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洗產地?郭臺銘大談自貿區,怒轟:「小英沒想臺灣經濟振興。」(圖/翻攝自郭臺銘臉書)

針對自經區和自貿區議題,郭臺銘昨( 8 )日深夜開直播首度曝光看法,並吸引超過萬人同時觀看,他特別談到自貿區的設置的 3 大要素,至於外界擔心,中國大陸商品若經過自貿區,會不會有「洗產地」的疑慮?郭臺銘則強調,自貿區只是鬆綁關稅,並不是撤掉海關。

郭臺銘在直播中表示,隨著不同的經濟情勢轉變,自貿區的設置應有不同的面向與策略,自由貿易經濟示範區的概念才大行其道。他也提出設置自貿區的基本環境 3 大要素,第一,國家為了維持競爭力,其中一個辦法就是設置自貿區,像是目前美中貿易大戰及 WTO 式微;第二,在產業供應鏈中,佔有不可被取代的位置;第三,必須鄰近一個大市場,必須有很好的地理交通位置,像是臺灣、墨西哥等。

許多人可能不瞭解早在美中貿易戰更前,中國大陸早已有許多商品(如太陽能板、馬克杯、腳踏車架…..等),都被歐美國家課徵高額的「反傾銷稅」。在臺灣已自貿港區,但仍有許多民眾及政治人物不清楚「自貿港區」及「自經區」的差異,本次國民黨提出的「自經區」是,以「前店後廠、委外加工」概念。而自由貿易港區概念,則是建立以物流、倉儲的國際物流及轉運中心,差一字,但意涵可是相去甚遠。

高雄市副市長葉匡時曾在臉書上以荷蘭為例,「荷蘭沒有產茶葉,卻能將該品牌行銷全世界」。他還舉例,「目前臺灣自己生產的茶葉、鳳梨等只足以供內銷,但臺灣大可從中國或東南亞進口茶葉、鳳梨等農產品,在自貿區生產成行銷全世界的臺灣茶、鳳梨酥或其他食品,我們何樂不為?」此舉就引來「人渣文本」輔大助理教授周偉航質疑,「韓國瑜的發大財是透過消滅臺灣農民的方式嗎?」更應證了MIC變成MIT的可能性。

此外,日前美國總統川普才宣佈,要將把兩千億美元中國產品的關稅提升到百分之二十五,如果這項政策沒有轉圜,衝擊恐怕會影響全世界。不應為了不瞭解「發大財」,反將臺灣置於美國報復的風險,連帶影響了臺灣品牌的信用。

此舉也應證日前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擔憂之處,他曾提到,美中貿易摩擦紛擾未決,若設自經區,中資有可能借道自經區,將MIC產品「洗」成MIT,反將美中貿易焦點轉移到臺灣。

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時期,政府就有準備推動的自經區概念,主要以醫療、金融與農業為重點,但當中最讓人所詬病的,正是特區優惠所造成的「不平等競爭」,特別是臺灣農業的衝擊最令人擔心,因此後續不了了之。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也擔心,若是根據「自經區」示範區條例第42條規定,中國830項農產品會進入特區,不僅管制性產品可以全數外銷。非管制性產品可以內外銷」,如此一來,國人最害怕的非洲豬瘟,也有可能藉由這樣的方式抵達臺灣。此外,更有一說,有中國大陸業者結合臺灣不肖廠商,將商品運來臺灣「換貨櫃」變成MIT。倘若真的如此,與其說是「賺大錢」,反到像是在幫中國大陸洗產地,怎讓人不擔憂。

1
▲有粉絲專頁整理自經區與自貿港區差異。(圖/翻攝臉書專頁「打馬悍將粉絲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