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對於和田玉籽料的皮色問題,簡單的概括就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對於真正的行家來說,多年的經驗早讓他們練成了「火眼金睛」,自然是不會出差錯。那如果你作為一個新手,要怎麼樣去辨別皮色的真假呢?

玉滿殿V:JYCD88今天就來講一講怎麼去看和田玉的皮色吧。

首先看下圖:

一、看它皮色本身

當你拿到一塊有皮色的和田玉時,都會先從整體上去看這塊玉,這是人類的本能反應。

一般來說,從整體看上去,真皮的籽料會給人一種很自然、很舒服的感覺,而假皮就會有彆扭的感覺,也非常不協調。

真皮的籽料,看起來舒服、自然。

假皮,整體不協調,顏色浮誇。

這一點是很好理解的。通俗點來說,就是真正的天然美女和整容美女的區別。

天然美女——林青霞

蛇精臉

通常來說,低端的真假我們幾乎是能直接看出來的,比如過於浮誇,顏色過於艷麗等等。至於眼力能否提升,只要平時多練多看就好。

二、看瑕疵–裂

在你對籽料有了簡單的整體判斷後,接下來就能通過看瑕來進行下一步的判斷,在這裡我們主要看資料身上的裂。

看裂是最能夠分辨染色的。通常來講,裂紋處的顏色都要深於附近的顏色,但是顏色都差別也不是很大,呈過渡漸變狀。而且同時會伴生釘子紋、水草沁,這些造假都是做不出來的。

真皮,裂紋處的顏色內深外淺,是長年累月慢慢沁入的感覺。

而染色的裂紋處,綹裂的顏色過重。

此外,當伴生有釘子紋和水草沁時,釘子紋一定是聚皮,水草沁一定是綹沁皮。

三、看色根

大家都知道,籽料的皮色是在河牀裏,經受了各自礦物質的沁入而慢慢形成的。它需要的時間非常漫長,要經過成百上千萬年的歲月洗禮,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籽料的皮色,無論色澤怎麼樣,幾乎都是有根的。

這一些斑斑點點,稱為點狀色根。

要是放大去看,就像是樹根一樣,扎進了籽料的肉裡面。這種色根是很難造假出來的。

四、看漸變

我們上面說到了皮色的形成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對於籽料皮色,特別是顏色較深的皮色,都會存在顏色的過渡。

要注意皮色的邊緣處過渡,很有層次感。

真皮的籽料,在邊緣能看到明顯的過渡顏色。而染色料,一般都是一個顏色就到底了。

假皮

真皮,跟上圖相比較,有很明顯的差別。

五、看玉質

看皮色一定要與其玉質結合起來看。最簡單的就是,皮色深的一般都是玉質較為松的地方,而皮色淺的則是玉質細膩的地方。

舉個例子,一樣上棉布,紗布就會比60s的棉布更加容易去染色。

六、看毛孔

毛孔與皮色之間的關係十分微妙,這也是分辨造假皮色的重要一點。通常來說,坑狀的表面,其皮色大多是分佈在籽料的小坑裡,這是一個較為常見的規律。

可以看出來,較深的皮色大多附於凹坑裡。

特別是灑皮,有皮色處幾乎就有下凹。

好了!讓我們最後來總結一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