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江美琪《房間》

jiang-mei-qi 

江美琪絕對是那種有故事的歌手。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討論她,都可以聊很深很久。不但可以從她多年的音樂事業、經典歌曲,以及次次波折退匿的角度談起,也可以反過來講自己與她的故事——因隨她音樂成長的一羣聽眾,總會有幾首歌深銘在自己的記憶之中。那些歌曲容納了太多的回憶與紀念,像充滿瑕疵的青春曾挖下的無法填補的羈絆深洞。我們用生活的腳步填了又補,用更多的時間去遺忘翻頁,卻依然會在熟悉的音樂響起時啞然沉默。這便是音樂的力量,往往無視人心智的成長。江美琪首首值得反覆回味的情歌,都富含了太多讓人念念不忘的深摯感懷。

對於許多7年級生而言,江美琪的歌聲就像是一條清澈的溪流,滋潤你旅途的疲乏。而繼2006年推出《愛哭鬼》專輯之後,江美琪潛伏了六年之久未推出個人專輯。雖間中曾推出單曲專輯迴響歌迷,卻還是無法滿足大家對於江美琪再次發片的期盼。終於在2012年,江美琪為想念與喜歡她的歌迷帶來了自己個人首張全創作專輯《房間》重回到她睽違已久的歌手舞臺。

W020120421429111254569 

新專輯收錄的9首歌均全由江美琪本人作曲,因此作為重返樂壇的首張創作專輯《房間》也被許多人視為小美接下來能否繼續發片的關鍵之作。當然這並非江美琪第一次參與歌曲創作,但如此大規模地展現自己的音樂作品、而且還是這麼一張極具意義的專輯,可見老闆光良以及小美本人都對專輯充滿著無比的信心。據說江美琪本人並不太懂得譜曲,平日靠着手機把想到的旋律錄下來,再請許哲佩或光良做成demo,如果所言屬實,聽者也別嫌這張專輯的旋律稍嫌口水。實際上身為不曾以創作見長的歌手來說,旁觀者的我們實在無法對初生之犢的她所創作出來的作品要求嚴苛。因為,從不會,到嘗試、錄製並且完成到專輯的發行,單以這點與耗掉的時間和歲月,就足以給所有人一個支持和聆聽江美琪的理由。

專輯同名主打《房間》依舊是展現江美琪柔美歌聲的回歸之作,試圖在淡雅中通過絃樂突顯歌曲大氣磅礴的震撼。而無論是她所擅長的民謠輕搖滾風格如《愛情的重量》,或是更顯年輕活潑的、加了一點小電音的《愛笑的你》,還是英倫曲式的《晴空》,又或者是不插電抒情小品《在一起多好》,小美都充分表現了自己的聲音特色。至於專輯的整體水準也屬中等之上。
其中,《完美分手》更是盟主不停在iPod回播的歌曲。能夠將商業的抒情作品詮釋得動人又不會讓聽者有聽膩的感覺,江美琪算是當中的異數。

  

毋庸置疑的《房間》絕對是張具有回憶色彩的專輯。江美琪的演唱方式、歌曲的編排和13年前你所聽到的那個略顯怯生的女生沒有太大區別。你可以說目前的她頂多維持現狀並無任何突破可言。可是小美如此一個與時俱退的方式、把時間定格在維京階段的做法,的確給聽著她歌曲的我們喚醒了些許自己可能已經漸漸淡忘的回憶與生活故事。能否得到市場的擁護,其實在我眼裡看來對江美琪已經不是甚麼重要的問題。能夠繼續唱著一首首你我他的故事,用自己所能付出的能量(歌聲)來填補與慰藉所有受過傷的心靈,才正是小美繼續下去的最大原動力。因為失去過,所以更珍惜眼前手握著的。

如果你曾經有被任何一首江美琪的歌曲感動過,那你就應該再次放緩腳步,騰出自己短暫的40分鐘,給自己再次被感動的機會,也給這位曾經跌倒卻依然努力不懈的歌手一次“重聲”的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