秘密協定、滇越鐵路管理與川滇鐵路修築協定


為什麼國足的評價很低?

現在的網上,一提到中國足球,有許多網友一副正氣凜然的告訴我:國足就是坨翔!足協是XX!踢了的這麼多年踢的什麼玩意啊!同時,很憤慨的告訴我:我們現在的新聞已經很給國足面子了,新聞上如何如何多的篇幅宣傳著國足跑完全場,其實如何如何的爛,給足協打臉啪啪作響不亦樂乎!每每讀到此處,不禁氣鬱於胸我讀到的歷史,是一個幾十年積貧積弱的球隊,面對世界一流足球強隊(扯么?德國和中國踢過熱身賽吧?後面在南美打的巴西趴地上跪舔吧?),從1974年亞運會起堅持了40年,從1980年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起堅持了34年。

寫不下去了,這樣替足協洗地也是蠻拼的,幕後黑手們賺得盆滿缽滿,有些人看到農村孩子在泥地里踢球就感動到不行,表示你們不能這麼黑中國足球,雖然我們的足協官員貪污腐敗,足球隊員打架嫖娼,但是他們並沒有放棄踢球啊。聖母這種動物,還真是令人費解,壯丁的鮮血染紅了高官的花翎,你若真同情那些無名的死難者,又為何不對常凱申的法西斯政權憤怒?堅持抗日這一條你就感動到流淚了?汪主席都投降了,委員長怎麼可能甘心給他打下手,委員長這麼聰明的人,用剿共和抗日收編了多少軍閥,雲貴川的軍閥都在圍剿紅軍的時候不但被紅軍消耗了力量,而且中央軍還進入了他們的地盤,比如貴州的王家烈就完了。委員長嘗到了甜頭怎麼會停呢,比如川軍的劉湘出川抗戰被逐步分化瓦解,進而被中央軍收編,西北軍的孫蔚如部則被從一個軍逐漸消耗至只剩一個旅,龍雲的滇軍在台兒庄抗擊日軍,抗戰後龍雲被軟禁,部隊被調到東北與共軍決戰。抗戰中西南的地方部隊在受到損失地後無法補充,番號被取消,殘餘部隊則被蔣介石的直系收編,因此抗戰初期各路軍閥在民族主義旗幟下同日軍英勇戰鬥,後期發現委員長這一手玩得比較狠也已經晚了,這招驅虎吞狼玩得好啊。至於國軍嫡系的戰鬥力,算了,還是不黑了,畢竟我專註為國軍洗地這麼多年。

至於為國軍的戰績洗地,我突然又想到國足的草皮太干,草皮太濕和草皮不幹不濕

來總結下國軍失敗的各方面原因

一、 對手

1936年前共軍:國軍不重視,沒有先進的戰術(指沒有德國人培訓)。1943年前日軍:日軍有重武器,有制空權,單兵戰鬥力強大。是工業化國家。1943年後日軍:日軍有武士道精神,比較頑強,還有漢奸(指河南的百姓)協助。1937年~1945年共軍:共軍用繳獲的日本武器打國軍,國軍當然打不過。1946 年~1949年共軍:共軍有蘇聯援助,共軍打仗不講道德,共軍人多,共諜多。二、 自身1921年:國軍沒有自己的軍校和軍官,沒有經驗。1927~1936:國軍操練尚未完成,軍官素質差,武器質量差,軍閥不聽指揮,國家工業化差,老百姓覺悟差。

1937~1941:國軍精銳得死多 貪污的多,德國人不給賣武器,蘇聯人不給援助,美國給的援助不夠多。

1942~1943:美國援助差,美國參謀差,,工業生產差。1944~1945:美國沒有援助運過來,美國航空隊沒能阻擋日軍,美國光炸日本本土不幫黨國運武器,國軍武器庫存差, 河南老百姓覺誤差。1946~1949:美國沒有無私援助黨國,老百姓不夠富裕三、 軍官有黃埔軍校生輸了:黃埔學生不夠多,裝備不夠好。沒有黃埔軍校生輸了:軍官不行,輸了正常。四、 制空權1927~1936:飛機太少,飛機太舊,飛行員太差,飛行員視力差(指看不清紅軍動向)1937~1943:飛機不如日軍,丟制空權很正常。

1944~1945:陸軍打得差,共軍牽制差,機場都丟了,制空權能不丟么?

1945~1949:美國援助飛機太少,飛行員怕死,飛行員叛變,指揮官水平差,空地協同差,美國航空汽油質量差。五、 火力1927~1936:火力密度太差,近戰共軍紅纓槍比國軍槍長,當然輸。1937~1945:日軍火力比國軍准,日軍武器精良,國軍武器質量差。1945~1949:美式裝備火力密度太大,後勤跟不上,共軍人海戰術,所以輸了。六、 戰術1927~1936:原本戰術就不行,共軍戰術沒見過,國軍戰術沒有「向國際靠攏」1937~1945:國軍學習德國、蘇聯、日本、美國戰術,學得太多弄亂了。1945~1949:美國戰術太複雜,後勤消耗太大,共軍人太多,共軍士兵太精,國軍槍法太差。

七、 機動

1927~1936:共軍裝備少跑得快,國軍裝備太沉跑得慢。1937~1945:日軍有車坐,國軍沒車坐。1945~1949:共軍破壞 道路,美國卡車越野差。八、 指揮蔣介石指揮太差,胡宗南指揮太差,湯恩伯指揮太差,軍閥手下軍官指揮太差,黃埔軍校的指揮差,講武堂畢業的指揮差,基層軍官指揮差,蔣介石他老婆指揮差。九、 攻防國軍進攻:共軍依託工事抵抗,不公平。國軍防守:國軍處於被動,共軍沒等國軍修好工事就進攻了。國軍防守石頭山:到處是石頭無法挖掘戰壕,沒有水!國軍進攻石頭山:共軍憑險而守,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國軍防守平原:共軍竟然出動日本造坦克,肯定是蘇聯援助的!國軍進攻平原:軍艦炮擊不到位,飛機不到位,炮火準備不到位。國軍攻城:共軍依託城牆防守,工事堅固。國軍守城:城太大,城牆不夠高,城牆不夠厚,兵力不夠多,空投物資不準。十、 增援日軍增援:日軍有汽車,增援來得快,美國飛機沒能拖延日軍增援。日軍使用毒氣。共軍增援:共軍跑得快,共軍防守頑強,共軍武器差耗彈少可以長期堅持,共軍拼刺刀節省彈藥。國軍增援:共軍破壞道路,日軍會阻擊,國軍走路慢,國軍坐車更慢,國軍鉤心鬥角不肯去。對手太強大,堅持不住。十一、天氣晴天:太熱,脫水,機動困難。雨天:下雨,傷病增多,泥濘不好開車,吃不上熱飯跑不動。陰天:天氣太好,不能給對手造成麻煩。不能空中支援。白天:對方視野太好,容易發揮火力。晚上:我方視野不良,無法發揮火力。黎明:對方視力太好,單向透明。十二、地形國軍在高地:吃水困難,風太大,容易被發現。國軍在低地:敵人居高臨下。國軍在山地:重武器無法發揮作用。國軍在平地:太暴露,不容易隱蔽,不能限制對方重武器發揮作 用。總結:對手,國軍說了算,自己英明神武一點毛病不出,指揮官換成曼史坦因,美式裝備管夠,補給無限,天氣國軍說了算,飛機找印度空軍,有汽車有高速路,地形不高不低,共軍不許裝備熱兵器。輸了……靠,共軍居然晚上用大刀砍過來,真 TMD不講道義。國軍人多時,大家都以為贏定了,所以不願意拚命,當然頂不住人少的共軍拚死一戰,所以敗了國軍人少時,當然打不過人多的共軍,所以敗了2、國軍待遇好時,當然怕死,能享受生活誰願意去死?國軍待遇差時,當然怕死,為了那點待遇誰會拚命3、國軍裝備好,當然不擅長近戰,大炮不能上刺刀吧?國軍裝備差,當然不擅長近戰,根本貼不上去被敵人的火力打光了4、國軍進攻解放區,情報肯定不如共軍,人家是內線作戰有優勢;國軍防守國統區,情報肯定不如共軍,進攻方肯定是有備而來早就把情況摸透了

44年末還能大潰敗的,只有國軍一家,別無分號,美蘇看出國府外強中乾,更是肆無忌憚的侵害中國的利益,抗戰後外蒙獨立,國民政府這個戰勝國的位置坐得開心么?坐順風車贏了二戰,有何資格和別人談利益分配?

不過我覺得有關部門可以注意收買一下果粉,我國目前的情況很需要果粉這樣的人來洗地,雖然目前官員腐敗,但是沒他們規劃,我國怎能快速發展呢?雖然百姓生活困苦,但是我國GDP世界第二啊!雖然我國環境污染很嚴重,但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啊!一個五十年前還是農業國的國家,經過敏感詞,敏感詞,敏感詞之後取得了如此巨大成績,怎麼會有人不滿呢?

這和五毛的套路一樣一樣的啊,果粉就是委員長的五毛嘛。唉,最近都沒心情認真教育果粉了,我去唱首歌緩解下蛋疼的心情。


對抗日的評價從來不低。

這是我們民族復興的第一個階段性勝利(第二個是朝鮮),是終止民族下行頹勢的轉折點。

我們只是客觀評價國軍作用而已。


目前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國軍士兵是有愛國的熱情的,也有赴死的勇氣。大家都認可國軍士兵的犧牲,並為之感動、垂淚。

所以指揮無能,戰略失策的將領就更可恨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