葯明康德/報道

今日,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刊登了一篇論文,指出了一個不幸的事實。在有「癌症之王」之稱的胰腺癌面前,我們之前的處理方法,可能有一個誤區。

胰腺癌是一種極為難治的癌症,患者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嚴重的消瘦,煞是恐怖。2014年,來自知名科研機構Broad研究所的Matthew Vander Heiden教授團隊發現,在胰腺癌發作的極早期,患者的肌肉就會開始降解。這比胰腺癌的其他癥狀要早得多。這一研究發表在了《自然》子刊《Nature Medicine》上,對於胰腺癌的早期診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的通訊作者之一Matthew Vander Heiden教授(圖片來源:MIT官方網站)

然而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卻沒有得到闡明。先前,研究人員們猜測,胰腺癌腫瘤可能分泌了某種激素信號,並隨著血液循環走遍全身,引起肌肉和脂肪的降解,使患者消瘦。

但今日發表於《自然》上的研究,則推翻了這個假說:研究人員們在小鼠身體的其他地方接種了胰腺癌腫瘤,並發現小鼠並不會出現消瘦現象。這表明腫瘤細胞本身其實沒有分泌什麼激素信號。相反,消瘦現象是由於腫瘤的病發部位所導致的。

▲小鼠體內的某些消化酶活性有所減少(藍色)(圖片來源:《自然》)

對胰腺癌小鼠的進一步研究,則發現它們體內的一種消化酶產量出現了問題,這導致了小鼠消化功能的紊亂。實驗發現,哪怕喫了等量的食物,罹患胰腺癌的小鼠也依舊會表現出癥狀。它們體內的脂肪組織開始降解,逐漸消瘦。這和人類患者的表現非常類似。

那麼,補充上這些消化酶,是否就能逆轉小鼠的消瘦呢?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們將酶輸入到了小鼠體內,並成功地看到了癥狀的改善——這些小鼠不再那麼消瘦了。

但他們也觀察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現象。那些不再消瘦,理論上身體更健康的小鼠,死得卻更早!

▲輸回消化酶(藍色)的小鼠,壽命反而更短(圖片來源:《自然》)

「研究表明,身體消瘦這一現象,可能反而會保護小鼠!」 Vander Heiden教授說道:「這就像限制卡路里攝入會保護小鼠一樣。」

有趣的是,對於人類胰腺癌患者來說,過分的消瘦總是讓親友和醫生擔心他們的健康。一些患者也會使用一些藥物,來增加他們的體重。難道這反而是害了他們嗎?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又進一步分析了現有的醫療數據。他們發現,身體出現消瘦和患者的生存期並沒有什麼關聯。也就是說消瘦並不會惡化胰腺癌患者的病情,我們過去的擔憂,很有可能是不必要的。

「有時,你不需要去處理消瘦。患者可能只是體重減輕,並不一定代表他們的生命會變得更短。」 Vander Heiden教授補充道。

研究人員們也指出,將小鼠研究直接應用於人類的醫療還為時過早。但這項發現的確指出了目前可能存在的一個治療誤區,並有望通過未來的臨牀試驗得到進一步的闡明,造福患者。

「從作用機制的角度,這項研究揭示了一個全新的角度,讓我們去思考胰腺癌消瘦的部分原因,」 Vander Heiden教授補充道:「不同癌症導致的消瘦並不等價。我們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因為一些消瘦可能對你有保護作用,另一些則可能有害。」

參考資料:

[1] Altered exocrine function can drive adipose wasting in early pancreatic cancer

[2] Biologists discover how pancreatic tumors lead to weight loss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