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上海市徐彙區稅務局主辦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宣講暨輔導服務推介會。此次共有300多家企業的代表參加會議,大多數企業都來自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行業。

  今年,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稅收優惠力度與密度更是前所未有。而要讓減稅政策的效應充分發揮到位,不僅要着眼於新政策的宣傳落實,還在於持續思考和優化對存量優惠政策的執行。

  隨着上海市經濟的不斷轉型升級,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享受範圍覆蓋了越來越多的企業。

  據上海市稅務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申報中,全市共有近13000戶納稅人享受該政策,加計扣除金額達670多億元。而在政策“跨界”的技術創新和創意設計等“高精尖”領域,準確地進行研發項目性質判定和規範相關賬務處理曾讓不少企業研發人員、財務人員感到困惑。

  徐彙區稅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2018年的大調研中,他們發現區內企業也有這樣的疑慮,甚至有的納稅人因此想“打退堂鼓”。此次推出的研發費加計扣除輔導服務,就是要“靶向治療”納稅人這塊“心病”。

  據悉,此次輔導服務是上海市稅務部門在徐彙區進行試點的一項便民辦稅舉措,目前向區內所有需要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的納稅人開放。

  有需求的企業只要通過徐彙區科技創新服務平臺上傳項目相關電子資料,徐彙區科委與文旅局就會聘請第三方專家對每一個項目在線提供評價服務,並反饋評價意見供企業在申報享受加計扣除時參考。當然,無論評價意見如何,均不影響企業按現行規定自主申報享受這項政策。

  上海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待研發費加計扣除輔導服務在徐彙區試點成熟後,將適時總結經驗在全市範圍內複製推廣。而今年,上海將在全國範圍內率先推廣使用簡化版研發費加計扣除輔助賬,進一步減輕企業在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時進行賬務覈算和資料準備的負擔,讓符合條件的企業實現從“應享盡享”到“能享快享”的跨越。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稅務經理翁文蔚對記者表示,享受優惠政策的各個環節都有專業部門爲“保駕護航”,尤其是爲研發項目量身定製的診斷評價服務,給企業喫下了“定心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