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的意義,更多的是看住人。

天下網商記者 王金成| 文 劉飛越 | 攝

編者按

3月30日晚,四川省涼山州木裏縣雅礱江鎮立爾村發生森林火災,造成了30位森林消防和當地林業人員的犧牲,舉國痛哀!

4月2日凌晨1時,在西昌市區通往殯儀館的路上,市民們自發地走上街頭,追悼救火英雄。圖片來源:川報觀察。

4月2日早上,天下網商曾採訪過的四川大涼山金新小學,在早課期間,全體師生爲遇難的消防員默哀。

在中國,其實還有很多這樣的護林員,在時刻守護着我們的森林。我們採訪了螞蟻森林的黃山洋湖自然保護地的護林員,聽他們講述森林衛士們的艱辛生活和平凡中的偉大。

在黃山風景區背面,有一片自然保護區。

去年,螞蟻森林上線了保護地項目,把這片森林也納入其中,成立了黃山洋湖保護地,與不遠處的九龍峯保護地一起被保護起來。

現在,有20多位森林巡護員日夜守護這這兩片自然保護地。

1

湯仁秋和王憲強原來是當地國有林場的工人,洋湖保護地成立後,就應聘成爲巡護員,從此日夜守護這裏。

“讓這裏的植物、動物都能自然生長,不受人類行爲的幹擾。” 王憲強說,他們的工作是定期巡山,防止附近村民盜獵野生動物,同時也承擔着森林防火的重要職責。

在保護區做巡護員是一個很苦的差事。

每次巡山,一躺下來起碼要五六個小時,上萬畝的森林裏,只有兩個人作伴。這一路上要面對螞蝗、毒蛇,要翻過長滿青苔的山壁,山裏面經常沒有信號,只有一個GPS能定位到他們的行走軌跡。

一年下來,他們巡山走過的路有八九千公里,而且沒有一米是平坦的。

在山裏的時候,要處理各種狀況之外,還要忍受長時間的孤單感。“進了山裏,一開始我們還會聊聊天,到後面路越來越難走,需要更專注,一路上就基本上不怎麼說話了。”

20歲的時候,在這片山上見過真正的野生豹子,如今湯仁秋和王憲強希望用自己的守護,把豹子和更多的野生動物等回來。

藏酋猴

“我記得是1983年3月份。”湯仁秋和原來國有林場的同事們上山種樹,走了沒多久,聽到有同事輕聲說有豹子,他循聲望去,20幾米外一頭金錢豹一閃而過,很快消失在樹林裏。

這麼近距離與野生豹相遇,所有人又驚又喜。短短幾秒鐘的時間,湯仁秋就看清了豹子的樣子。“一米二三十的樣子,不大。”他用手比劃了一下,說完又補充一句,豹子很小,但尾巴很長。

每次巡山前,他們都要把腿包的嚴嚴實實,特別是雨季,不做好防護就容易被螞蝗和毒蛇咬。

螞蝗鑽進山襪

他們有一種專門的山襪,把它穿在褲子外面,但有時候一趟巡山下來,還是有幾條螞蝗轉進去吸血了。不過,他倆都習慣了。至於驅蛇,他們就用“打草驚蛇”的辦法,經過蛇可能出沒的地方,用枝條抽打草叢和灌木。

2

巡山並不是單純的在山裏走上一遍。

在洋湖保護區和九龍峯保護區的巡護員們,每次巡山,還要時刻留意野生動物活動的痕跡,動物糞便、動物樹上蹭過的痕跡,都是他們的線索。

這時候,他們就像一個個生態保護學家。

用相機把這些痕跡拍下來,並且在GPS設備上打點,還要在巡山記錄上把關觀察到的寫下來。

他們做的這些,爲後面的巡山路線安排和製作動物分佈圖有很大用處。“如果發現了野生動物的痕跡,這個地方可能就會考慮裝紅外相機。”王憲強說,有時候,他們也會和野生動物狹路相逢,野豬、獾等會偶爾出現在他們的巡山路線上。不過,大多數時候,他們只能從紅外相機裏看到各種野生動物。

在螞蟻森林洋湖自然保護地,每一平方公里就裝了一臺紅外相機,一共8臺。只要有動物經過,紅外相機會觸發啓動,拍攝下一段10秒左右的視頻和三張照片,護林員會定期取回相機裏的存儲卡。

發現野生動物蹤跡

半年時間,電腦裏已經存了很多照片,“目前爲止拍到過黑麂、長尾雉、猴子、豪豬、豬獾等等很多。”

白鷳

一般巡山完畢,回到山下的值班哨卡里,已經快要天黑了。巡護員們喫過飯看看電視聊聊天,然後就睡覺了。

每天的生活單調,巡護員們也會給自己找樂子。

不巡山的日子,湯仁秋喜歡在哨卡邊上的地裏種些番薯、毛豆,王憲強以前做過小學老師,平時空了就上網看看新聞或者體育比賽,這些也常常成爲巡山時他和搭檔聊的東西。

有時候,巡護員們還會安排夜巡。

夜巡碰到竹葉青

夜巡在旁人聽起來有些慌,但是對他們來說是另一種樂趣。夜裏,很多野生動物會到更靠近山下的區域活動,所以碰見的機會更大。“夜裏看到過麂,還有一些鳥類。”

3

巡山的意義,更多的是看住人。

保護區裏野生動物多,經常有人偷偷溜進去放夾子或者偷釣,這對保護區來說是一種破壞。

這一天,巡護員們進山沒多久,就在半山腰發現了一根釣魚竿,下山路上他們碰到兩個電魚的年輕人,趕緊把他們勸走,“有些人勸他時好的,趁你不注意又會進來的。”湯仁秋說,經常進山偷捕偷獵的人他們都有數,平時也會特別留意。

這些偷偷進入林區的人,還可能帶來更大火災隱患。

安裝紅外相機

還有一些歷史原因,保護區裏還有一個國有林場,以及周邊村民的茶葉和清明節的上墳,有一部分人被允許進入保護區,巡護員們需要重點檢查這些人身上帶的物品。

52歲的常兆林是巡護員中負責森林防火的,他一直對防火訂得很緊。“皖南山區雨水多,森林大火的可能性不大,主要預防人爲的火災隱患。”

現在在洋湖保護地與九龍峯保護區都設立了哨卡,有人24小時值班。“要進去的人,我們就不能讓你帶打火機、香菸這樣的東西。” 常兆林說,平時他們也去周邊村莊宣傳,現在他們都比較配合。

至於有些驢友想要進去,這些巡護員們則一點都不講情面,無論如何不允許他們進入。

在當地,還專門設有防火辦公室,從市一級到鄉鎮,分管林業的都在負責森林防火。

湯仁秋(左)和王憲強拿到急救證書

在清明、冬至,需要祭祖上墳的,如果有要燒紙的情況,就要在山下的開闊平地上進行,“我們還要有幾個人看着纔行。”

除了檢查進入的人,保護區還配有10名滅火隊員,他們相對年輕一點,都經過專業的森林防火訓練。巡護員一旦發現有火情,及時處理的同時,也會馬上通知領導,安排滅火隊立馬進行處理。

“我們巡護員都經過這類培訓,包括緊急救護等。”常兆林說,因爲本來就是當地的山裏人,處理一些火患有經驗。在遇到火焰燃燒面積較大,但滅火隊來之前,可以採取“以火攻火”的方式滅火加自救,在大火的反方向用火燒出一定的面積,火焰到達時,沒有可燃物,同時兩股火焰相遇氧氣消耗完了,火焰就會自然熄滅。“上山火、下山火怎麼處理,我們都知道。好在這裏還沒有發生過火患。”他說,在天氣晴朗的日子,他們還會增加巡山的次數。每個護林員身上都帶有防火GPS,巡護的軌跡都能查看到。

如今,螞蟻森林用戶早就超過好幾億,累計種植和養護真樹超過五千萬棵,像他們這樣的巡護員,守護着一片片的森林。

在此我們感謝全世界所有的護林員,致敬所有的逆火英雄,歲月靜好,正是因爲你們的負重前行!(本文由天下網商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今日話題

# 致敬逆火英雄 浩氣長存 #

添加天網精靈互動交流

專注互聯網商業的權威新聞媒體,記錄互聯網商業的人物和故事,提供天貓和淘寶商家集培訓、營銷、實戰於一體的系統化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