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氣時而讓人睡意纏綿 時而讓人神清氣爽
今天下了場綿綿的細雨 暖的是那雲散後穿透的春陽
是否在訴說著 這樣庸庸碌碌不知為何而忙的生活中
有時候也該停頓一下透透氣呢? 

也沒錯 今天一位許久不見的學弟 敲了我那剛修好的FB聊天室
其實是知道的 剛放榜後沒多久 一如去年的我 總是有人被滿山滿海的醫科聲浪淹沒
或許學測不如想像中的那麼光鮮亮麗 或許不差但有點瑕疵可見
剩下的卻是更難的抉擇點...

究竟該去面試個分數不高但算感覺上喜歡的科系 還是就用力拚指考 以醫學為第一目標?

相信只要制度未改前 這是個永遠未解的難題 (當然改了後可能有其他更難的關)
每年都有人在這個十字路口徘徊 也有人選了路後不斷想著回頭的可能 或又走著走到了另一年的十字路口
於是 我們身邊的人問了 你以後想過怎樣的生活?

許多師長是非常鼓勵醫學的 他們說會有穩定的生活 會有崇高的地位
但他們可能從沒親身經歷 即使經歷過了換個人也不一定會一樣 真的能套用在每個人身上嗎?

但也有不少師長 或者朋友非常鼓勵往自己的興趣前進 他們說行行出狀元
彷彿只要意志堅定 興趣濃厚就會有光明的未來 但誰會知道未來的自己跟現在是否有一樣的特質和興趣呢?

-------------------------------------------------------------------------------------------

回到那困難的路口 學弟其實只問了我一個問題:
醫學系在做什麼啊?
我其實愣住了一段時間 然後又離開宿舍了 還有很多事要做...

多少人在進來前 就知道未來的日子? 又有人從第一年就預知了未來的路呢?
其實有點想忽略這個問題的 但是總又覺得好像不應該忽視什麼 內心的角落
想像自己喜歡的生活型態 就像那些希望孩子讀醫科的師長一樣
彷彿將自己未完或幻想的夢 賦予了自己關心的人
如果說他們已經自己走過又希望孩子走 那換個角度想 要我們走前人走過的路 甘心嗎?

總是不想跟別人一樣的我 總是試著去搖頭:
 即使有好成績也不要太乖
即使還是很乖也不要讀熱門科系
即使讀了熱門科系也不要沒啥娛樂
即使沒啥娛樂也要參加特別點的社團
即使社團和許多人相同也要有不同的生活步調
即使生活和全班同步了也硬要說自己有不同的方式....

一步步的退後 還是堅持要有些不同 只因為害怕自己的人生
只是某人的一生 晚了幾年的重播

 所以 我的生活 似乎不能算全國醫學生的典型 至少我不是很想

-------------------------------------------------------------------------------------------

一年級剛入學 就好像某個好朋友說的 開始去逐高中未完的夢
最明顯的就是多參與社團 管它醫學系再忙還是要讓社團時間滿檔
再來開始做全班的事 不管什麼系上的活動都要當個幹部 就算沒當也要到現場拍個合照
開始交來自各地的朋友 就算沒有什麼知心朋友至少認識了全班 至少隨便和同學裝熟時不會很不自在
開始知道夜唱夜衝(沒車只能衝捷運=[) 天天吃消夜 開會開到快看到日出 為了趕報告deadline灌咖啡
但即使再多的瘋狂 仍有家裡的那份牽掛 身體不舒服了仍要休息 課業危及了仍要熬夜搶救
其實一點都不享受被當作卷哥(事實上也不是 哈) 因為成績只為了證明給愛自己的家人看 我可以兼顧一切

更何況大一的成績再好也只能代表...
我喜歡社會學的觀察角度 開始接觸古典樂 知道世界上出現過哪些偉大的思想家跟畫作
開始懂得換個角度看對錯 知道怎麼理性看待人性 甚至知道性別和本能會在文明裡造成什麼影響
但 從不代表 我適合當個醫生 尤指傳統的醫生(聽說榮總叫大夫)
記得有很多人說過醫生本來就不用成績好的學生 只要關心人的學生
但也有學長說過 醫學這樣複雜而需要妥善抉擇和安排的人 某程度上可由成績看出端倪
但事實又證明多數成績很好的人 似乎會追隨時代賺錢的潮流 當初說要救人的偉大情操留給成績後段去做
當然某位醫院院長說過 那些人待在四大科也沒有做比以前差 有時反而更懂得變通 

話說回來 沒有什麼特別興趣 我之知道自己不喜歡太難的數理 知道文藝上沒太深素養 只是喜歡說說聽聽人們的故事
不過至少知道自己不會討厭這個地方 而且努力的在找除了穩定的向上爬之餘 還可以有什麼發展
很喜歡聽一些醫生的故事 有的可以寫書 有的可以唱歌 有的可以經營事業或做研究 有的可以只是過自己愜意的生活
而且常常是學以致用 把所學結合了 這樣好像也不賴 =))

-------------------------------------------------------------------------------------------

認真回答學弟的大哉問

我現在的生活嘛... 會為了成績的基本水準熬夜 但平時課餘不太讀書
熬夜通常是在趕社團的進度、開會或者整理系上的一些資料和活動進度 有時則是冗在FB看動態玩小遊戲

說忙是很忙 但也會刻意給自己一些時間 去報名其他系外活動 看表演 聽音樂 或只是突然跑到台大找朋友吃頓飯
有少數幾個算是摯友 生活有時幾乎重疊 有時卻有數天見不到面 至少無法像國中小的死黨終日廝混在一塊

經營時間、金錢和友情都是件不容易的事 尤其像我這樣想兼顧很多事的人來說
把一些事丟在一邊叫我想成自在自得我很難做到 但卻不能接受沒有空檔的日子

想給自己時間時總是為各種事在奔波 沒有車的生活更累人 也怕家長又擔心東擔心西
好不容易團體沒有佔據了我的日子 又開始覺得孤單空虛 想找朋友聊聊天 每個人又彷彿都有自己的事放不下
想看看外面的世界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想回到這座小山世界 又因此跌入了公務的深淵

未來呢? 當然不像現在 有時像戲劇系 有時又像藝術系 (偶而會像其他科學學系)
聽說 學長姐是在水深火熱的讀書中的 常常面臨大型的考試而要讀大量的書
好不容易書讀完了 也累了沒體力去放鬆去玩 只能偶玩一些課外活動又要回房念書

再以後一點 開始兼顧課業和工作 仍然有書要讀 卻又有許多責任要盡
常常全年無休 有時遇到好一點的上級可以躲回宿舍偷懶 有時卻又被當廉價勞力天天繞圈轉
有時會看到一些有趣的醫院現象 像是資歷的深淺或職位的關係如何影響互動
性別的不同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長相如何影響生活 甚至如何遇到一些大明星突然現身在自己的生活圈中
開始決定自己要去的地方 卻有時太多選擇和猶豫 各有各的優缺要取捨...

有時遇到病人畢恭畢敬的完全遵循醫生的專業 有時遇到病患硬是要google所有的藥單質疑你的處方
有時覺得收入不如以前醫師多卻又十分充足 有時又覺得錢再多好像沒什麼時間花
有時覺得畢業後不太用找工作似乎就有空缺 有時卻又覺得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位子還要等到好老
有時覺得有好多好多的模範出現在眼前值得學習 有時又覺得要成為那樣付出的代價不是自己所能負荷的生活方式

有時抱怨了一下自己的日子 卻又惹來不少的冷言酸語或羨慕渴望
現實好像永遠要跟理想比個勝負
有時覺得人生不可能圓滿 有時又突然覺得轉個念瞬間就圓滿了...

或許一年級講這些言之過早 只能說比起高中時的我
對醫學之路又多了一些粗淺到不行的認知
但又有誰知道未來部會大扭轉呢?

只能說 擇你所愛 愛你所擇
人生的岔路還有很多 或許高中畢業是第一個大關卡 但不代表一個念頭真的能改變那麼多
因為 只要個性沒變很可能殊途同歸 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呈現 未來還可以決定更多...

-------------------------------------------------------------------------------------------

很不喜歡自認高明的人 卻又自己這麼做 或許有人會反駁我的無知
但我希望讓我隔幾年自己再來批評這篇文章 至少概略描繪了我現在的感覺 但人總要成長的

有時短視一點也無妨 反而能對焦在眼前的風景 看清楚人生每一刻的美
有時順從天意也無礙 因為天意常常來自你過去已經做好的準備和鋪陳

有時抓到什麼就要把握 人生中什麼時候會想起他的好 還不一定呢~

人總有過去 但日復一日用生命換得的 不是白白付出的代價 至少要有成長和新的體悟

考慮科系時 想想它可能給你的出路 價值 地位 興趣 收入 時間...很重要
但或許最後會發現影響一切的卻是你的特質 友情 家庭 和每個相逢的緣分

-------------------------------------------------------------------------------------------

因此 我只是想跟之前好幾個問過我未來選擇的學弟說
每個人有不同的基調 即使套上一樣的和弦 單音及節奏也有不同的走向
因此從小立志要讀台大醫科也很好(我曾經很瞧不起這種狹隘)
從高三才突然愛上醫科的成就感(或說虛榮)也不錯
強迫自己去喜歡沒為了什麼考上的科系也不差
交給指考做決定 認真過未來的生活也是人生
甚至轉學轉系重考或雙修都是選擇 沒有所謂對錯

但是我最反對的 就是在不斷的徬徨和猶豫間放著青春流逝
因為一切不能重來 更不能在一些關卡度過無意義的歲月

學測要面試就快去加油 想指考就努力去讀 兼顧也不是不可能
要跨越的永遠是自己心裡那道根本不存在的鴻溝
只要在浪漫理想和殘酷現實中取得平衡
如同光圈焦距對比都調到自己喜歡的位置上

拍出來就是清晰而感動的人生片刻
一如雨後的春陽 讓你想奔跑在自然中 幕幕是好風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