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動型期貨品種PTA王者歸來。

自2006年末在期貨市場上市以來,PTA的波動一直很大,不缺乏大行情,一直都是趨勢型交易者的最愛品種之一,然而,從2015年起,PTA開啟了長達三年的低位整理。

很多交易者在付出了巨大的試錯成本之後,剔除了這個品種。但是2018年下半年PTA再一次爆發,一波巨大的上漲趨勢出現,並且在隨後至今的這段時間內,一直維持著較高的波動率。

最近,PTA在結束了下跌之後並沒有再次盤整,直接V型上漲,一副要再起一波的架勢。就在前幾天,PTA主力合約1909在上午的時候再一次觸及漲停。

很多交易員發出感嘆:這pta最近太猛了。還有很多交易員因為交易許可權的原因沒有做到,也是一陣惋惜。然而,不確定為永恆的期貨市場,一切皆有可能。在隨後下午的走勢中,PTA開始大量的減倉放量,價格一路下跌,最後竟然收成了陰線…

一漲一落背後,很多趨勢型交易者的巨大浮盈基本全部消失…在那一天裏,至少有超過10個人向我提出了類似問題:

有了浮盈,到底要不要把止損拉到成本線?有了浮盈,到底要不要主動止盈?價格漲停了,要不要先出場觀望?多單浮盈,要不要在盈利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減倉?

這些問題看似有所區別,但是,洞察根本之後其實就一點:要不要承擔回撤。

1、回撤和收益,從不分離

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說過武漢女期民的故事,當年這個新聞佔據了各大媒體的頭條。

2007年下半年,豆油期貨多頭行情開始啟動,武漢的女期民萬羣滿倉豆油一路做多,利用了期貨市場可以浮盈加倉的規則,一路加倉。

最大化的利用了槓桿的背後,她的收益率也是驚人的增長。

起始資金5萬元,最高的時候一路衝擊到了1450萬元。可是後來,行情突變,價格一路下跌,最後,她因為保證金不足被強平後,僅剩下了不到5萬的資金…

很多人替她惋惜,也覺得她水平太差了,太貪了等等。都賺到1400多萬了,為啥不及時收手?他們覺得自己來做這筆交易的話,結果一定不會這樣。可實際上呢?實際上真不一定會比她好。

首先,可能是她的技術確實有問題,但那並不是重點。更值得注意的要點是:

如果她能夠在浮盈到一定程度時及時的收手,她就根本到不了千萬。

假如一個交易者擅長見好就收,那麼他5萬塊賺了3萬塊估計就會開始想要見好就收了,根本就不存在見到千萬的機會。實際上,這波崛起證實了這一點,在這筆交易中,滿倉只是最基本的操作,這裡面更困難的是浮盈加倉後承擔回撤的部分。在這波牛市行情中,至少有2次,是可以讓賬戶產生巨大回撤的。

在全部行情面前,看起來這兩個小回調並不大,但是我們回到當時的走勢中去看的話,這兩次回調,如果一直浮盈加倉,利潤回吐至少會超過60%。

也就是說,她抗住了60%以上的利潤回吐,纔能夠持有住這些單子,纔能夠在後來一路拿住並且繼續加倉。

為什麼後來回吐那麼多?因為行情剛開始結束後的那兩跟陰線的回吐幅度,根本不足以觸發她心理的出場,因為她能夠在站在這個位置手持巨大的倉位,就是可以承受這種幅度的回撤。但是接下來的兩個一字跌停+第三根的低開,實在是太快,根本不給出場的機會…所以導致了最後讓人唏噓的結局。

從這個過程中可以很明顯看出一個道理:你承擔了多大的回撤,意味著你有多大的收益空間。大回撤和大收益,其實從來都不會分離。

這依然是盈虧同源的道理。

2、不承擔回撤,因為貪婪

前幾天有個交易員朋友很低落,他跟我說,他最近的回撤達到了20%,有點太大了。我問他,你的資金使用率大約多少?他說60%左右吧,我又問,你的交易級別呢?

他說他是做日線的…

一個做日線的,資金使用率60%的交易者,20%的回撤大嗎?難道想0回撤的一年翻N倍?

為什麼60%的倉位?不就是想要獲得更高的收益麼?而更高的收益,大回撤難道不是必須的麼?

我記得當年棉花期貨崛起的林廣茂接受採訪時說:他在棉花的行情走勢中,最大回撤曾經到達過70%。對於他的回撤,他曾經非常形象的舉過例子:某些人做過山車害怕,但是一旦你天天做過山車,你可能坐過山車的時候會睡著…

因為經常承擔大回撤,所以才會有之後重倉,浮盈加倉的一飛衝天,纔有了他後期創造出來的驚人戰績。

承擔不了任何的回撤還想要獲得超級高的收益,這終歸是交易者的貪婪而已。

3、如何控制回撤?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那麼幾個交易者拿著幾條基本沒有回撤,並且創造了暴利的資金曲線給我看,問我他是如何做到幾乎沒有回撤,而且可以短期收益這麼多的。

我的答案也很簡單:不是幾乎沒有回撤,而是回撤沒有發生。

回撤被隱藏起來了而已。在某些特定的時間內,總是會有很多品種走出了流暢的走勢,在這種情況下,重倉浮盈加倉,就是可以創造出幾乎沒有回撤的暴利曲線。但是,終歸沒有一直暴漲或者一直暴跌的品種,時間週期一拉長,該發生的必然會發生。

誰也逃不過方法的不利期,因為走勢的不確定性。根本就不存在長期0回撤,收益率爆表的無敵方法存在。

回撤只能控制,無法消滅。想要控制自己資金曲線的回撤,根本上由2點決定:交易級別和風險敞口。

1、交易級別

在小週期小級別裏,通過短時間內較多的盈盈虧虧組合,實現日線級別資金曲線的較小回撤。就相當於將一個日線級別的交易者的資金曲線壓縮到月線來畫,這樣的話,過程中的盈盈虧虧被隱藏到曲線的一個點中,實現一條看起來回撤更小的資金曲線。

2、風險敞口

你開的倉越多,你的潛在回撤就越大,你開的倉越小,你的潛在回撤就越小,因為虧損時的頭寸更少,這是控制回撤的最本質要素。

如果想要控制回撤,在任何一方面進行控制都可以,當然,兩者組合效果會更佳。

比如,在之前的豆油行情中,當武漢女期民的利潤開始回吐的時候,她開始縮小自己的交易級別,開始只做短週期的上漲區間,或者她開始減倉,開始縮小自己的頭寸,都可以避免她的回撤過大。但是導致的結果也很清晰,她也必然無法創造出之前的誇張收益。

承擔回撤大小,決定了你的收益率具有多大的爆發力。

就像海龜交易法則,有人說它的回撤太大了。可是一個在風險敞口上選擇按照資金比例下單,加倉四次,在級別上選擇跌破10天低點纔出場的交易系統,它的回撤能不大嗎?它承擔那麼大的回撤為了什麼?

為了在一波大趨勢中強勢崛起而已。

4、

回到剛開始的幾個問題,到現在,答案就很明顯了。

有了浮盈,到底要不要主動止盈?價格漲停了,要不要先出場觀望?

這兩個問題是一個道理:承擔的回撤小了,或者沒了,那麼你就失去了接下來繼續擴大收益的可能性了。你以犧牲自己未來收益的代價,換來了更小的回撤。這是一個選擇,需要做出取捨。

多單浮盈,要不要在盈利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減倉?

這是回撤控制中風險敞口的道理,你減倉確實可以避免未來更大的回撤,但是同樣,你依然是犧牲了自己的未來收益。

控制回撤的同時,未來收益預期也會降低,沒有什麼最好的處理方式,都是選擇與取捨而已,在回撤控制和收益區間中做出選擇,然後固定,就是最佳的決策。

真相永遠不是表面看到的那些「結果」所展示的那般美好,交易中,真相是真實冰冷,殘酷赤裸的。回撤和收益能力,向來都是一體,不要總是活在無回撤暴利的臆想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