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男演員們普遍面臨這樣一個問題,肌肉練太大了,女觀眾們不喜歡,肌肉沒練出來,男觀眾不喜歡說你裝逼。

所以國內演員們想走秀肌肉的路線,必須要博得男粉絲和女粉絲的共同喜好,條件有這3點,而這三點可能目前只有彭于晏能達到。

1:偶像小生,必須要有高顏值(吸引女粉絲)

2:健美肌肉,必須要有肌肉緯度(吸引男粉絲,可能吳京當時的肌肉緯度欠缺了一些)

3:演技!演技!演技!這才是重點(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當然國內有這樣一位男演員叫岳松,他用肌肉和功夫征服了很多男粉絲,但缺少演技,而且不是偶像小生,所以3點只有其一,難以走紅呀!

「美國健身多元化是對的,但各種各樣的訓練項目就一定是有效(最大化利用時間和精力轉化為好身材)的么?」

在這裡我要反問作者一句,只追求好身材就是對的么?事實上,我很反感微博上的某些整天扯什麼人魚線,馬甲線的大V,因為對於大眾,有這些不代表健康,沒有這些不代表不健康,刻意追求這個反而是捨本逐末。這個在接下來的基礎體能部分細講。

「廣義健身的確不用去健身房,但大多數人也就停留在小打小鬧而已。單雙杠,俯卧撐,家用啞鈴,戶外可以讓一個人變得更健康。如果是想要練出大塊肌肉,也就只能想想了。crossfit聽上去很美,其實我前面說過,多次數短休息間隔的抓舉挺舉訓練很容易導致肌肉和關節拉傷,crossfit在狹義健身屆(後面會說)基本就是個笑話。你們看crossfit比賽冠軍體能和力量多牛逼,其實他的身材力量水平都是傳統力量和有氧訓練出來的,也就是健身房訓練起來的。他利用的只是crossfit的平台和技巧,來獲得優於常人的成績。如果一個從沒有接觸過力量訓練的人去crossfit,收穫的除了傷病,估計只能有失望了吧。其他球類體育活動,只能說算體育,不能算健身吧。只利用籃球足球橄欖球可以給你超出不鍛煉人群的體質,但絕對不會給你超過常人的肌肉。」

「張教練說孤立器械訓練會使協調性和靈活性變差。我不知道我改怎麼理解這個「孤立」。如果是孤立關節的訓練,我可以勉強同意,如果泛指抗阻力訓練,我只想說不要誤人子弟了!

其實國內也有比較大塊頭的肌肉男,但相對於歐美而言,還是較少的,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是由於國內全民健身的才剛剛起步,像如今的國內的大塊頭肌肉男,有許多都是在之前沒有這樣大環境的支持下練就的。第二是文化價值不用,國內對於肌肉男的認同度還不是很高,也導致大多數人們沒有這個意識去打造自己的身材。第三是基因差異導致,亞洲人的肌肉相對於歐洲,非洲人的肌肉質量更好,更緊緻,這也就致使我們再怎麼練習,雖然力量上已經達到了歐美的高度,但緯度上看起來卻沒有歐美,非洲人的大,說白了就是歐美,非洲人的肌肉雖然緯度大,但肌力卻差一下。第四是由於我國人民的社會壓力相對於國外更大,競爭力更大,這也就使人們將很多的精力放在了養家糊口,生兒育女,孝敬父母這些方面,這樣就很難有太多的精力去打造自己的身材了。


謝邀,這個問題其實說穿了還是文化差異的問題佔主導。「市場」決定一切,不管你屬於什麼類型帥哥你必須有「市場」。亞洲人(主要指東亞)更加喜歡所謂的「小鮮肉型帥哥」而歐美(特別是美洲國家)他們喜歡「肌肉型帥哥」這點我個人因為工作原因在10幾年前就做過幾次「調研」,我身邊的女性朋友和同學幾乎100%的說更喜歡「小鮮肉型」,這一點從漫畫的畫風就能看出來如下圖-

第一,二圖是隨便搜索了一下「漫畫」的結果,第三圖是輸入「日漫」的結果。

再來看下圖-

這是隨便輸入「美漫」的搜索結果。可以說結果「一目了然」。

因為沒人(指占絕大多數)喜歡,所以沒有市場所以就沒有所謂的「硬漢」在我國大行其道」。

以上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是還有一個也是主要原因。這個主要原因就是「戰爭」。

我們新中國建立雖然只有幾十年,但是現在社會的主力軍已經是80後了,消費主力是90後和00後,這些都是完全沒有經歷過戰爭的幾代人,真正經歷過戰爭甚至親身經歷戰場的那一輩已經漸漸的都離我們遠去了,甚至70後也都過了「知天命」的年齡了。對於一個和平年代下生長的人來說,本身就不會崇尚「力量」。所以也就很難有「硬漢」會備受歡迎。

以上兩點就是我認為在中國很難有「硬漢」備受歡迎的主要原因。一家所言,有不同意見勿噴,謝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