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海軍(တပ်မတော်)是東南亞各國中規模較小的海軍,其作爲緬甸聯邦海軍成立於1947年12月,當時僅有700人,裝備各類蒐羅來的原英國皇家海軍艦艇,其中包括1艘原“河”級護衛艦“法爾河”號(HMS Fal),改名爲“瑪育”號(UBS Mayu)

這個中國鄰國貌不驚人,但在中國幫助下已可以自產3000噸護衛艦

法爾河號護衛艦

在20世紀50年代,緬甸海軍一直參與各類反游擊戰,其有效保護了伊洛瓦底江沿線的政府軍補給線,威懾民族地方武裝和左翼游擊隊。到了60年代,緬甸海軍從南斯拉夫那裏獲得了艦艇的自造能力,開始建造400噸級小型作戰艇。不過整體上,緬甸海軍的裝備仍主要依靠外購,這樣的狀態到90年代纔有所改變。90年代末,緬甸海軍船塢從中國獲得了大量技術援助,一躍成爲了本地區能力最強的造船基地之一,緬甸現有的造船能力可以說相當出色,自產3000噸級作戰艦艇已不在話下。

這個中國鄰國貌不驚人,但在中國幫助下已可以自產3000噸護衛艦

緬甸海軍船塢

值得一提的還有,在2008年5月造成緬甸9萬人死亡的納爾吉斯熱帶氣旋登陸後,有25艘緬甸海軍艦艇被風暴摧毀,至少有30名軍官和250名海軍士兵在風暴中喪生。

這個中國鄰國貌不驚人,但在中國幫助下已可以自產3000噸護衛艦

納爾吉斯旋風造成緬甸的慘重破壞

現在,緬甸海軍總部位於內比都,隸屬於國防部,擁有兵力1.9萬人,艦艇約125艘。其中央部門包括海軍戰略司令部(內比都)、海軍訓練中心(色基)、海軍船塢司令部(仰光)、海軍中央水文站(仰光)、海軍中央潛水與打撈站(仰光)、海軍中央工程站(仰光)、海軍中央倉庫(仰光)、海軍通訊站(仰光)、海軍武器站(色基)。

緬甸海軍以海軍軍區劃分防區,設置五個海軍軍區四個艦隊,每個海軍軍區大約有1-8個海軍基地,分別爲:

  1. 伊洛瓦底軍區,司令部在仰光,下設登裏頌(Thanhklyet Soon)海軍基地、勃生(Bassein)海軍基地、可可島(Coco Island)海軍雷達站,負責伊洛瓦底江出海口及周邊海域,第1艦隊駐紮於此;
  2. 德妙瓦地(Danyawaddy)軍區,司令部在實兌(Sittwe),下設皎漂(Kyaukpyu)海軍基地、額不裏(Thandwe)海軍基地,負責加叻丹河口及周邊海域,第3艦隊駐紮於此;
  3. 斑馬瓦地(Panmawaddy)軍區,司令部在海基島(Hainggyi Island),負責勃生河出海口及其周邊海域,第4艦隊駐紮於此;
  4. 苗瓦地(Mawyawaddy)軍區,司令部在毛淡棉(Moulmein),負責怒江出海口沿岸;
  5. 德林達依(Tanintharyi)軍區,司令部在丹老(Mergui),下設澤代基(Zadetkyi)海軍基地、邁立(Mali)海軍基地、巴萊島(Palai Island)海軍基地、卡丹(Kadan)海軍基地、薩坎迪(Sakanthit)海軍基地、蘭必(Lambi)海軍基地、珍珠島(Pearl Island)海軍基地、扎德卡萊(Zadetkale)海軍基地,負責德林達依地區的海域,第2艦隊駐紮在此處。

緬甸海軍下設4個營的海軍陸戰隊,約3200人,日常主要負責沿海地區的反游擊戰。此外還有海軍基地防空部隊和海軍航空兵編制。

在艦艇上,緬甸海軍的最新大型艦艇爲排水量3000噸級的“江喜陀”級(Kyan Sittha-class,蒲甘王朝君主)護衛艦,其建造得到了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的幫助,以中國爲主,裝備奧托76速射炮、8枚C-802反艦導彈、6枚9K38近程防空導彈、3門NG-18型6管30毫米炮、324毫米反潛魚雷等,還有直升機機庫與飛行甲板。該級艦現役兩艘,分別爲2012年服役的F12“江喜陀”號(UMS Kyan Sittha)和2014年F14“辛驃信號(UMS Sin Phyushin)。

這個中國鄰國貌不驚人,但在中國幫助下已可以自產3000噸護衛艦

江喜陀號

同樣自產的還有“雍笈牙”級(Aung Zeya-class)護衛艦,其2010年服役,排水量2500噸,配備奧托76速射炮、8枚Kh-35反艦導彈、6枚9K32防空導彈、4門AK630近防炮、324毫米反潛魚雷等,有飛行甲板但沒有機庫。“雍笈牙”級只有1艘F11“雍笈牙”號(UMS Aung Zeya)。

這個中國鄰國貌不驚人,但在中國幫助下已可以自產3000噸護衛艦

雍笈牙號

緬甸海軍還有2艘中國海軍退役的053H1型護衛艦,原554安順艦和557吉首艦於2012年3月退役並接受改裝後交付緬甸海軍,分別被改爲F21“瑪哈·班都拉”號(UBS Mahar Bandoola)和F23“瑪哈·希哈修亞”(UBS Mahar Thiha Thura)。其反艦導彈更換爲C-802型。

這個中國鄰國貌不驚人,但在中國幫助下已可以自產3000噸護衛艦

班都拉號

3艘“阿奴律陀”級(Anawrahta-class)輕型護衛艦則是緬甸海軍唯一的輕型護衛艦,其排水量1105噸,裝備C-802反艦導彈8枚、1-2門奧托76炮、奧托-佈雷達40高炮等武器。首艦771“阿奴律陀”(UMS Anawrahta)號在2001年服役,二號艦“莽應龍”號(UMS Bayinnaung)在2003年服役,三號艦“莽瑞體”(UMS Tabinshwehti)直到2016年才服役。本級艦共裝備3艘。

這個中國鄰國貌不驚人,但在中國幫助下已可以自產3000噸護衛艦

莽應龍號

緬甸海軍也開始自產導彈快艇,目前有1艘2012年服役的491號導彈快艇,配備4枚C-802反艦導彈,有隱身設計。此外,緬甸海軍還有兩型5系列導彈快艇,配備C802導彈4-8枚,舷號從556-560、561、562、567-570分佈。5系列還有炮艇型號,共有9艘,舷號551-555、563-566。緬甸還有6艘中國037系列導彈艇,舷號從471-476。037型獵潛艇緬甸也在1991年至1993年引進,共有9艘,舷號從442-450。有意思的是,緬甸海軍還有1艘T201型魚雷艇,據稱採用隱身設計,可以攜帶8條533毫米重型魚雷。

這個中國鄰國貌不驚人,但在中國幫助下已可以自產3000噸護衛艦

491導彈艇

這個中國鄰國貌不驚人,但在中國幫助下已可以自產3000噸護衛艦

5系列導彈艇

緬甸海軍還有3艘大型巡邏艦,其中2艘爲丹麥進口的“魚鷹”級巡邏艦,配備1門博福斯40毫米炮和2門厄利空20毫米炮,分別爲55“因多”號(UMS Indaw)和56“因牙”號(UMS Inya)。1艘自產的54“因叻”號(UMS Inle)則是2017年的新艦。除此之外,緬甸海軍的17艘海岸巡邏艇、17艘巡邏快艇、41艘內河巡邏艇構成了其日常巡邏的主力。

這個中國鄰國貌不驚人,但在中國幫助下已可以自產3000噸護衛艦

因叻號

除了這些,緬甸海軍手中還有2艘原美國海軍“欽佩”級掃雷艦、31艘海岸登陸艇、2艘通用登陸艇、1艘海洋調查船、2艘海岸油船、3艘海岸補給艦、4艘海岸運輸艦、2艘醫院船、1艘運兵船和1艘要員運輸船。緬甸還有中國製造的FD01“薩亞森”號浮船塢,用於艦艇建造與維護。在前沿領域,緬甸海軍還有兩個型號的無人艇,這也是東南亞國家中罕見的。

這個中國鄰國貌不驚人,但在中國幫助下已可以自產3000噸護衛艦

緬甸試驗的無人艇

緬甸海軍航空兵有1架ATR42型海上巡邏機、5架布里頓-諾曼的BN-2“海島人”型輕型海上巡邏機以及5架AS365型通用直升機,海豚直升機可以艦載。

總的來看,緬甸海軍的自產能力正在變得越來越強,這得益於中國給予的技術和產品支持。雖然受制於國內情況,不過緬甸很明顯有着非常不同於其他半島國家的基礎,特別是造船能力比較出人意料。如果緬甸能夠完成國內整合,其能力或許可以提高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