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是中國人非常熟悉的神話人物,唐僧唐三藏到西天取經,全靠他一路降妖除魔,走過千山萬水,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西天取得真經。我們看《西遊記》,看的全是一個熱鬧,沒有認真研究實際問題。事實上,唐僧到西天取經,除了妖魔鬼怪是障礙之外,還有許多障礙,比如語言,就是取經途中的最大障礙。

  《西遊記》裏的唐僧到西天取經,並沒有帶翻譯,這一路上他如何交流通交?從歷史上唐三藏取經的路線看,他要經過新疆、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最經到達印度。當然,歷史上的唐三藏取經,是有當地官方接待的,當地官方有翻譯,還有嚮導,西突厥統葉護可汗還派騎兵護送唐三藏南下,通關交流沒有問題。而在《西遊記》中,唐僧只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保着,書中沒說唐僧懂外語,也沒說孫悟空他們懂外語,這交流問題如何解決?

  我們看《西遊記》,不管唐僧到了什麼國,說的都是中國話,喫的都是中國餐,這是不合理的。按實際來說,到了什麼國,就得說什麼國的話,不應該說中國話。而作爲唐僧的衛士長兼嚮導的孫悟空,應該懂得多種語言,從唐三藏經過的地方來看,孫悟空至少要懂這幾種語言:漢語、新疆語、柯爾克孜語、普什圖語、達裏語、烏爾都語、印度語,共七種語言。這七種語言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還要了解一些別的語言。

  比如江湖黑話,鳥語、獸語。爲什麼還要了解這些呢?因爲唐僧到西天取經,少不了遇到山賊草冠,那些人都說黑話,孫悟空不懂,怎麼和他們打交道?另外,唐藏遇到的妖怪,又有禽,又有獸,孫悟空不懂點鳥語、獸語,如何除妖?我們說的這些都是實際問題,而吳承恩寫《西遊記》的時候並沒有考慮這些,或許他認爲這些並不重要,對作品不會有什麼影響。事實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如此,《西遊記》就不是四大名著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