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了“東方紅一號”衛星,成爲世界第五個能獨立研製和發射衛星的國家。英國則在1971年用“黑箭”火箭成功發射了衛星,是繼中國之後的第六個。而且“黑箭”火箭早在1970年3月4日就曾發射成功過,只不過當時沒裝載荷。往更早追溯,1946年英國就有科學家從繳獲的德國V2導彈基礎上研究火箭,並且據稱一度領先美國。但項目最終卻被英國政府放棄了。

歷史何其相似:500年前中國放棄海洋 50年前英國放棄航天

黑箭火箭發射瞬間,可惜成爲絕唱

資料顯示1971年成功的“黑箭”火箭是以雙氧水、煤油爲燃料的三級火箭,起飛質量 18.13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 73公斤。這樣的參數在當時並不算太寒酸。但因爲技術、成本等原因,1971年7月29日,英國衆議院通過決議,停止發展運載火箭。英國甚至還禁止在本土發射火箭……最終,英國成爲了“世界上唯一一個已經成功發射了自己的人造衛星卻又主動放棄發展自己的運載火箭技術的國家。”

歷史何其相似:500年前中國放棄海洋 50年前英國放棄航天

嫦娥探月工程,前兩期工程的花費僅相當於“北京修兩公里地鐵的費用”

如今,差不多時間加入“航天俱樂部”的國家都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只有英國的衛星必須搭別國的火箭才能上天。但現在意識到發射火箭非常賺錢(據美國航天基金會統計,全球航天經濟總量達到了3300億美元),“脫歐”後英國更深刻的體會到不能獨立自主就會受制於人(英國居然飢渴到預定日本三菱還在研發中的H3火箭)。

2018年,英國終於允許在本土發射火箭了,並且宣佈將建設其首個太空港。但令人意外的是這個發射場居然要建在緯度高的蘇格蘭地區,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網友都會理解,因爲地球自轉的原因,低維度地區才利於航天!而且這半個世紀以來航天科技飛速發展,黑箭老矣,英國只能接着使用別國的火箭。據報道在這個發射場將發射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火箭;洛馬當然也不會拿來尖端技術,只帶來了起飛重量僅有區區10.5噸的“電子”小型火箭。

歷史何其相似:500年前中國放棄海洋 50年前英國放棄航天

放棄海洋與放棄宇宙,“寸板不許下海”與禁止火箭發射,歷史何其相似。

說到近50年前英國放棄航天的歷史,筆者的心情也挺沉重,這讓人想起網絡上流行的一句話:“今天我們責怪祖先500年前放棄海洋,難道要後代500年後責怪我們放棄星空?”500年前的海禁政策讓中國錯過了大航海時代,是英國在1840年用炮艦告訴我們那是多鼠目寸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