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可以說是人才大戰的高潮,熱點二線城市的落戶政策層出不窮,僅西安的新增人口就達到105萬,武漢新增人口有30萬,南京、成都的也都超過10萬。這幾年很多人認爲一線城市房價太貴選擇二線城市,但是一線城市的常住人口仍然居高不下,其中不少都是中低收入者。所以有人說,這些人都不嫌北上廣深房價貴嗎?其實並不是,不嫌只是因爲大城市的房子跟他們並沒有多少關係!

從房價來看,一線城市確實居高不下,而且還看不到下跌多少的可能性。小資家顯示,北京、上海、深圳的二手房報盤均價基本都在5.5萬/平左右,廣州、杭州也在3萬/平以上。相比之下,西安、成都、南京等二線城市2萬/平左右的均價可以說是很親民了,再加上諸多優惠落戶政策,很多畢業生甚至白領都選擇二線城市。

新增人口會推動房價上漲嗎?當然會的,2015年到2018年甚至常住人口增加數量分別是60萬、53萬、55萬、49.8萬。而2015年甚至房價基本翻倍,而且房價上漲還是從甚至開始的。廣州人口增量分別是42萬、54萬、45萬和40萬,房價也在2016年開始快速補漲,而且人口增長依然很大。

北上廣深的常住人口增量那麼多,究竟是窮人多還是富人多呢?其實這個問題很明顯,在遷移的人口大軍裏,大部分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普通人,富人永遠是少數的。95%的人年薪不會超過70萬,可能工作10年都湊不齊深圳的首付,而那些年薪70-110萬的人,卻覺得北上廣深房價太高遷走了。爲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

其實這也好理解,嫌棄房價高並真的離開的人很可能是可以買上房的,只要把要求放低一點;而那些“不嫌棄”的人,不是不想買,就是根本看不到買房的希望。而選擇北上廣深,主要還是工作機會比較多、薪水比較高,而且要求低一點的話低價租房並不少,比如廣州、深圳的城中村。所以只要不買房,在大城市安身謀生並不困難,甚至還能多攢錢。

所以這幾年也誕生了一種說法,在大城市工作回三四線城市買房,至少在這裏努力會有回報。所以“窮人”不嫌大城市房價貴,主要是說不上嫌棄;城中村將平均房價拉低,降低了營商成本。甚至不少人買不起商品房選擇低價的城中村,雖然不能落戶、有效保障權益,但至少也算是安家了。

可以說只要城市繼續發展,也不大力限制外來人口流入,再加上天然廉租房-城中村的存在,大城市就算房價在高,對“窮人”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而現在需要考慮的,就是高房價和租賃市場是否會催生房租也快速上漲,因爲房價對普通人的影響其實會更大。

聲明:本文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