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民初的著名大家吴昌硕的墓在余杭超山。我们利用到余杭超山赏梅的契机,到吴昌硕纪念馆去参观了一下。

  吴昌硕,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是杭州西湖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

  他的墓就在余杭超山宋梅旁边不远处。墓地很简朴门口是一尊吴昌硕立像,甬道两边是两排石鼓。吴昌硕石鼓篆书造诣很深,因此这也是向吴昌硕致敬吧。

  甬道的旁边是一排印石造型。为什么呢?因为吴昌硕还是金石大家,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啊。当今年度,擅长金石篆刻的已经不多了。吴昌硕是那个年度的翘楚啊,在日本被称为印圣,名至实归啊。

  走上台阶,中间是吴昌硕的墓,俺前几天的文章已经有所讲述,可去翻看。左边旁边建一亭子,亭内立墓表一通,记述其生平事迹。陈三立撰文,于右任书丹,章炳麟篆额。

  目的右边,就是小小的吴昌硕纪念馆了。

  厢房里面展出的是吴昌硕艺术人生,都是吴昌硕的字画,展现吴昌硕在字画方面的成就。

  吴昌硕的画还是很有辨识度的。俺小时候集邮就在邮票上欣赏过吴昌硕的画了。吴昌硕自言:“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吴昌硕的画有这么几个特点:金石气息;笔力雄浑;设色浓丽;富于变化。重彩浓墨,极具辨识度。

  中间的小院子,展示了吴昌硕的另一大爱好,收集缶。他给自己的文集起名都叫《缶庐集》。

  中间的几间房就是吴昌硕纪念馆了,讲述了吴昌硕的生平。

  最主要的讲述了吴昌硕和超山的不解之缘。

  “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到花前倾一杯。”这是吴昌硕为超山梅花所写的诗句。吴昌硕酷爱梅花,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多次来超山游玩交友。1927年初春,84岁高龄的吴昌硕闻知超山梅花盛开,便来超山赏梅,在宋梅前他仰望再三驻足不前,说:“愿百年后埋骨香雪坞。”一语成谶,1927年底,吴昌硕去世,后人按着他的遗愿将他葬在超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