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路

  何俊:

  江西人,畢業於西安交大計算機系,1995年開始從事國內商品期貨交易

,尤其精於日內短線交易,是圈內公認的「短線天王」。

  一、心態的調整

  首要也是最難做到的是心態的調整。人的情緒是多變的,如果你沒有一顆平靜的心,在這個行業成功的幾率很小。賺錢不驕傲,虧錢不沮喪,沒有人能完全地做到,但是我們要盡量去做到。賺錢不必欣喜若狂,虧錢不必萬分沮喪,我們每天都要經歷盈利或虧損,若每天情緒波動很大,對身體和交易都不好。

  其次是外界幹擾因素,情緒雖是自己控制的,但是外界也會對情緒有所幹擾,比如被別人罵,和家人吵架等。我自己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當天和家人吵架,第二天肯定會虧錢,後來我只要遇到吵架,就不做交易。就在這些細節上逐漸讓自己的心態趨於平和,但是要做到完全不受幹擾是不可能的。

  二、資金管理

  資金管理是生存之道。很多人都懷有渴望暴富的心理,每天都想著這筆要賺多少錢,其實收效甚微,除非你的運氣很好,長此以往是很累的。我身邊的朋友也有特例,運氣好,心理承受能力強,一直在賺錢,但這種人畢竟少。要想成為大概率事件,就不應有這種暴富心理,而是穩穩地走下去,你就會看到你的明天是什麼樣子,而他們的明天基本靠運氣和賭。如何應對這種情況?你的下單量要與實際資金承受力、心理承受能力成合理比例,每一次的下單量要恆定,時而大時而小隻會加重自己的負擔,行情並不能看得很準,我們永遠都是在試,而恆定的下單量讓我們對盈利和虧損的度都有把握,這是我覺得抵達成功最穩定的辦法。如果人的生命足夠長,盤子有足夠大的流動性,這是最能賺錢的情況,但這兩個前提條件都是不存在的。這裡就涉及到短線的缺點——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盈利的速度就會減緩,流動性制約了速度,而這是長線的優勢。我身邊做短線的朋友,對於資金管理都做得很好,他們基本不可能會虧光,但是暴賺暴虧的人出現爆倉

是很正常的。

  三、良好的交易習慣

  良好的交易習慣是一種本能反應,也是一種固定的交易模式,看到某種行情就知道要怎麼輕鬆應對,獲利後該怎麼處理。這要求我們經常回憶盤面的情形,熟悉後就會形成良好的交易習慣,盡量規避錯誤,發覺不對及時出場,避免大的虧損。良好的交易習慣形成一種良性循環,而沒有良好交易習慣的下場多半是會一失足成千古恨,再翻身更困難。

  還包括順勢交易,不要貪圖小利而逆勢交易。順勢交易其實很簡單,對於短線交易,若價格一直創新高肯定不能賣出,只要心裡有數設好止損,盈虧比合適時,勝率大就可以做,其實短線交易是最簡單的交易模式,而長線交易可能有另一種做法。

  對日內短線交易者而言,一定不要留隔夜倉,當天收盤前清倉,保證休息時間,否則得不償失。

  四、正確的思維方式

  正確的思維方式保證正確的努力方向,若思維方式錯誤,則會潛移默化地進入誤區。很多人做不好期貨,急於尋找箇中原因,可能正確導致虧損的原因是在其它方面。我身邊的朋友也有一直虧損的,他認為自己定力不夠,堅持洗冷水澡,磨練自己的意志,而能喫苦不一定就能做好交易。

  五、及時止損

  短線交易本身賺的點數就不多,若止損不及時,就可能會賺不抵虧。止損對於短線和長線同等重要,進期貨圈的第一堂課就是止損課。我剛開始做期貨,詢問一做得很好的朋友到底給怎麼做?他說就是要止損。聽他所說後,我就不停止損,結果一天內止損了資金的30-40%,後來自我反省——不能亂止損。有時字面上是正確的,但實施起來又是另一回事。止損是一種保護措施,做錯還死扛的結果肯定是不好的。我至今尚未遇到不止損還做得很好的交易者,只是每個人止損的依據和度不一樣,但都是用小虧損博大盈利。

  六、專註

  和做長線不一樣,短線是體力活,專註於一個品種和做多個品種是不一樣的,你專做一個品種就是這個品種的「地頭蛇」。國內期貨品種日趨豐富,但是部分人依舊賺不到錢,就是因為沒有專註於某個品種,比如在白糖上賺的錢賠到小麥上,累了半天還沒有賺到錢。有些人不聰明但專一,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而三心二意兼顧多個品種就不太可能會贏過某個品種的「地頭蛇」。因此,不能貪多。曾經我也犯過這種問題,一天做很多品種,到最後發現可能只是因為僥倖賺了點錢,即便我做交易的時間長,結果也不是很好。後來一天我只盯著白糖做,發現賺得多得多,因為心裡對價位的波動瞭如指掌。雖然這麼多年我做過很多品種,但我發現專註做一個品種的時候效果最好。

  操作方法亦不可貪多。做期貨的方法多樣,總有一個方法最合適自己,能輕鬆駕馭這個方法獲取盈利。而不知足的人可能在老方法和新方法之間反反覆復,最後發現還是熟悉的更合適自己。我做了這麼多年,做短線手法也只有幾招,但我有自知之明,不會的我不去用。做期貨其實並不玄,盈利靠的基本就是那一兩招,但往往大家覺得期貨很玄,而去尋求更多的方法。合適自己的方法堅持下去就能帶來回報,學這學那反而都學不好。至今我只會看價位,只會看圖表,對指標完全不懂,但我用這種方法就是對的。交易市場是以盈虧來衡量,並不是以分析對錯來衡量。

  七、交易節奏的調整

  在賺錢和虧錢之間怎麼調節?以我個人經驗,應把賺錢時的狀態盡量持續下去,如果你今天賺了很多,說明你的狀態極好,行情非常符合你的方法,就應該一直做到不順的時候再休息;不順的時候說明你的狀態不好,或是行情不適合,選擇休息是最佳的,等跳出這個狀態再重回市場。

  1.接受風險,保持信念

  建立一種獨特的態度——讓我們保持有紀律、專註、還有就是在不利狀態下的自信。最優秀的交易者不但接受風險,還能夠承受和擁抱風險。因為交易,需要完全接受每筆交易固有的風險,這也是交易的成本。最優秀的交易者交易時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或衝突,即使有虧損,在退出交易時不會有一點點不舒服。換句話說,交易天生的風險不會讓最優秀的交易者失去紀律、專註或自信。如果不能做到不帶情緒(特別是害怕)地交易,那麼就沒有學會接受交易固有的風險。

  承認我們錯了,產生了虧損,是極度痛苦的,肯定也是我們想避免的。然而作為交易者,我們時時刻刻都要面對這兩個可能。一旦學會接受風險這個技術,不管市場怎麼運行,我們都不會感到痛苦。如果市場沒有能力讓你痛苦,就不用避免什麼了。

  交易者眼裡只有概率,建立客觀的思想狀態——沒有因為你害怕什麼會發生或什麼不會發生而傾斜,或扭曲。因為市場是中立的,不會控制我們解讀理解信息,也不會控制我們的決定和行動。錯誤的態度產生害怕情緒,而不是信任和自信。

  最優秀的交易者不害怕。不害怕是因為根據市場提供的機會進出交易,同時,最優秀的交易者形成了不輕率的態度。從某種程度上說,每個人都害怕。但當有些人不再害怕時,他們傾向於輕率,衝動魯莽,輕率的結果就是他們又開始害怕了。如果你害怕犯錯,你的恐懼會讓你對市場的理解產生錯誤,導致你犯錯。你無法學到足夠的知識以彌補恐懼造成的消極影響,你就不會客觀,不會毫不猶豫地行動。換句話說,在持續的不確定性面前就會沒有自信。殘酷冰冷的交易就是指每筆交易都會產生不確定的結果。除非我們學會了完全接受不確定結果的可能,否則你就要有意識地或無意識地避免你所定義的痛苦可能。

  完全接受風險,意味著接受交易的結果,不能帶有精神上的不安或害怕。也就不會痛苦地定義和解讀市場信息了。當不再痛苦地定義和解讀市場信息時,我們同時也消除了這些傾向:找理由、猶豫、過早行動、希望市場給你錢、自己不會止損而希望市場能解救我們。

  2.市場分析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我們並不是不需要市場分析,然而,市場分析不能通向持續一致性的結果。它不能解決沒有自信、沒有紀律或不當的聚焦造成的交易問題。自信和恐懼都來自於我們的信念和態度,但又是互相矛盾的思想。自信要求絕對相信自己,即使在虧損會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多的情況下也要如此。然而,如果你沒有訓練你的思想以駕馭不是持續一致性的想法時,你就不能有這種自信。

  任何事情都需要態度取勝。很多人都明白,但同時,很多人不明白態度對結果的重要性。大部分人錯誤地以為對市場的重大認知改變是成功的關鍵,實際是態度的基本轉變纔是成功的關鍵。市場沒有責任,它只是按照當初建立時的原則辦事。如果發現自己在責怪市場,或感受到背叛,任何責怪,都說明我們沒有接受市場不欠你的現實,不管怎麼想,怎麼努力,市場都不欠你的。

  承擔責任意味著確信所有的結果都是自己造成的,交易結果取決於對市場的認知,要接受所做的決定和行動結果。如果不完全地承擔責任,會導致兩個主要心理障礙而不能成功。第一,你和市場建立反向關係,錯失持續一致性的機會。第二,你錯誤地以為市場分析可以解決交易問題和失敗。

  通過避免虧損來防止痛苦是辦不到的。市場會產生行為模式,模式也會重複出現,但不是每次都一樣。所以再次證明,沒有避免虧損或犯錯的可能方法。失敗的交易者關注於盡量不犯錯,結果是越是努力,越是犯錯越多。市場具有或然性,再優秀的交易者也有犯錯誤的可能,也有做錯的時候,我們要坦然面對,主動承擔。當不再關注於賺錢,而是關注於如何防止市場再次傷害他以避免痛苦。換句話說,他越是想贏,不想虧,對可能對他有利的信息的忍受能力越差。他有能力阻止的信息越多,他能看見的對他有利的機會越少。也就是關注什麼吸引什麼,不要讓過去的損失束縛以後的交易。每次交易都是新的開始,不要讓恐懼,防止受到市場傷害左右自己,導致在機會面前錯失良機。

  為了避免痛苦而學習越來越多的市場分析會形成複雜的問題,因為學的越多,對市場的期望越多,如果市場不這麼做,就會更痛苦。不知不覺地製造了一個危險的惡性循環:學的越多,變得越疲憊不堪;越是疲憊不堪,越感覺要學。

  最終,不承擔責任的最壞結果就是在痛苦和不滿中循環。以為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獲取更多的市場信息。學總是好事,但是如果不為自己的態度和觀點負責,那麼就是在為錯誤的原因而學習,會讓你不當地使用你學到的東西。如果沒意識到這點,就會用知識去避免承擔風險的責任。在這個過程中,就會製造你一直避免的東西,在痛苦和不滿中循環。

  3.保持策略的持續一致性

  客觀地確認優勢,這是長期經驗總結的結果,但優勢不是完全正確,僅僅代表概率較高,因此,每筆交易前,都需要提前衡量風險,做好出錯的準備,完全接受風險,否則放棄交易。根據優勢交易時沒有任何保留或猶豫,避免聯想,尤其是最近幾筆交易的影響,保持獨立客觀。同時監視犯錯的可能,從紀律上進行約束,絕不會違反規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