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实体娃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图片!

在各家相同或不同的图片中找到入眼的娃娃,遴选出认为值得信赖的店,从他家接走娃娃,这家店作为我娃娃的娘家,便自动升级为我的丈母娘!!然而乱花渐欲迷人眼,图片这么美(那些把图片P得连设计师都认不出来的不在本次讨论范围内)、很多店图片又完全相同,该怎么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呢?

在某宝买实体娃娃大家都会,但往往很多萌新会忽视一个问题。

买娃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图片。你在不同的店铺往往会看到一模一样的娃娃图片,但你确定各家实际的产品也是一模一样的吗?

有些萌新可能是初次买娃,被图片(以及和谐虫上脑)糊了双眼,以为图片一样,产品就一定一样,或者根本没去考虑过这个问题。在这种前提下,「价格」取代了「娃娃的真伪」成了部分萌新选择娃娃唯一的标准。

当你意识到自己陷入这种状况之下时,最明智的办法是关掉某宝,打开珍藏的资源先让自己进入贤者模式冷静下来,像本山大爷说的那样,「让聪明的智商从新占领高地」。

冷静下来再来分析。货比三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问题是你对著图片比价格、比承诺、比售后,这完全是搞笑嘛。

以前见到一个萌新,在三家店铺之间徘徊对比,试图找到最低廉的价格。这三家店里,萌新看中的娃娃图片自然是一模一样的,这套图也是行业内的人一看就知道属于哪个厂、哪个品牌的那种流传颇广的图片。然而其中一家店将至少来自三个不同厂家的娃娃图片混在一起,将身材标准本来完全不同的娃娃放在相同规格下,另一家店也只是含混介绍自己是品牌货。

这位萌新既不了解也不愿意去了解,怀著价格能低一点是一点的小心思在各家店铺之间周旋,最后自然被价格和成本都更低廉的那家拿下,接下来很有可能坐等收到一个与图片不符的娃娃。

那么如何避免上此恶当呢?

也很简单,三方面。

首先,图片被各家店铺广泛使用的实体娃娃,往往是一些较为经典和有人气的形象。你只需要动一下小手截个图,问问行内人,就可以知道这娃娃叫啥、来自哪家厂。(你要是硬拿著那种灯光幽暗、只露著半边脸的娃娃图片去问,我也只能温柔地告诉你:请圆润地离开!~)

当你获得了娃娃的这些信息之后,再去找店家问一问生产厂家和发货地址,你上当的几率陡然下降有木有!

其次,专业度。萌新买娃娃,不能只去在意客服或销售人员的态度是否如春风般温暖,而要去关注他们的专业度。

销售人员的专业度,我觉得不仅体现在他对自己产品的了解程度上,还体现在操守和底线上。除了能熟练地向你介绍产品,还起码要有较为客观的态度。介绍娃娃和功能时,只说优点不说缺点,我认为是一种信息欺诈。

比如所谓的智能加热,初次看到这种功能,部分萌新满脑子充满了粉红色的泡泡,想像著温香的娃娃被自己拥入怀中的画面。可你并不知道这种加热只是让你的娃娃躯干部位有些温度,头胸臀、小臂、小腿是无法加热的,胸大一些的娃娃连双乳都是凉的。萌新如果遇到缺乏专业度的客服,大概率会为这种功能交了学费。

怎么看出专业度呢,打个比方吧。

你:哇,还有加热功能,好用吗?(此时你在想像著自己搂著热呼呼的娃娃睡觉)

对方:好用的亲~(强化你的想像)

你:哇,还有智能语音功能,是什么样的?(此时你在自行脑补和娃娃打情骂俏)

对方:可以和娃娃聊天哦亲~(强化你的脑补)

你:这些功能有什么缺点吗?(此时你内心深处或许并不愿意接受事实)

对方:没有的亲~(安抚你的情感,强化你的购买冲动)

上面这种情况,作为买方,你从中了解到关于这些功能的任何有用的信息了吗?

换一个客服再来:

你:哇,还有加热功能,好用吗?(此时你在想像著自己搂著热呼呼的娃娃睡觉)

对方:这个功能缺点是blahblah,有可能导致blahblah。(制止了你的幻想)

你:哇,还有智能语音功能,是什么样的?(此时你在自行脑补和娃娃打情骂俏)

对方:这个功能缺点是blahblah,有可能导致blahblah。(击碎了你的脑补)

你:这些功能有什么优点吗?(此时你内心深处或许还不愿意接受事实)

对方:没有的亲~(卖娃娃还可以这样玩?)

上面这种情况,作为买方,聪明的萌新能根据对方介绍的情况全面分析权衡,并且能省下不少钱。

再有,就是向卖家要视频。并不是说一上来就招呼店家「把你们所有视频给大爷我打包来一份!」,而是你在挑选娃娃的过程中,遇到需要进行对比的环节,对方有足够的资料和信息提供给你,帮助你进行选择。

比如萌新往往对所谓的智能语音怀有浪漫的幻想,那么在选娃娃时就不要止于听卖方的文字描述,要个视频一目了然。看完视频,你会发现这智能语音就是在报复社会。

萌新们大概不知道,实体娃娃的智能化,就世界范围内而言,美国Realdoll的官宣也只谦虚地称「尬聊」,一颗单头差不多1万美元。

最后,以我最喜欢的瑾萱小图作为收尾。也祝愿萌新们都能找到满意的娃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