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mber Who You Are 是小郑左手上刺青的字语,

意思是说他有个名气响亮的父亲,藉这个刺青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是谁。

顶著父亲的光环长大还选择走上篮球这条路确实不容易,能够化压力为助力认真活著就已经是男子汉。作者在高中篮球联赛时有看过小郑打球,原因不外乎夹著龙之子的名号而好奇看了几场松山高中的篮球赛,心中想著时光过的好快啊!! 感觉郑志龙退休不过几年光景而已而现在他儿子已经在打篮球了。观察这几年下来小郑的身体素质在同年龄的球员上算还不错的,不过上了SBL后其身材即没有显著优势,身高号称188公分个人在现场看了下来,可能是体型跟肩膀宽度比较瘦小的关系,感觉他的体格没有比其他三号位置的前锋来的好,举个例子周仪翔身高191公分整个体型就比小郑大一号而且也壮硕不少,在以后的篮球路上核心肌肉群的加强铁定是往更高一个层次所不可欠缺的训练,不过从他几个上篮动作看来是有一双弹簧腿且切入比较深都会到篮框底,而且他跳投的高度也是比一般人高,好处是不容易被封盖,而坏处是体力不支的时候会严重影响投篮的稳定性,整体来说是一个打体能球的球员,下为其灌篮大赛的影片参考。

 

笔者一时兴起想去查一下小郑在金酒两年的个人攻守数据,没想到中华篮协的网站刷新几百次甚么数字都没出来,虽然心中已经有预感可能数据会不清不楚,可是完全没有数据也太夸张了吧?还是本人的电脑太差网页开不出来??!! 最近几年听到有人说甚么类职篮的新言词,本人心中也在想业余跟职业的差别到底在哪里?粗糙的说观众多有电视转播收视率高就是职业化吗?若是如此定义的话HBL以三年三千万把转播权卖给福斯体育台岂不也是个职业化联赛??!!我想当然不是,球员的薪水是一个指标再一方面个人的攻守数据本人觉得是一个很大的因素,想想很多伟大的球员打破记录从NBA的Westbrook挑战平均大三元到本土的周士渊突破三千分,对球员乃至于对球迷都是弥足珍贵的时刻。

说到这里笔者只能从零散的数字关注小郑的表现,首先笔者完全不知道小郑的平均上场时间只能猜测大概15分钟左右,去年出赛平均还有6分结果到了今年平均只剩下不到3分(若有正确数字烦请纠正)?? 金门球队这两年历经了内部人事异动及财务状况导致球员士气低落最后依旧以9胜21败结束这个球季,从很多角度可以看出来金门的教练团跟经营阶层有很大的摩擦,人事异动频繁不断导致去年开季前有多名球员不被续约譬如宋宇轩不被重用,到了富邦勇士反而打出一片天也在季后颁得最佳第六人,而在这个不稳定的环境下打球的诸多球员想当然尔也是命运多揣,坦而言之小郑在球队的脚色定位不明及随著上场时间不多而学习到的比赛经验有限等都是一大问题。

我们这些老球迷当然免不了拿小郑跟其父亲做比较,但是笔者想要强调的是两人在打球的时空环境完全不一样,15年前CBA的各球队投入的资源、观众人数、电视权利金乃至于整体社会的关注程度都比现今的SBL强上一大截,比较基础跟基底不同说老实话真的不适合做比较。而对于儿子的球风老爸郑博士也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说父子从事一样的运动难免造成大家的关注,但是他不喜欢从一样的角度去切入讨论,因为每一个球员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应该先发展出自己的球风,然后再融入现有的球队需要的阵型而增进自己的能力等,发展成熟之后再来谈跟老爸有甚么差别与不同之处。老爸认为小郑很大的优点是心脏很大颗不会怯场,心理素质非常好适合在重要时刻放在场上,然后身体的对抗性也不错。 笔者认为此番谈话非常有道理且也透露出爱护儿子希望不要有太大压力的苦心,在影片中也看到了父子间的互动感觉很温馨很不错,最后附上该连接影片。

PS 话说回来读者们有没有觉得郑志龙现在的形象跟余天有点像欧ㄏㄏ

  

 

图片来源:

中华民国篮协

http://tw.mixfitmag.com/special-items-details.php?id=251  混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