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寫一篇文章的第4年245天

張傑彬寫作目標:幫你打造個人品牌

昨天,我們行一社裏傳來幾個好消息。

楚大一次性收到了20萬的培訓費。

我們行一社的老米受到邀請,和其他7位淘客代表一起,參與了阿里媽媽總裁趙總舉辦的閉門會議,還被安排在趙總的旁邊,現場做了發言。

如果大家知道阿里巴巴的體系,就知道總裁屬於什麼級別的人了。

他們兩位為什麼能夠取得這些階段性的成果呢?

核心原因是:

都在打造個人品牌

他們是如何打造個人品牌的呢?

方法就是下面的四季個人品牌打造法

第一步:找到定位

定位不對,努力白費

楚大有多年社交電商經驗,剛來上我的《創造一套理論,幫你打造個人品牌》私人定製課,她只知道想打造個人品牌,但具體做什麼也不知道。

我們通過2天的深度交流和學習,挖掘到了她非常擅長的一個點,那就是培養團隊長。

在我的張傑彬個人品牌打造體系中,特彆強調要調用自己的擅長的地方。

《道德經》裏說過: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壽

不失其所者久,是指不失去他的根基的人,會活得很長久。

我們每個人的根基是兩方面:

1.自身所求

2.自身所長

通俗來說,就是你到底想要什麼,同時你又擅長什麼。

最好的方式,以自身所長去追求自身所求,這樣會活得很長久

用我們最擅長的方式來追求自己最想要的東西,這是最好的狀態。

其次是,用自己不擅長的地方,來追求自己最想要的東西

比如你想去美國,你擅長開飛機,但你不知道自己擅長開飛機,你看到別人是跑步去的,原本3天就可以到美國,結果你花了30年纔到美國。

不過這種狀態還算不錯的,至少你在追求你最想要的東西。

第三種狀態是,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去追求別人想要的東西。

比如父母想讓你考公務員,但你真正想做的是創業。

你沒有堅持自己想要的東西,你開始複習考試,並且你的人際關係能力很強。別人20年才你當上大領導,你10年就當上大領導了。

但是,當你當上大領導以後,雖然父母很開心,領導很賞識你,下屬很認可你,但你發現你也不開心。

第四種,是最悲劇的,那就是,用自己不擅長的方式,去追求別人想讓你獲得的東西。

比如你想去美國,家人想讓你去南極。

你擅長開飛機,但你不知道自己擅長開飛機,你是跑步去南極。

於是,過程中你很痛苦,因為你發現你跑不過同行的人。就算你費勁50年,終於到達南極,你才發現,南極不是你想要去的地方,你想去的地方是美國。

但此時,你發現自己已經老了。

這是最悲劇的狀態,過程痛苦,結果痛苦。

我們一定要牢記不失其所者久,要記住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而不是別人強加給你。

要發現自己最擅長什麼,而不是一定要用別人的方法。

所以,我給客戶打造個人品牌的時候,都特別看中他的擅長地方,都一直鼓勵他用自己最擅長的地方做打造個人品牌。

所以,經過兩天的診斷和討論,給楚大的定位是:

楚大:專註團隊長培養

事實上,這次能夠獲得20萬的培訓業務,別人也是看中了她能夠培養團隊長。

第二步:創造理論

對一個人最高的一種評價,是說這個人有思想。

所以,打造個人品牌,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把自己零碎的經驗、觀點、理念,升級成一套系統的理論。

比如投資人,創造一套投資理論以後,會有下面的好處。

楚大把自己多年社交電商的經驗提煉出來,升級成了很多套理論。

比如非常重要的「現身、服務、發光」理論。

當然啦,寫作是比較難的一件事,楚大在寫作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阻礙,很多問題,如下圖所示:

我每天寫一篇文章,已經寫了快5年,大家寫作中遇到的問題,我幾乎已經遇到過了,並且已經解決了,所以,我也能理解楚大的問題,也能給她解決問題。

你的經驗價值百萬,你要敢於把你的經驗寫出來,楚大也說了,如果不是寫了200多篇文章,也沒有底氣去談這次合作。

比如老米,他作為中國最早的一批淘客,是淘客界很厲害的頂尖高手,2015年他個人淘客推廣超過1個億,此外還組建了彙集80%高收入淘客的社羣「避風港」,避風港幾乎可以做到幫你找到一切淘寶客資源。

他有豐富的淘客實戰經驗,所以,他創造了一套《社交電商淘客營銷》理論。

第三步:傳播理論

有了這套理論,就通過微信、微博、抖音等方式傳播出去。

楚大通過公眾號每天寫一篇文章,已經寫了200多篇。

老米也以公眾號為主陣地,他的模式值得大家參考。

每週一至週五,每天寫一篇文章,週六週日享受生活,如果你做不到每天寫一篇文章,老米的這個方式也是很不錯的,勞逸結合,工作和生活不耽誤。

第四步:創建社羣

理論傳播出去以後,會吸引很多粉絲,那就通過社羣把粉絲沉澱下來。

比如楚大就創建了新書內測羣,羣友的提供的「即時反饋」,一方面可以讓你的新書質量更高,另一方面讓你每天都很爽,你想想,每天寫完文章以後,別人都來誇獎你,你說你爽不爽?

哈哈。。。

在《社羣營銷兵法》這本書中,我提到了社羣矩陣理論,你要構建屬於你的社羣矩陣。

老米也是組建了社羣,除了剛才說的那幾個淘客界的頂尖社羣以外,他還創建年費1萬的方寸社,這是一個老闆型社羣,專註社交電商領域高端人脈資源連接。

老米的逼格很高,很多人是在向外招募會員,他卻是在不斷拒絕申請,把他很多大牛都婉拒了。

我前幾天寫過一篇文章,深度聊過拒絕客戶這個主題:

好的,我稍微解釋一下:

1.制定兩個標準

標準1:我想要哪些客戶

標準2:哪些客戶我千萬不能要

標準2更重要喲。

2.只接手符合標準的客戶,堅決拒絕不符合標準的客戶

是的,道理都懂,但能否堅決執行下去,這裡就是大咖和普通人的分水嶺了。

3.效果凸顯

如果只接手符合標準的客戶,並且拒絕那些不符合標準的客戶,那我們就可以有更多精力、更多能力、更多時間去幫助篩選出來的客戶。

4.更多成功案例和更少失敗案例

當你把80%的精力都放在20%客戶身上,那會有更多成功案例,有更少的失敗案例。

5.當成功案例增多,你會更有信心、你可以漲價,並且用戶會追著你跑

6.再一次提高標準

我們只能從成功走向成功,因此,你獲得小成功以後,可以進一步提高你的標準。然後整個良性循環就開始了。

當然,整個良性循環的關鍵,是你一開始要設定標準,知道要聚焦那些用戶,要明確自己的能力圈。

第五步:品牌變現

我在新書《填空式寫作,寫出你的個人品牌》中,寫了7種變現方式。

其實,變現方式不止這些,比如老米,通過寫作打造了個人品牌,能夠和阿里媽媽總裁直接對話,以後還能有更多合作,這些都是打造個人品牌的巨大好處,以後的變現方式還會非常多。--End--

歡迎關注傑彬談個人品牌微信公眾號:zbaxx2017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