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个人所得税有增加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等作用,但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在经济发展中已没真正起到上述作用,且国民一直呼吁改革,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个人所得税改革日益成为我国财税体重改革里的重头工作: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成立以来,持续研究个人所得税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税制制度改革,其中个人所得税改革是六个重点改革的税种之一,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化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中指出深化财税体质改革,改革个人所得税征管方式2017年8月29日,时任财政部长肖捷(现在的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表示,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总体方案已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为个人所得税改革提供了信息支撑。个人所得税改革,也就是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改革。

两会关注焦点可以看出,个人所得税改革成了热点,也成了众矢之的。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但是,我们从信息化建设和中央动态,我感觉,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确在加速了。历年个人所得税六次修改都是很简单的,而非一直所说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个人所得税改革,需从它的功能定位,也要兼顾效率的原则去改。

1.个人所得税征管改革体现税收公平性。优化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推进个人所得税征管改革,重在解决税负公平。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征管体制里,未真正体现税法统一、税负公平、调节有度。随著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成本的变化,个人所得税已对居民生活构成重要影响。每个家庭的教育、养老、住房按揭利息等成本上升,不同地区居民消费指数不同,显然,现行征管模式未能考虑上述因素而制约了居民消费。同时,个人所得税有引导个人投资的作用,而目前个人所得税未能很好的发挥该项作用。

2.增加财政收入。个人所得税是漏征漏管最严重的税种,收入比重不足整个税收收入的9%,增长空间巨大,在打造现代财税体制里,改革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劫富济贫)差距时候,将直接增加财政收入。(比如那些抠图明星,比如快手抖音的牛逼网红,该调节一下了)。

其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明确我们将构建综合与分类想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肖捷: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里提出「著力完善直接税体系。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优化税率结构,完善税前扣除,规范和强化税基,加强税收征管,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功能。实行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相结合的征管制度,加快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配套措施,建立健全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这是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前提,前些年一直没大改,就是数据支撑不够,加上国家有钱,改革动力不足」2018年两会的记者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表示,将加快启动税收改革方案,启动个税修法。史耀斌指出,提高个税起征点,会根据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水平变化,确定提出提高起征点的政策性建议;这次个税改革前所未有的增加了专项扣除,首选重点是子女教育、大病医疗(专项扣除就是符合以后综合与分类的改革的原则,考虑家庭支出成本),会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专项扣除项目规模和数量。未来,将改革完善个税征税模式,将分类税制转化为分类与综合税制相结合的征税模式,将一些劳动性所得,比如工资薪金、稿酬等,作为综合所得合并起来,然后确定起征点进行征税

这里笔者多加一点,就是近几年发改委牵头的信用体系建设,信用建设,多部门联合惩戒,(前几天看了发改委的一个公告,欠税的且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的,有联合惩戒措施)将会促使自然人纳税人提高税法遵从度,也为改革助力(当然,目前远远不够,比如目前主要是限制类似与高铁、航空、出入境等领域,没有真正覆盖所有自然人)。

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主要表达的是,第一、个税改革将进入快车道,有必要关注顶层设计。第二、改成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后,将会为税收筹划提供空间,现在主要是源泉扣缴且以工资薪金所得的模式,工资薪金所得这块基本是没有避税空间的。改成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完善税前扣除项目,那每个人都以必要学一点个人所得税法知识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