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戰地史蹟學會理事長陳自強(左)、常務理事董森堡(右)親手撫著「復國庫」殘存的...
金門戰地史蹟學會理事長陳自強(左)、常務理事董森堡(右)親手撫著「復國庫」殘存的標語,相當心痛。 記者蔡家蓁/攝影

金門史蹟學會:砲堡都是同期蓋的

究竟歷經823砲戰的金門「三獅山砲堡」與復國庫等有沒有被拆除?金防部昨派人攜同學者,在荒煙蔓草中開路,尋獲「三獅山榴砲陣地」,還有當年參謀總長郝柏村所題「一呼百應快動猛打」字樣,佐證拆除的建物與823砲戰無關,但仍引來金門戰地史蹟學會常務理事董森堡打臉說,這些砲堡都是同期蓋的,雙方各說各話。

董森堡說,因「無竹節」鋼筋是早年軍方構工原料,「4座砲堡一定都有郝柏村的題字」,沒人可證明那張照片到底是哪座砲堡,最重要的是,軍方一直都未提到所拆掉兩座庫房「反攻庫」、「復國庫」,其實是「823前期」就蓋的。

被拆的「復國庫」落成年代則是在民國45年4月。記者蔡家蓁/攝影
被拆的「復國庫」落成年代則是在民國45年4月。記者蔡家蓁/攝影

被拆的「復國庫」,當年是西半島重要的彈藥庫房之一。 記者蔡家蓁/攝影
被拆的「復國庫」,當年是西半島重要的彈藥庫房之一。 記者蔡家蓁/攝影

立委會勘 研議後續保存

不僅如此,立法委員楊鎮浯昨也邀集相關單位現場會勘,要求就戰地史蹟進行全面盤整、分級分類;但若地方政府不呼應此次協調會結論訴求,會要求文化部出面組織平臺,由文化部代行處理。

金門軍方日前快手拆除3座超過50年的碉堡與庫房,引發各界撻伐,楊鎮浯昨便邀集金門縣前榮服處處長鄭有諒、金門戰地史蹟學會理事長陳自強、常務理事董森堡、軍備局工程營產處少將處長張大偉、資源司財務資源處薦任專員周宗毅、陸軍司令部金防部政戰主任史順文少將等召開協調會,研議金門戰地史蹟後續保存方式。

立委楊鎮浯(左一)今天邀集相關單位冒雨前往山前復國庫會勘,盼暫緩縣內相關軍事設施...
立委楊鎮浯(左一)今天邀集相關單位冒雨前往山前復國庫會勘,盼暫緩縣內相關軍事設施拆除工作。記者蔡家蓁/攝影

鄭有諒感謝戰地史蹟協會對於金門戰地史蹟的保存提供相當多的協助,他建議,應建立一協調平臺,由縣府相關單位如觀光處、文化局與國家公園等等,將戰地史蹟做全面徹底清查列管,而非現狀「多頭馬車」。

軍備局:拆除為了「還地於民」

軍備局也說明,軍方其實相當重視文物保存,就三獅山一案乃是為「還地於民」,日後針對民地需要拆除的建物,建議往後應「以地易地」方式來「還地於民」。陳自強也說,若因此次事件,犧牲了一個砲堡,反而救了更多砲堡,也是一股正面力量。

董森堡建議,縣府應建立文資評斷補償機制,並於調查戰地史蹟時要落實雙層認證機制,透過協調平臺依據文資法規定來保存金門珍貴戰地資源。

楊鎮浯表示,應暫緩縣內相關軍事設施拆除工作;建議縣府邀集相關單位,以及戰地史蹟協會等專家與學者,由中央與地方政府在一個月內,共同成立金門戰地文資保存小組,並就戰地史蹟進行全面盤整,分級分類,也針對攸關鄉親權益與土地正義優先保障,研議補償措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